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牛,
立春节的
中国传统
风俗之一。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用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古时习俗,在“立春”日要进行迎春
仪式,由人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由地方官吏行香主礼,叫做“打春”或“鞭春”。古代中国劳动人民向有残冬出土牛送寒气的习俗,《周礼·月令》冬之月,命有司“出土牛以送寒气”出作也。
历史沿革
简介
在周代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西周时期
兴起于西周时期,高承《事物纪原》:“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到了汉代,鞭春牛风俗已相当流行。立春日清晨,京城百官身着青衣、戴青帽、立青幡,送土牛于城门外,官员执鞭击土牛,以示劝农的迎春,这种仪式,已经固定下来,并传到了各郡县。鞭春牛之后,老百姓哄抢碎牛的散土,认为“土牛之肉宜蚕,兼辟瘟疫”。
春牛在迎春仪式中为主角。旧时历书和民间
木版年画上,常印有春牛图案,大体都是按古时“打春牛”的情景描绘,寓意迎
春天,农事始,
五谷丰。年年春打六九头,烟火爆竹放未休。 五彩旌旗喧锣鼓,围看府尹鞭春牛。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
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语的两部曲。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周礼·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气。”后来一直保留下来,但改在春天,盛于唐、宋两代,尤其是
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
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
宋代
宋代鞭春牛更加普遍,《
东京梦华录》:“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开封、祥符两县,置春牛于府前,至日绝早,府僚打春,如方州仪。”《武林旧事》:“立春前一日,临安府造进大春牛,设之福宁殿庭;及驾临幸,内官皆用五色丝
彩杖鞭牛。……预造小春牛数十,饰彩幡雪柳,分送殿阁”。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之风日益活跃,由宫廷、官署而遍及乡里,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小儿著鞭鞭土牛,学翁打春先打头”杨万里《
观小儿戏打春牛》一诗生动地记述了宋代鞭春牛活动。
宋代鞭春牛时四门均都打开,各出土牛,牛身饰彩,鼓乐相迎,由人妆扮成主管草木生长的句芒神,鞭打春牛。地方官行香主礼。一方面宣告包括农事在内的一年劳作的开始,一方面祈祷当年的丰收。宫中也举行由皇帝主礼的“鞭春”仪式。市民们则纷纷上前抢夺春牛等物,以兆利市。时人认为,“得牛肉者,其家宜蚕,亦治病。”街市上多有泥制的小春牛出卖。为了满足百姓喜欢春牛的美好愿望,弥补了市民未抢到土牛的遗憾,府前左右还专门仿效制作的小春牛出卖。这些小春牛花装栏坐,上列百戏人物,非常漂亮。人们争相购买,或将其带回家中当作艺术品欣赏,同时以求吉祥如意。《岁时广记》载:“
立春之节,开封府前左右百姓,卖小春牛,大者如猫许,漆涂板而牛立其上;又加以泥为乐工,为柳等物。其市在府南门外,近西至御街。贵家多驾安车就看,买去相赠送。”于是春牛不仅是迎春仪式上的主角,也成了新春之际的吉祥物。而在不搞鞭春仪式的广大乡村,人们盛行在墙上粘贴春牛图,以观四时节序。
文化扩散
鞭春牛活动最初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是以汉族为主的迎春习俗。唐代以后逐渐向全国各地扩散,而且直接影响并传入到了北方的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之中。辽穆宗应历九年(969年)正月己丑,也就是1040年前立春这一天,便备好酒,“命殿前都点检夷腊葛代行土牛礼”(《岁时广记》)。契丹人并于立春这一天举行“立春仪”:皇帝入殿,拜先帝画像、进酒,臣僚再拜。然后皇帝代“幡胜”(冠上的巾饰),并以等第赠臣僚幡胜,“于牛前上香,三奠酒”,由司仪“报春至,鞭土牛三匝”,还有“撒谷豆”、“击土牛、食春盘”等仪式。同样,金朝也继承了鞭春牛这一迎春的习俗。《金史·海陵纪》明确记载:“立春,观击土牛”。而在金人的诗歌中记载鞭春牛的习俗更是屡见不鲜。“争牛击鼓欲惊雷”(岳春甫:《
