“智能视觉物联网”(或简称为“视觉物联网”)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生物识别与安全技术研究中心李子青教授于2010年提出 。视觉物联网涉及物联网的视觉感知部分,利用各类图像获取传感器,包括
监控摄像机、手机、数码相机,获取人、车、物图像或视频视觉数据,提取视觉标签并采用智能分析技术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提取视觉标签,为后续利用提供支撑。
定义
英文名称: Intelligent Visual Internet of Things(iVIOT), Smart Visual Internet of Things(SVIOT)。物联网 提供各种感知技术广泛应用平台,包括传感、连接、以及智能信息处理三个基本部分,有如下特点:(1)连接各种传感器如射频识别(RFID)、图像视频传感器、
声音传感器、
红外感应器、
压力传感器、等,实时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2)采用泛在网络,包括互联网和“多网融合”;(3)具有对感知信息的智能处理与利用的能力,这是物联网最具价值的部分。
由(1)智能
视觉传感器,(2)智能视觉信息传输,(3)智能视觉信息处理,和(4)针对人、车、物三大类目标的物联网应用,等四部分构成。它利用各类图像传感器,包括
监控摄像机、手机、数码相机,获取人、车、物图像或视频,采用图像视频
模式识别技术对视觉信息进行处理, 提取视觉环境中人、车、物视觉标签,并通过网络传输与视觉标签应用系统连接,提供便捷的监控、检索、管理与控制。“智能视觉物联网”通过与非视觉物联网的融合与协作应用,实现物联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促进。
“智能视觉物联网”通过视觉传感器+信息传输+智能视觉分析感知人、车、物(人:智能行为识别(IVS)、车:智能交通(ITS)、物:RFID
物联网技术),智能视觉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视觉传感标签、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
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过公共场所管理、智能楼宇、交通管制、学校、监狱、金融、社区、个人视频设备等终端用户搭建起“智能视觉物联网”,能够实现对资源的统一监控、管理和调度,因此智能视觉物联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历程
2009年11月12日,为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建设“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
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
无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在无锡共建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协议,重点开展先进传感器及模块、通信系统及器件、光通信器件及模块、无线信息系统及网络等技术研发。
2010年4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首次提出物联网视觉标签系统,对环境中主要物品,即“人、车、物”,提取身份识别视觉标签,为物联网扩展业务奠定基础。
2010年7月,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与北京中科奥森组成的中科奥森团队,以《智能视觉物联网》创意参加“2010中国物联网创意和应用设计大赛”,并获奖。该大赛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和
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指导下,由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由上海市物联网中心和《计算机世界》报社共同承办的,旨在响应国家“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促进重点产业振兴”的政策号召。
特征
智能视觉
物联网与基于RFID等其他传感器的物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对视觉标签的支撑,它包含视觉传感器+传输+智能分析三个部分。主要特点是:
(1)多种视觉信息获取设备 - 智能视觉物联网必须支持多种视觉传感和图像设备。这些包括图像、视频文件;移动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固定设备,如网路摄像头、监控摄像机。智能视觉物联网这些图像视频终端设备作为结点,采集环境中物体、目标信息。
(2)视觉信息获取与传输 - 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数据传输必须兼容各种主流网络介质,以“多网合一”、有线和无线的方式进行视觉信息传输。
(3)智能视觉标签系统 - 作为智能视觉物联网信息处理的核心部分,对视觉感知范围的人、车或其他物件、对目标标签物体的身份及其实时状态进行智能分析,对其进行“贴标签”处理,并辅以标签属性包括名称、ID、属性、地点、运动状态、行为等(见图1)。与RFID物理标签相比,智能视觉标签系统的特点是:(a)通过无源方式提供标签信息,(b)属于虚拟表现性质,(c)打破距离限制,可以远距离获取。
(4)智能视觉信息挖掘 - 作为智能视觉物联网的更高级部分,对所覆盖大范围中的目标视觉标签进行关联,识别挖掘各目标的运动轨迹,并分析其行为。
智能视觉标签系统与智能视觉信息挖掘, 作为视觉信息处理的两个重要构件,是智能视觉物联网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其未来的发展重点。
作用
智能视觉物联网它是未来物联网中重要组成部分,对视觉感知范围内的人、车或其他物件等目标赋以“身份”标签并识别目标的实际“身份”,并利用网络化特点对大范围中的目标标签进行关联,有效地分析目标标签物体的实时状态,感知各类异常事件,就异常事件的发生向相关受体提出自动警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用例
其典型应用包括面向公共安全的物联网人脸识别系统平台(针对“人”类型的视觉标签),其中“三网合一”融合电信、互联、视频网,它支持移动终端、固定终端、视频终端的视觉或图像设备(见图2),反恐身份识别,电子商务,身份管理。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针对“车”类型的视觉标签)包括:车辆规章管理,等。未来发展的更高境界是智能视觉物联网综合应用系统平台(见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