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
西藏景观
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是西藏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波密乡,主体位于波密县易贡乡,以易贡茶场所在的易贡湖为中心。总体呈宽带状展布,长轴方向呈北西——南东 向。总面积为216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地质遗迹为特色。
范围
面积2160.6平方公里的露天“地质灾害博物馆”,大体上位于波密县西部,
南部:东起于波密县的古乡沟,经过通麦镇,西至林芝县排龙乡。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帕隆藏布河大峡谷就在排龙乡。通麦镇——排龙乡有318国道(或川藏公路南线)上著名的通麦天险——排龙天险,比古乡沟的艰难路还要危险。
北部:东起线有波密县的多个乡村,易贡乡为中心,西北为巴玉(冰川多条)(不是通麦镇南方的那个林芝县巴玉乡)、西至波密县的八盖乡(过去就是嘉黎县忠玉乡)。
因为以易贡乡为中心,所以名称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突出主题。
地质公园南部地带包括川藏公路上著名的通麦天险-排龙天险。
生态环境
易贡茶场所在的易贡湖为中心。
本地区为深切高山峡谷地貌,造成了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从终年积雪的高山寒带向下,是高山亚寒带、山地温带、亚热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不同的垂直气候分带。易贡巨型山体崩塌分为发生区与堆积区,崩塌体的体积达3000万立方米,崩塌的最大落差达2580米,滑坡的最大垂直运距640 米,最大水平位移为6700-7000米,堆积体方量达到3亿立方米,主要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喷水冒砂坑、土丘群;以及易贡堰塞湖区遗迹、易贡藏布——帕隆藏布断裂带与易贡——鲁朗走滑断裂构造遗迹、易贡堰塞湖决口遗迹、易贡堰塞湖溃决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遗迹;古冰川活动遗迹及相应的地质生态环境等。
从十一世班禅大师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的故乡嘉黎县出发,沿着一条800米—1000米深的峡谷,历尽惊险,才能到达具有“世外桃源”美誉之称的忠玉乡。忠玉乡地处藏东峡谷之中,整个盆地呈葫芦状,四周雪峰如刀砍斧凿,终年白雪皑皑,飞鹰难越,而在雪线之下,寒、温、热带植物呈立体分布,层次分明。盆地之中,梯田层叠。
自然资源
现代冰川和高山峡谷在大峡谷水汽通道北行的当口部位念青唐古拉山东段北坡从川藏公路通麦大桥21 公里场。
米谷屏穷,雪山倒影,海市蜃楼常现,气象万江南藏布江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 3100 米左右,气候,有卡钦冰川,长达 33公里;帕隆藏布上游的来姑冰川,长达 35公里。它们部是我国海洋性温性冰川中较长的山谷冰川,冰川末段伸入到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中,最低可以达到海拔 2500米左右的地方,构成奇特的自然景观。
易贡湖沿易贡藏布而上,的路程可达易贡湖畔的农易贡湖,海拔 2100左右,为泥石流堵寒的河湖泊,处在大峡谷水汽通道的当口部位,盆地的环境特别优障,湖口铁山巍峨,长条形的湖中云雾游荡,变幻无千;湖滩平原水鸟飞翔,牛马漫涉;湖滨台地,果林茂密,茶园垅垅;山麓坡上,松林杉木,挺拔俊秀,林中猕猴攀跳,这里是西藏第一处茶园,所产珠峰圣茶闻名遐迩,为科学考察、观光休闲度假的最佳去处。旅游贴士越,湖北念青唐古拉雪山冰川。
山体崩滑
2000年6月易贡扎木弄沟的巨型山体崩滑极具特色。发生在念青唐古拉山脉南侧 扎木弄沟沟尾的山体崩塌、滑坡的真实写照:一个约3000万立方米的楔形山体,在6分钟内被抛射、冲撞、粉碎、移动、堆积到了沟口。而这一土方量,相当于11座三峡大坝的浇筑方量。崩滑的最大落差达 2580米,堆积体方量达到 3 亿立方米,主要包括高速滑擦痕、高速滑坡特有的喷水冒沙坑、土丘群,以及易贡堰塞湖、堰塞湖决口、堰塞湖溃决形成的次生崩塌、滑坡遗迹等。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形成的原因主要是青藏高原在新生 代期间持续的抬升、独特的高山峡谷地貌、气候条件和坚硬的岩石。本地区为深切高山峡谷地貌,造成了明显的气候垂直变化。