立春》)、“土牛已着劝牛鞭”(朱弁:《
善长命作岁除日立春》)是金代在立春时节鞭春牛风俗的真实写照。
春牛的风俗,也传到了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受汉地风俗的影响,元代宫廷中亦有了迎春牛、鞭春牛等活动。每年立春前,太史院先要奏报立春具体日期,并且移文宛平县或大兴县,准备春牛、句芒神等。立春前三天,太史院、司农司请中书省宰辅等官员一同在大都齐政楼南迎接太岁神牛。立春当天清晨,“司农、守土正官率赤县属官具公服拜长官,以彩杖击牛三匝而退。土官大使送句芒神入祀。”(《析津志辑佚·岁纪》)中书省户部向皇帝、太子、后妃、诸王、宰辅及各种中央官衙进送春牛。
到了明代,迎春礼仪更加广泛。《明会典》中明确规定了《有司鞭春仪》,除用土牛迎接春天的到来,通过验占散病逐疫、祈求丰收、祈求吉利财旺以外,鞭春牛的习俗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认为鞭春牛之土一可以涂灶却虫蚁,二可以宜桑宜畜,三可以得春为吉。明周希曜《宝安春色篇》:『掀天爆声彻夜闹,沸地歌喉板敲檀。春牛高拥巡陌上,瑞麟婆娑影盘桓。』袁宏道有《迎春歌》,证明迎春仪式已经演化为一种盛大的
歌舞活动。明代鞭春牛,还有麒麟搭配,清代年画,更画出大象和春牛作伴,取意『万象更新』。
康熙《济南府志·岁时》:“凡立春前一日,官府率士民,具春牛、芒神,迎春于东郊。作五辛盘,俗名春盘,饮春酒,簪春花。里人、行户扮为渔樵耕诸戏剧,结彩为春楼,而市衢小儿,着彩衣,戴鬼面,往来跳舞,亦古人乡傩之遗也。立春日,官吏各具彩仗,击土牛者三,谓之鞭春,以示劝农之意焉。为小春牛,遍送缙绅家,及门鸣鼓乐以献,谓之送春。”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人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境内迎春牛的特点是,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即叩头,拜完,百姓一摇篮而上,将春牛弄碎,然后将抢得的春牛泥带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春牛舞的概述 春牛舞,是粤西山区农村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具有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
春牛舞
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山区农村便盛行这种春牛舞。“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犹角,大大的眼睛,黑的皮毛,牛鼻被穿着,和真的一样。牛身用布做,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
表演前,“牛”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位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话,引观众发笑。
舞牛歌
然后边舞边唱:打起锣鼓响悠悠,人家舞狮我舞牛,人家舞狮得快乐,我地舞牛庆丰收。一段锣鼓之后,接着又唱下去。表演时,牛的舞蹈动作很简单,只是随着牵牛人的唱颂,摇头摆尾,作欣喜之状,接受人们的称赞。
牵牛人
牵牛人的动作则比较多,一边唱一边抚摸着春牛,从牛头摸到牛尾,每摸一处,都有唱词,如摸摸牛头摸牛耳,农家耕作全靠你;摸摸牛头摸牛眼,薯粟豆麦粮增产;摸摸牛头摸牛尾,耕夫步步紧相随。摸摸牛头摸牛身,风调雨顺好耕耘,摸摸牛头摸牛脚,晤愁吃来晤愁着。牛儿是个农家宝,农民爱牛乐呵呵;相依为命勤耕作,共同走向金光道。唱词内容朴实,曲调深沉,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在春牛舞了一阵之后,又有几名秧歌队上场,边扭边唱,敲锣打鼓,十分热闹。
