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云铜钟
国家一级文物
景云铜钟是唐代为景龙观所铸之青铜钟,国家一级文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世界名钟之一,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
流传历史
唐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李旦巡游周至,夜宿行宫,梦见霞光满天,祥云缭绕,以为吉兆,遂下令铸钟以志。钟起初是被悬挂在刚落成不久的唐景龙观(唐长安城崇仁坊西南隅,今西安下马陵一带)“行三重楼以凭观”的钟楼上的,因此,称这口钟为“景云钟”,亦称“景龙观钟”。
宋敏求撰《长安志》注:“本长宁公主(唐中宗第四女)宅,估价木石2000石。公主随夫为外官,遂奏请(中宗)为景龙观。”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在唐长安钟楼旧址上建了一座钟楼,以保存这口富有神话色彩的“景云钟”,作为报时用。据说每天撞击报时的时候,全城都能听到清亮悦耳的犹如凤凰鸣叫的钟声。
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扩建西安城,将钟楼迁往今天西安钟楼的位置。据负责迁移钟楼任务的陕西巡抚龚懋贤所撰《钟楼碑》记载,当钟楼移建工程完结之时,把景龙观的大钟搬来悬挂起来,却怎么也敲它不响,只好又把它送回原处。
民国初年,景云钟曾在西安亮宝楼展出,后长期存放于此,供人参观。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景云钟拆卸外运,埋于乡下避难。建国初,人民政府才将景云钟迎回古城,受技术条件限制,于1953年移入西安碑林,只能建一小亭,暂时存放景云钟。在1964年于日本举办的世界名钟展览中,景云钟凭外形和声音取得了第二名的佳绩,被推选为世界名钟。2000年底,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第一套《中国古钟》纪念邮票中就选用了景云钟的形象。
文物造型
钟高247厘米,腹围486厘米,口径165厘米,重6吨。钟用铜锡合金铸成,铸造时分为5段,共26块铸模,钟体可见铸模痕迹。钟形上锐下侈,口为六角弧形。钟身有可调节音律的“蒲牢”形钟乳32枚,钟声纯美优雅,清脆洪亮。钟身周围铸有纹饰,自上而下分为3层,每层用蔓草纹带分为6格,共18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4朵祥云,显得生动别致。
文物铭文
钟身正面有骈体铭文一段,共292字,分为18行,每行17字,空格14字,字体为稍参篆隶的楷书。此铭文由唐睿宗李旦亲自撰文并书写,内容是宣扬道教教义,阐述景龙观的来历、钟的制作经过以及对钟的赞扬,是李旦传世极少的珍贵书迹,故此铭文为研究书法史者所珍视。
原夫一气凝真,含紫虚而构极,三清韬秘,控碧落而崇因,大道无为,济物归于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于希声。景龙观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曾城写质,阆苑图形,但名在骞林,而韵停钟虡。朕翘情八素,缔想九玄,命被鼓延,铸斯无射,考虞倕之懿法,得晋旷之宏观,召广鲸工,远微凫匠,耶溪集宝,丽壑收珍,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侯,飞廉扇炭,屏翳管炉,翥鹤呈恣,蹲熊发状,角而不震,侈而克杨,庶其晓散灵音,镇入鹓鸾之殿,夕腾仙韵,恒流鳷鹊之闱,聋俗听而咸痊,迷方闻而永悟,洪钩式启,宝字攸铸。其铭曰:紫辰御历,青元树音,倾岩集宝,竭府收珍,杜夔律应,张永规陈,形包九乳,仪超万钧,上资七庙,傍延兆人,风严韵急,霜重音新,自兹千岁,从今亿春,悬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
景云二年,太岁辛亥,金九癸酉金朔,一十五日丁亥铸成。
原来天地间一切真质的东西,都是一种太乙混然之气凝结而成,包括无穷无尽的太空。道家的教义,祖藏奥秘,其主旨在于倡导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因应变化于无为。 ”虽大道是无为,而对万事万物,却主张务必宽贷。众妙门的教化,也在于消灭祸于无形。
文物价值
景云钟为存世唯一由皇帝撰文书写、监工铸造的青铜大钟。铸工技巧娴熟,雕工精细,纹饰精美,线条流畅,钟声清晰宏亮,音质优美,显示了唐代高超的冶铸技术。号称“天下第一名钟”,已被中国政府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参考资料
景云钟.中国日报.
景云钟.西安碑林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7 19:49
目录
概述
流传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