从终年积雪的高山寒带向下,为高山亚寒带、山地温带、亚热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不同的垂直气候分带。易贡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质遗迹、现代峡谷地貌和冰川、以及藏族民俗和风土人情为一体,是人们了解大自然和少数民族社会的好去处。成 因易贡巨型山体崩塌—滑坡的独特类型是极其少见的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地形条件是区域乃至全球构造促使整个青藏高原持续抬升的坚硬耐风化的岩石,且河流沿构造线分布,既易于深切,又有强大的水动力条件的侵蚀,导致地形比高在继续加大,使得斜坡稳定性进一步减弱。这一地区的气候更是独特,其降雨不仅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结果,由于组成这一地区的地层多为1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存在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及其加拉白垒峰与横断山脉之间的谷地向北伸入,降水量丰富,在受到高山阻挡的区域,形成中国规模最大的海洋冰川群,海洋冰川的冻融一方面加剧了高山地区岩石裂隙的楔劈 作用,又增大了河流的流量和对河谷的侵蚀切割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河谷两岸的边坡失稳和 崩塌、滑坡的形成与发生。由于岩石坚硬,受到断裂构造作用,其裂隙必然发育。裂隙的发育方向亦制约着崩塌的形成,裂隙的连通程度则决定了崩塌发生的频繁程度。断裂构造的长时间作用又使得不断有岩石发生破裂,而给扎木弄沟源新的崩塌创造了条件。
总之,易贡扎木弄沟巨型崩塌—滑坡是这些独特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所形成的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成湖—湖水溃决—河谷地形改造—河别的地区极难见到的。年轻的青藏高原河谷次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链是在以形成如此奇丽、壮观的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形成的直接原因与该地要看点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地壳 3百万年来的快速抬升及深部地质作用有关。15 万年以来,大峡谷地区的抬升速度达到 30毫米/年,是世界抬升最快的地区之一。最新地质考察获得的证据表明,大峡谷形成的根本原出是该地区存在着软流圈地幔上涌体。
总之,易贡扎木弄沟巨型崩塌——滑坡是这些独特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所形成的崩塌——滑坡——堵江堰塞成湖——湖水溃决——河谷地形改造——河谷次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链是在别的地区极难见到的。
湖堤溃决
2000年6月易贡扎木弄沟巨型山体崩滑,阻止易贡湖流动,导致易贡湖水位不断升高。
山崩发生后,经过现场调研和反复论证,人们选择了对易贡湖“开渠引流”的排险方案,以期尽快降低堆积体的高度、降低下泄洪水水头,减轻灾害。为此,西藏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施工力量集结。并在短短的33天中,就挖成了一个深24米、长850米、宽150米的导流渠,创造了西藏工程史乃至我国水利史上的奇迹。但相对于极其庞大的崩塌滑坡堆积体来说,这不过是在它表面挠了一条浅浅的抓痕,易贡湖溃坝还是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也许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溃坝洪水的惊天动地之势和强大破坏力,易贡湖狂泻的洪水在几小时之内便使下游河水水位暴涨40至50米,河水最大流量达到每秒12.4万立方米,竟是雅鲁藏布江年平均流量(每秒4425立方米)的28倍!