春牛舞插曲
表演者还一边唱,一边做骑牛、驶牛、犁田,耙地等动作,有的手扶犁耙等农具,有的徒手,要十分逼真,稍有破绽,观众就要唱歌来讥讽:手拿金花金黄黄,犁田大伯晤在行,丁丁园园犁紧转,样般中间晤开行。表演者即顺便接过话头,逗趣作答:锣鼓打来闹洋洋,老兄讲得也在行。是你不知我心意,留出中间做鱼塘。使得气氛更加热烈。有的地方还有一生一旦,打扮成新郎。新娘,手持洋伞,肩挑花篮,边舞边唱相际 唱一阵,扭一阵,又敲一阵锣鼓。唱到兴高采烈时,有几个人走入场中边拍掌边跳,和演员一齐起舞,大家互逗互乐。
春牛歌的意义
春牛舞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大家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俗称“
春牛调”:主要包括四种,全省各地都差不多。粤北的乐昌、南雄。连县、连山,粤东的新丰、龙门,粤西的阳春、信宜、高州等县,基本都是这个曲调。
春牛舞的传说
春牛舞的来历
春牛舞,也叫“唱春牛”,至今,“春牛”在连州已流行500多个年头了。其起源有多种传说。其中之一是:远古时,人间没有牛,农民靠人力拉犁耕地。天神体恤民情,放仙牛下凡人间,从此人间便用牛代替了人力犁田。人们为了感谢牛的帮助,就在每年开春之前,举行活动,唱牛赞牛。并通过这一形式传授生产知识,祈求农业丰收。
角色
春牛舞表演时人物一般七至九人,分别扮成生旦、丑角。婆旦等角色。表演时小生提着纸扎的小牛,丑角扶着小木犁,小旦分别担着花篮(饭篮)、小水桶,婆旦拿着大葵扇,在锣鼓声中载歌载舞,舞步以“十字步”和“矮步”为主。春牛舞的曲调流畅开朗,锣鼓与舞蹈和谐、奔放,唱词既抒情也叙事,朗朗上口,易唱易懂。春牛舞的乐器主要有唢呐、芒冬鼓、小跋、高边锣、硬锣,最具特色的是硬锣,打击时发出“嘟嘟”之音,清脆悦耳,所以春牛舞也俗称“嘟嘟”。
“春牛”的唱词除赞颂耕牛,还唱节令、农时,表现劳作过程,每段开头都有衬句:“春牛个子——”
春牛歌舞奖项
1949年后,连州文工团几度对“春牛”进行改编创新。春牛歌舞剧《山村春早》、《春花吐艳》曾参加了韶关地区的文艺汇演并获奖。
春牛舞的记载
源于明代,盛行于晚清,流传于信宜西北地区。春节、元宵期间表演,表达问候和祝福。在中国很早形成,《吕氏春秋·古乐将》便有记载。在信宜民间也是最早的舞蹈之一。据清光绪《信宜县志》记载:“迎春,装戏剧鼓乐,迎上牛于春牛亭,士女纵观为乐。”起初的牛是用泥塑造的,叫“土牛”。因过于笨重,只可摆在戏台中央供人们观看而不能舞动。后来,人们根据《大字通书》的春牛图仿制模型,先以树枝和竹篾扎好躯架、四肢尾巴和头角,然后粘糊纸张或布料,再略加装饰点缀而成,这种乡土气息浓郁的春牛舞,人们满怀深情地赞颂和他们一起辛勤劳作的耕牛,充分表现人对这“农家宝贝”的爱怜,对未来生活的祈求和期望。表演时,演员和观众同声欢呼,互相逗乐,气氛浓烈融洽,充满着农家特殊的欢乐情趣。这种歌舞活动,在信宜的原新图地区,尤以茶山、洪冠、朱砂、旺沙、贵子、平塘、合水等乡镇较为普遍,解放前后曾盛极一时,后来一场“文革”,这些节目作为封资修被扫除。八十年代才得以恢复,随着时代进步,这种民间舞蹈现已较少见。
春牛舞的特色
春牛舞是壮族民间节日娱乐性传统舞蹈之一。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居住在桂西一带的壮家人便开展“舞春牛”的娱乐活动,以庆春节。
“春牛”用竹篾编织而成。先用竹片制成牛头和牛角的形架,而后外糊绵纸,再用彩色绘出眼睛、鼻子和嘴,牛身则用黄布或灰色布缝制而成。
舞春牛
舞春牛时,两人钻入布制的牛身内,一人握住牛头,左右上下摆动,后面一人拱背摇动 牛尾。每人的脚上穿着绘好的牛脚套鞋,另有一人身穿壮族服装,头包手帕,肩背木耙,跟 在“春牛”后面,做耙田动作。还有若干人随后,有的打锣鼓,有的提灯笼,还有唱“春牛 ”的歌手。歌手唱,众人和,歌声一停,锣鼓声即起。伴随着锣鼓声,“春牛” 舞动,两头“春牛”时而互相挑战,时而角斗,时而在地上打滚。背耙的农夫,穿插其间,手 舞足蹈,增加欢乐气氛。“舞春牛”串村走寨,挨家逐户的表演。每到一寨,先在土地庙前 舞牛。而后寨子中的每家每户用鞭炮和锣鼓迎接。歌手唱起四季歌,祝贺来年风调雨顺,人 寿年丰。歌手们还根据各家各户的具体情况,随编随唱,恭贺大家新春大吉,万事如意。歌 声一寨传一寨,“春牛”舞完一村又一村,直至元宵方罢。
济南春牛舞
