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语
中国普米族使用的语言
普米语(Primi language)是我国普米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的一种。也有人认为属藏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使用人口约24000。分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方言间差别较大。无本民族文字。
语音特点
①有单辅音声母40个左右,塞音塞擦音有清、浊和送气3套,擦音和部分鼻音则只有清浊两套。复辅音声母北部方言只有 3个,而南部方言有22个,分为甲乙两类。甲类有p墭、ph墭、b墭、m墭、p唗、ph唗、b唗7个,结合较紧;乙类有sp、sph、sb、st、sth、sd、sk、skh、sɡ、sq、sqh、sG、s掵、s掵h、s扵15个,结合较松。
②单元音韵母分为口元音和鼻化元音两类。口元音有i、y、e、═、ε、a、?amp;#91;、奃、ɑ、o、γ、u、噜13个,鼻化元音有妫、埣、?、愘、?、?6个。少部分地区元音还分松紧,复元音韵母较多,没有辅音韵尾。
③一般有55和13两个声调。
语法特点
①名词的双数复数用附加成分z?和墭?amp;#91;55表示,可加在表人和表动物的名词之后。代词分单数、双数、复数和集体 4类,在代词后加不同的附加成分表示。双数、复数与名词相同,集体加by55表示;而单数第三人称t?amp;#91;55ɡ噜55(他)在构成双数和复数代词时,必须去掉第二个音节ɡ噜55,再加附加成分,如t?amp;#91;55墭?amp;#91;55“他们”。
②动词有人称、数、时间、趋向、态和式,以不同的附加成分或词根屈折变化表示。人称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数分为单数和复数。时间分为将来时、现在时和过去时。动词的将来时和现在时词根不发生变化,后加成分既表示时间,也表示人称。如后加成分∫e55既表示动作即将进行(将来时),又表示单数第一人称,墭u愘既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现在时),又表示复数第一、二人称。动词的过去时,单数第一人称加后加成分s?,其余都加后加成分si55,词根还发生屈折变化。趋向范畴由6个前加成分表示:t?amp;#91;55表示从下往上,n?amp;#91;13表示从上往下,th?amp;#91;13表示说话者面对的方向,d?amp;#91;13表示向着说话者的方向,kh?amp;#91;13表示从里向外或从左向右,x?amp;#91;13表示从外向里或从右向左。态分为使动态和互动态。使动态由动词词根或元辅音交替的方式表示,如宨ɑ13“笑”、宨u13“使笑”;或加附加成分skiε55表示, 如唗?amp;#91;13“睡”、唗?amp;#91;13skiε55“使睡”。
互动态以重叠动词词根的方法表示,如d尶i13“唱”、d尶ε13d尶i1“对唱”,而且动词词根重叠时,前一个的韵母变为ε。式有命令式和祈使式。命令式分单数和复数,以动词词根韵母屈折变化表示。祈使式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第一人称请求第二、三人称进行某种动作时,在动词后加附加成分 Ku55表示。二是请求第二人称让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进行某种动作时,在动词后加附加成分skiε55Ku55表示。存在动词有6个,都表示“有”或“在”的意义,如唗═55用于有生命的动物,di?u13用于不能移动的事物,sta55表示某物存在于另一物的上面或下面,kui55表示某物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或在一定的容器中,b?表示某物为人(人称代词或表人的名词)所领有,宨?amp;#91;13用于抽象的事物。判断动词d?amp;#91;13“是”主要用在判断句中,有人称和数的区别,单数第一人称扵愘,单数第二人称di噜u13,复数第一、二人称d妫13,第三人称没有数的区别,都用d?amp;#91;13表示。
③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结构助词又分为6类:限制助词单数用ɡɑ55,复数用墭ɑ55,主要表示限制关系。施动助词单数用ɡue55iε13,复数用墭ue55iε13,主要表示动作的施动者和使用的工具。受动助词单数用慯i55,复数用bìe55,主要表示动作的承受者。处所助词khu13和γu13主要表示事物存在的处所,n?u13表示动作由来的地点。比较助词 to55,表示被比较的对象。定指助词ɡ噜55,表示定指或强调判断的对象。
④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和代词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前;形容词和数词或数量词组作定语时在中心语后;状语在中心语前。
词汇特点
①单音节词占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
②构词法主要是合成法和附加法。词根加前加成分的,主要是一部分亲属称谓的名词,如 ɑ55p?“叔父”。词根加后加成分的,主要有:词根加mi55构成名词,如墭e55mi55“能者”,词根加pa55构成动词,如sa13pa55“生气”;词根加pu55构成形容词,如唓?u55pu55“善良”。
方言特点
语音差别较大,词汇次之,语法差别最小。南部方言有小舌音q、qʰ、ɢ和带前置辅音 s的复辅音;北部方言无小舌音,前置辅音s消失,变为单辅音。南部方言有a、ɑ、?、γ,北部方言只有a;北部方言有彲和拣,南部方言则无。两个方言间非同源词约占比较词数的40%,同源词中声、韵、调全同的词较少,多是语音上对应的词。
南部和北部两个方言。方言间差别较大,互不通话。鼻音m、n有清浊对立,除单辅音外,还有双唇音后加墭的复辅音声母,南部方言还有各类塞音、塞擦音前加s构成的复辅音声母。韵母没有辅音韵尾。有单元音i、y、e、═、ε、a、?amp;#91;、奃、o、u、噜 和鼻化元音韵母妫、掝、愘、埣、?、?以及带-i、-u韵尾、带i-、u-、y-韵头的复合元音韵母。
南部方言只有55和31两个声调,北部方言有4个声调:55、53、13、31。词形变化和添加助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名词和代词作名词的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前,形容词和数词或数量词作修饰语时在中心词之后;动词的人称、时间、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后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趋向的前加成分也表示时间。多音节的单纯词较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2 23:35
目录
概述
语音特点
语法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