洪水过处令下游河道两岸尽是疮痍:易贡藏布、帕隆藏布及雅鲁藏布江沿岸40多年来陆续建成的所有桥梁、道路、通信设施全部被毁,河道断面形状由“V”形被改造为“U”形,河道加宽2至10倍以上,原来相对稳定的谷坡受到强烈冲蚀和改造,从而造成大面积山体失稳,在河谷两侧诱发了广泛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
这次特大山崩引发的高速滑坡、堵江、淹没、溃坝、洪泛等连锁灾害,留下了触目惊心的足可供人们观赏体验和考察研究的灾害遗迹景观,并成为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主要景观之一:由通麦沿易贡藏布而上,沿途可见溃坝洪水在河床两岸形成高约50米左右的冲刷带,原来的森林、表土剥夷殆尽,裸露的岩石好似灰色的长廊;在大坝溃决口的下方,可以看到在原来的河床上冲出的深槽以及大面积的石滩,一派洪荒景象;横跨易贡藏布两岸的天然大坝,溃坝后已被切成两半,但在保留下来的堆积体表面,原来的锥状土丘群、冒沙坑仍然清晰可见;在扎木弄沟口附近的易贡藏布两岸,因碎屑流和冲击波造成的大片森林倒伏带和残桩带还历历在目;在扎木弄沟口,可以眺望沟内山崩以后山峰被削去大半,形成高差达1020米的大崩塌面的骇人景象。
易贡特大山崩及其连锁灾害发生后,我国研究地质灾害的顶级专家云集于此进行考察,都为这一国内规模最大、类型及过程极为奇特、遗迹保存十分完整的地质灾害事件所震惊,也为这里绝尘脱俗的自然美景所倾倒,从而提出了在此建立国家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的建议,并最终得以实现。
四大景区
地质公园以世界罕见的特大山崩灾害遗迹和中国最大的海洋性现代冰川群为主体,包括易贡藏布——易贡湖(在公园中心区域偏南)、巴玉(在公园中心区域偏北)、古乡(在公园东部)和许木四大景区。
冰川泥石流
川藏公路318国道从波密县城到鲁朗镇一段,均会受各种地质灾害影响而断路。尤其是在古乡沟,沟源上悬挂有数条冰川,受地壳活动和融雪等因素的影响,这里常暴发冰川泥石流。从1953年首次暴发泥石流以来,灾害已发生了6000余次。泥石流冲出山口后,便会淤埋川藏公路,使这段路永远处于危险状态。沟口处还形成了一个宽4公里、面积为6平方公里的泥石流堆积扇形区。泥石流也堵塞了帕隆藏布河道,形成冰川泥石流堵塞湖——古乡湖。古乡湖周边原先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杉树,古乡湖丰水期时它们被浸泡在水中,根烂而死;到了枯水期时,就露出干枯的树干。
通麦镇沿318国道向东、去波密县城,溯帕隆藏布上行不远,就是古乡湖,它是古乡沟的泥石流堵塞帕隆藏布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一部获国际金奖的科教片《泥石流》曾风靡一时,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来易贡前研究有关资料才知道,这部影片正是由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施雅风院士提议,在古乡拍摄的。
来到古乡沟沟口,只见在一片巨大的冲积扇内,堆满了巨大的石块。这里曾是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但现在,已然被泥石流“咬”出了一块缺口。
古乡沟位于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坡,沟源头有数条冰川悬挂其上。1950年察隅8.6级大地震,在古乡沟源头区引发了空前规模的雪崩、冰崩和岩崩,岩土碎屑物质被大量搬运堆积。到1953年,古乡沟上游河道中的松散碎屑堆积物的厚度已大于40米,从而为泥石流的暴发作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1953年9月,降雨量大且集中,持续的高温又导致冰雪消融,洪水猛烈地冲击着堆积物,古乡泥石流终于在9月23日大规模暴发。古乡一带的农田、村庄、寺庙遭到毁灭性破坏,140余人丧生,直径10—20米的巨石竟像航船一样在泥流中漂浮,大量泥沙物质冲入帕隆藏布,堵江形成古乡湖。而这,不过是拉开了此后古乡泥石流长期演出的序幕。