流行于南宁市郊区及邕宁县的春牛舞很有特色。旧时从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个别村至三月初七),是当地传统的“会客节”,由各村安排日期,请春牛队表演。其形式有独脚春牛、两脚春牛和四脚春牛3种。独脚春牛表演 时由八音、锣鼓开路,1男青年用竹篙将竹扎纸糊的牛高高举起,边走边舞;随后是几名或 十几名化妆的茶公、茶娘。表演时,先在鞭炮声中舞动春牛,接着由茶公、茶娘手持花篮、 彩扇边歌边舞。演唱内容有农事歌、恭喜歌及赞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的歌。两脚春牛 是 在1块大布的一端缀上1对黄牛角,表演时由1人持牛角置身布下舞动,其整个活动方式与独 脚春牛相同,但茶公,茶娘仅3男2女,且为单纯的歌舞,动作比较简单。四脚春牛形若舞狮 ,由两人套上牛头牛身道具表演耕作过程。春牛队往各家各户贺年毕,到村头空旷场地表演 春牛戏,由茶公、茶娘扮演各种角色,有相对固定的套路。
春牛舞的唱词
春牛舞的唱词,在广西多使用的是壮族语言。壮语大致可以分成两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南北两大方言虽有差异,但共性是主要的。壮语词汇十分丰富,据1982年统计,广西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地名达7万余条,其中绝大部分是古代壮族先民用壮语命名的,可见壮族语言文字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1949年以后,壮语从汉语借用了不少词汇,这就进一步丰富了壮语的词汇和壮语的表达方式。
春牛舞的唱词在广东多用粤语或客家话语言。
春牛舞特色
春牛舞的唱词,讲够抑扬顿挫,与日常生活的对话有明显区别,多了吆喝,多了节奏节拍。春牛舞唱词内容朴实,感情真挚,教育人们要爱护耕牛,勤耕勤种;曲调深沉缠绵,由于在民间长期传唱的结果,已经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曲调。
侗族正月闹春牛
在立春之日举行闹春牛活动是侗族地区的传统,闹春牛活动既是庆祝头年的丰收,又通过拜节的形式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成为侗家新春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
侗族春牛舞
闹春牛在通道侗族自治县村村寨寨都有,只是规模不同,内容一样,形式一样。侗族群众举行,有诙谐风趣的闹春牛活动,有惟妙惟肖的侗族哆耶表演,有多姿多彩的踩高跷、打陀螺、传彩球等活动。其中,闹春牛最具特色,春牛由竹篾和彩布编制而成,扎一个牛头和一个牛尾,牛头、牛角糊上绵纸,画上牛眼,牛身用一块黑布或灰布连接起来,由身手灵巧的健壮小伙舞动,一人耍头一人耍尾。后随着扶犁耙手执牛鞭的,敲锣打鼓的,青年男子打扮妇女背竹篓和挑担背箩的农夫农妇,撑伞梳辫抹红脸扮女子,身背布娃娃或草娃娃的男子,外加歌手两人,一支由10—20名青年男女,组成了浩浩荡荡的闹春牛队伍。但绝不似舞狮那样腾空穿跳,而是稳健、大方、诙谐,平易近人。
他们边走边捕捞鱼虾,有扛锄头的,有操犁耙的,有提鸭笼、鸟笼的,有背鱼篓的,跟着春牛载歌载舞,模仿着劳动的场景,表演春耕的动作。最引人感兴趣的是那一伙背鱼篓 操捞,男扮女装的青年男子们,他们是扮演在丰年里捞蝌蚪的人,但他们的鱼篓是倒背的,的低朝上,口朝下,因为他们要是不把鱼篓倒背的话,那么逗趣的人就会往鱼篓里投石头。逗趣的妇女们特意用锅灰抹到他们脸上,对方也毫不客气地把黑灰抹到她们脸上,双方争雄扭成一团,惹得围观者开怀大笑。诙谐有趣的表演,喜庆的锣鼓敲声,领唱着春牛歌,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歌声笑声。闹春牛的锣鼓声走向各家各户,每到一家堂屋,主人必摆香茶,放鞭炮迎接,以祈求六畜兴旺,也是对“神牛”的 敬奉。
热闹的场面,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闹春牛的人们为农家带来了节日的欢乐。侗族世代流传的闹春牛活动,是因为牛是侗族人们辛勤的帮手,所以家家户户,高高兴兴地放鞭炮迎接,祝福春天的到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每当你来到侗乡,您会品尝到喷香的侗家的米酒,看到朴实大方的民俗活动,您会领略到现代的侗乡正迈向新世纪,把古老而传统的侗族文化展示给世人共赏。浓郁质朴的侗族闹春牛活动,渗透着侗家人的民风民俗,高扬出侗家人豪放、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