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VII》是2009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江波 等。
内容简介
飞船很快在这个恒星系中找到了行星。“这是一颗岩石星球,它看起来不那么亮,有点锈迹斑斑……大小接近地球,有两颗小卫星,不知道另一面是不是有更多的卫星,其卫星大概只有月亮四分之一大小。”托尔斯照例录制航行日记。用地球和月球来对其他行星进行描述不是-种精准的方法,然而托尔斯习惯这么干。他知道自己的任务不是记录星星的位置和轨道,不是分析行星的化学成分,也不是寻找可能的生命痕迹,机器能够做到这一切,他唯一的任务是看——用一双人类的眼睛去看。
这件事极端枯燥乏味,却极为适合他。什么样的性格就该干什么样的事业,强迫着来是不行的。
图书目录
画意诗情
星云访谈
更新代科幻作家江波
宇宙冒险
星球往事 / 江 波
星海深处 / 【美】乔纳森·舍伍德
未来景象
十七号塔台 / 江 波
镜中的罪犯 / 小 麦
后会有期 / 【英】斯蒂芬·巴克斯特
神秘往昔
麦田里的中国王子 / 长 铗
浪漫传奇
射线枪:一个爱情故事 / 【加拿大】詹姆斯·加德纳
星云视界
中国科幻2009 / 姚海军
美国科幻2009 / 【美】迈克·雷斯尼克
《星云VII》
1,在最新面世的这一期《星云》中,江波以两篇入选小说成为最引人注目的作家。特别喜欢江波的作品。
编辑选择稿件的标准除了个人感受,除了考虑大多数读者会对所选择的小说会有什么反应,更要反复思考作品的价值到底在哪里。当然,江波的确是更新代中最欣赏的作者之一。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是想象,就想象力而言,江波和刘慈欣一样是佼佼者,少有人能出其右。
2,在目录中介绍江波的时候用了“更新代科幻作家”这样一个称号,这是不是表示国内科幻创作的一个新时代正在到来,是不是每一个阶段的作家都有一个称号。
“更新代”是指2000年以后崭露头角这批青年科幻作家,除了江波,其代表人物还有拉拉、
陈楸帆、
夏笳、长铗、
迟卉等。相较于“新生代”,“更新代”的创作理念多元而难以简单概括,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对科幻本身有了更超然的认识,而正是对科幻的超然和差异化的理解,让新世纪十年科幻小说的丰富性得到了强化。伴随着“更替”的阵痛,更新代已经以一种细雨入夜的方式占据了中国科幻的核心舞台。当然,要创造一个辉煌的新时代,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最起码,他们给了中国科幻新的希望。
3,本期《星云》与前几期最大的不同点就是从长中篇小说向短中篇小说的转变,这是否意味着《星云》放弃了对原创长篇的支持。
为原创科幻提供一个可以起飞的平台,是《星云》不变的理想,但这其中当然不只是指长篇。本期《星云》的重点是江波的两部中篇,原因很简单:这样优秀的中篇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某期《星云》到底以中篇为主还是以长篇为主,只是个机缘问题。
4,在《星云》中第一次出现了译文小说,同时原创和译文小说还按照栏目放在一起。这种创新是想做一个中外科幻小说的对比,还是有其他目的呢。
在以原创为主的前提下,我希望《星云》的内容能更丰富些,能提供多重看点。将中外某一类的科幻小说放在一起阅读难道不是很有意义的事吗。
我非常喜欢这期《星云》里的小说,不仅仅是江波他们的原创,还包括入选的那几篇外国科幻作品。无论是索耶的《巨人的肩膀》还是舍伍德的《星海深处》,都不仅仅是味道纯正的科幻小说,同时也是让人感动的精品小说。有超凡的想象,还能让人感动,每每面对这样的小说,编辑总抑制不住要与大家分享。
同样是为了增加丰富性,本期《星云》每位入选作家都对自己的科幻观作了精道、坦诚的阐释,可谓锦上添花。
5,本期《星云》开篇刘慈欣的《宇宙随想》是小说吗。
不是小说。本期《星云》首次增加了彩页,精致深邃的文字加精美宏大的画面,非常有冲击力。刘慈欣本来忙于《三体3》的创作无暇他顾,听说本期《星云》力推江波,特别挤时间创作了这组《宇宙随想》。刘慈欣说,江波是他最敬畏的后起之秀、他最看好的科幻作家,编辑当然非常乐于将最具实力的两位
硬科幻作家的作品集成在一本书当中。
6,下一期《星云》什么时候出版。还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
正在积极组织稿件。中篇、长篇,原创、译文,凡构思奇特、情节紧张、故事感人的科幻小说
有人说,科幻是一种关于“变化”的文学。这个定义可能不是人人都认同,但变化的重要性却不容质疑,因为变化是生命活力的彰显。我希望《星云》能永远保持这样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