1953年以来的半个世纪,古乡沟源头区泥石流频频暴发,次数居然有6000余次,其中排出古乡沟外的约600余次,最多时一年竟有85次。交通常常被中断。被泥石流搬出古乡沟的固体物质约1亿方,在古乡沟口形成巨大的扇状堆积体。就在2005年7月30日,古乡沟后山冰川又一次暴发,泥石流一冲而下,护堤被毁,河流改道,国道318线320余米路基被冲毁。当时泥石流堆积在路面的平均高度达3米、宽20余米,总方量达2万余立方米,致使正准备通行的100余辆车、400余人受阻。古乡泥石流几乎成了川藏线的最大隐患。
但是,只要不是在泥石流发作的季节,古乡湖就温柔宁静。当我来到古乡湖边时,古乡泥石流已处在一个相对停歇期。只见湖畔树影婆娑,湖岸蜿蜒,如一道柔美的曲线。面对此情此景,你怎能想到在它平静背后的恐怖躁动呢。
易贡湖的变迁
易贡乡附近环境:通麦镇是藏东南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从通麦往东是波密,往西南是去林芝、拉萨的必经之地,往西北就是易贡。通麦大桥就横跨在从西北而来的易贡藏布和从东南而来的帕隆藏布上,扼守着川藏公路318国道。通麦悬索大桥是2001年新建的,旧桥已在2000年6月易贡湖水溃坝暴泄时被冲毁。过了通麦大桥就进入了被称为“排龙天险”的路段。这里是山崩、雪崩、泥石流、滑坡、地震等灾害的多发地。不足3米宽的道路,稀松泥泞,稍有不慎,便会车毁人亡。
易贡湖这样的湖泊,在易贡地质公园内及藏东南并不鲜见。青藏高原本来就湖泊众多,如星宿群集,但它们的背景与成因却各不相同。这里的湖泊,多是因冰川泥石流或崩塌滑坡等作用堵塞河流所成的堰塞湖
易贡湖湖面海拔仅2200米左右,由于受沿着雅鲁藏布、帕隆藏布河谷而来的印度洋水汽的影响,这里温暖湿润,常年云雾缭绕,从而成为西藏最著名的茶叶产地。在波光浩淼的湖畔,眺望那一垄垄清翠的茶树,宛若人在江南,只有河谷两侧那突兀巍峨的雪峰,才提醒你这是在喜马拉雅和念青唐古拉的群山之中。使你在沉静于仙境之中时,另有隐隐的担忧。因为眼前这平静的易贡湖的来历太不寻常,它来自于1900年时易贡藏布左岸的扎木弄沟发生的一场大型泥石流,滚滚而下的泥石流堵塞了易贡藏布形成了易贡湖。100年后的2000年,灾难再一次降临。
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并把欧亚板块的一部分顶起来,形成了世界的屋脊青藏高原,易贡所在的藏东南高山峡谷区正处在“屋脊”的边沿突然下降的地方,源自“屋脊”冰川的河流,要从海拔六七千米以上的源头,找到进入恒河平原和印度洋的捷径,便借着强大的势能拼命下切,于是切出了地球上最为崎岖陡峭的地貌。山体不停地被切蚀的同时,又因地壳活动被不停地抬升,加上冰雪融冻、地震频繁和丰沛的降水,使地表的物质运动和地形的改变十分强烈和迅速。在这里旅行,当天气晴朗时,从深深的峡谷中望去,山峰突兀、耸入云天的气势,因为由低到高,由莽莽密林至尖峭冰峰的强烈对比,而令人窒息。频繁发生的大规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使紧邻易贡地质公园的波密古乡至林芝东久的川藏线,成为“天险”中的“天险”。这里集中了古乡泥石流、102大滑坡、培龙弄巴泥石流、排龙岩崩、拉月大塌方等许多著名灾害地段,堪称“地质灾害博物馆”,而易贡特大型山体崩塌滑坡,就是这座“博物馆”里让人叹为观止的“镇馆之物”。
巴玉冰川
地点说明:波密县易贡乡西北方的巴玉(冰川多条),不是通麦镇南方的那个林芝县巴玉乡。
巴玉现代冰川群的贡普冰川的冰舌景观:因为处于印度洋季风沿雅鲁藏布江北上的通道上,充沛的降水和高寒的气候,使念青唐古拉山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海洋性冰川发育的地方。而在易贡地质公园及其周边,就集合着中国规模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落。
由易贡湖上行,经过位于湖尾的易贡乡,转入易贡藏布左岸支流勒曲藏布,便进入了地质公园的巴玉现代冰川景区,这里由南而北依次排列着贡普、卡钦、若果三大冰川。在易贡国家地质公园及其周边,集合着世界著名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海洋性冰川群落。其中的卡钦冰川是我国最大的海洋性冰川,长35公里,也是仅次于喀喇昆仑山乔戈里峰音苏盖提冰川(长42公里)和天山托木尔冰川(长36.7公里)的我国第三大冰川,它的冰舌伸入原始森林10公里以上,在冰舌末端附近还形成了一道高约600米的冰瀑布。
只有到过高原见过冰川的人才能领略冰川之美。在巴玉现代冰川景区内的冰川有一共同特点,就是它们几乎都有美丽的弧拱构造。弧拱构造大多位于冰川瀑布脚下,是在冰川表面形成的一圈圈凸向下游的弧形条带,黑白相间,就像流水瀑布在下方的水潭中激起的道道涟漪。
关于冰川弧拱的成因有多种不同解释,至今未有定论。我国科学家李吉均认为,冰川弧拱之所以总是出现在冰瀑布脚下,是因为冰川在通过瀑布区的陡坎时,运动速度很快,冰体处于舒张状态,而一旦坠落至坡脚,冰川流速迅速减缓,冰体转为压缩状态,冰川流速的不均匀变化便形成波浪式的弧拱,冰面融水及挟带的碎屑物容易停积充填在凹槽处,而凸起部位较洁净,故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
区内冰川的另一大看点,就是海洋性冰川的特殊运动类型——跃动冰川。这是我国科学家的新发现。易贡藏布的卡钦冰川、帕隆藏布的米堆冰川、南迦巴瓦的则隆弄冰川都曾出现过跃动。
冰川的跃动很可能与区内极为陡峭的山地地形有关,由于这里的沟谷坡降通常很大,冰川体也类似于一种潜在的滑坡体。平时它慢慢蠕动,一旦它的应力积累达到临界点,或者受地震影响时,就会突然失稳,快速滑动跃进。
冰川给人们的印象大多是圣洁美丽的,但是一旦发生跃动,其结果就是一场灾难。1950年8月15日,察隅发生8.6级大地震时,南迦巴瓦峰西坡的则隆弄冰川被震裂成6段沿着山谷向下跃进,最下面的一段冰川体不仅摧毁了则隆弄沟口的直白村,造成97人罹难,还冲入雅鲁藏布江,形成高达数十米的冰坝。1969年9月2日,则隆弄冰川再次发生跃动,并冲入雅鲁藏布江,令汹涌澎湃的雅鲁藏布江断流了一天。
现在,在直白村和对岸江边,残留下来的冰川堆积物还赫然在目,6段冰川中,5段冰体还残存在则隆弄沟内,而末段冰川体则保留在直白村边海拔2900米处。
许木
人文景观
易贡,藏语中是“美丽的地方”的意思,由于地处大峡谷的水汽通道上,盆地的环境又特别优越,所以这里呈现出一派亚热带风光。如果不是易贡藏布两边成片倒下的树木,以及泥石流冲刷翻滚出来的各种石头,走到这里,你会忘记这里曾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地质灾害。
2000年4月的那一场地质灾害,大自然留下了触目惊心的遗迹。但灾后重建的村落和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茶场——易贡茶场,都在默默地诉说人类面对大自然时的无畏与顽强。这也是徒步这条路线的意义:在大自然面前,我们的意志、勇气与顽强是最好的武器。
这条路上的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嘉黎县是曾经的茶马古道南线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交通要冲,也是中印通商的重要口岸。而易贡湖畔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重要基地,至今还保留着具有纪念意义的“将军楼”。
景区导游
D1:嘉黎县开车至兴咔村(71公里)
此路路况尚好,开车需八小时。一路上,风景从藏北草原的荒漠大碛慢慢的过渡到峡谷林区,从视觉上,景色的反差特别强烈!白天与夜晚的温差会让你感受到夏天与冬季的气候变化。从明天开始,就要用你的两脚去丈量这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特有的峡谷风情和绝美的地质地貌景观。
D2:兴咔村—A号营地(25公里)
从兴咔村出发,沿着易贡藏布江峡谷往下溯,你会经历峡谷两侧山上经常出现的滚石、滑石、滑坡等险境,但是当你休息的时候,就可以与易贡藏布的森林、河流、野生动物展开尽情的对话!在经过路边一个黑乎乎的山洞后,不久就能看到几棵树上挂着被子、炊具,树下修有野炊用的炉灶(到兴咔村购物的山民留下的宿营用具),A号营地就到了!
D3:A号营地--B号营地(28公里)
从A号营地出发后,亚热带气候景观一直伴随着我们的前进步伐,时而有强烈的太阳烘烤着我们,时而有冰凉的雨水侵犯我们,时而有泥石流、滑坡阻碍我们,让我们步履艰难。不过俗语说得好,“无限风光在险峰”,路上两岸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山顶上奔驰而过的野生动物,偶遇的到山外购物的山民热情的笑容都会让你流连不已。当晚,到达一个用石头垒起的草皮屋顶房子,这就是B号营地,在房子美美的睡一觉吧。
D4:B号营地—忠义乡(14公里)
从B号营地开始,我们就进入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了。忠义乡比较出名,因为西藏人都知道,嘉黎县的忠义乡,那可是真正的“世外桃源”! 当年以走遍西藏、写遍西藏而名闻全国文坛的马丽华,本想到忠义一探,而且已经到了嘉黎县城,但面对前方道路之凶险,硬是勒马不前,悻悻而回,以至于在写到忠义时,只能几笔飘过,不能不令人遗憾。忠义乡的人们很少外出,只有在开山季节,十月与十一月,乡民才大量的外出购买生活必须品。每年到达这里的游客,不超过30名。你在这里,可以尽情呼吸与感悟原生态。
D5:忠义乡—八盖乡(38公里)
相对于前几天的超烂路,忠义乡到八盖乡的路可以称“高等级公路”。不过高等级公路的风景也不差。从边坝县滚滚而来的桀傲不训的霞曲藏布江就在这路上与易贡藏布江相汇,构成了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大景观!停留在此处,附近的扎西岗村与亚聋村村民会让你深深的体味到热情好客的民风!八盖乡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村落众多,雪山、冰川陈列在两边的山峰之颠,又是一个“世外桃源”呀。
D6:八盖乡—塔鲁村(36公里)
八盖乡出来,泥石流、滑坡、塌方让我们在行进中感到路途的艰辛,宗颇雪山与格弄纳所冰川滋润着峡谷田地、森林、风景。塔鲁村的风俗人情会让你意外惊喜。
D7:塔鲁到易贡(24公里)
这同样是一个物产丰富的丰获土地,被洪水冲毁的易贡湖,你会看见大自然与地质之间的相处是什么样的,易贡温泉以天然的姿态为你洗去一路的伤痛。易贡农场的景观会让你感到意外的收获,易贡茶场的“珠峰茶”香气飘散于你们与易贡藏布江的雨水和呼吸中。你会更好的体验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奥秘境地。
D8:易贡到通麦(23公里)
虽说只有23公里的路程,但要想走完全程,还要经过泥石流、塌方、滑坡等地段,要花费一番力气,易贡地质构造将更脆弱的一面展现于你的眼前。从早晨出发到下午,也就结束了这次辛劳而艰险的旅程,到达天险通麦小集镇(隶属易贡乡),这是一个坐落在川藏路与易贡藏布江边的原始森林小镇。
注意事项
A:心态是最重要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走完这条路,是不可能的。境由心生,心态好,景才美,心态不好,这是个地狱。因为,这路比穿越墨脱的难度还要大得多。
B:常备药品。
感冒药,消炎药,肠胃药,外伤药;
C:户外用品。
背包,帐篷,睡袋,冲锋衣,冲锋裤,户外鞋,军胶鞋,拖鞋,手杖,户外炉具;
D:食品。
路上在忠义乡八盖乡易贡乡都可以得到补给,所以出发时食品以5天为宜。建议多带些高热量小食品为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30 13:57
目录
概述
范围
生态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