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骥,中国台湾资深电影制作人,曾担任“中影公司”经理,他开办电影技术人员训练班,大力拔擢吴念真、小野、万仁及李屏宾等新锐电影工作者,开启“台湾新电影”风潮。他曾参与制作的知名电影有:《竹剑少年》《小爸爸的天空》《老师斯卡也达》《光阴的故事》《龙的传人》《苦恋》《小毕的故事》《儿子的大玩偶》《一个女工的故事》等。2009年,明骥获得金马奖终身成就奖。
八十年代初期,明先生离开政坛,专心研究东欧问题,著述丰硕,在学术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明骥先生以70多岁高龄往返于两岸及美国,呼吁承认一个中国,反对“台独”,为反独促统而奔走。
他富有学识,为人开明,上任之初便发出了与最高当局不同的声音:“我接任后,应时时求新求变,‘抗日’题材与‘政宣’电影虽然还能拍,但我不拍,时下的首要是展开新的文化任务。”李行的“乡土电影”也正是在明骥入主“中影”的背景下重新兴起。时至八十年代初,面对业界危难,明骥锐意变革。他先从引进“新力量”着手,从1981年起,
吴念真、小野、陶德辰、段钟沂、黄嘉生陆续被招入“中影”,担任编审、企划、制片、宣传等工作。82年“新闻局”也顺应民意,取消了“剧本预审”制度。电影人有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同样是在这一年,“中影”推出了由四位年轻新导演联合创作的《光阴的故事》。这是比较公认的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开端。
2009年第46届
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将颁给推动台湾新电影的幕后功臣前中影总经理明骥,明骥不仅在中影开办了电影技术人才练习班,为台湾电影产业奠定深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他升任中影总经理后,引进了一批年轻幕僚,如小野、
吴念真、段钟沂、陶德辰等人,并接受建议,在1980年代初期大胆启用新锐导演,缔造了“台湾新电影”的风潮,为影史写下新页,也让台湾一举跃上世界电影的舞台。执委会认为明骥获颁终身成就奖可谓实至名归。
被喻为“台湾新电影之父”、台湾中影公司前总经理明骥,2012年6月15日下午五点四十分,因为器官衰竭病逝於三军总医院,享年八十九岁。同年7月11日於台北市立第二殡仪馆景仰厅举行告别式,并以高规格礼遇入葬,献上最高敬意;仪典结束後,其灵骨则安奉於金华山墓园。
他任职中影总座期间,大力扶植
杨德昌、柯一正、万仁等导演,他也找
吴念真与小野担任电影企划工作,为台湾电影开创新气象。吴念真闻讯后在他的Facebook公开表示:“永远敬重的长辈,明总,我爱你。”
2009年他获金马奖终身成就奖时,挺著不适身子、耐著车程
劳顿亲自出席领奖,他从子弟兵、知名作家小野手中接过奖座时,全场影人起立鼓掌致意的情景令人动容,成就台湾电影圈一段佳话。台湾资深影人多知悉明总身体不适,资深导演李行不时亲往探访,
王童、
廖庆松、
焦雄屏等重量级人士并曾与他聚会、关心健康情况,消息传开后,众人唏嘘。
明骥早期出任中影制片厂厂长时,开办电影技术人员训练班,拔擢人材如
吴念真、小野、万仁等人,及至担任中影公司总经理,更让这些电影创作者放手摄制作品,掀起“台湾新电影”风潮,于1980年代摄制《光阴的故事》、《
小毕的故事》、《
儿子的大玩偶》、《海滩的一天》等重要作品,其他参与制作的知名电影尚有:《
竹剑少年》、《
小爸爸的天空》、《龙的传人》、《
一个女工的故事》、《
苦恋》等。
吴念真在他的脸书上发文表示,不敢说明骥是“台湾新电影”之父,但他绝对是“台湾新电影”的催生者、呵护者,当年以自己的前途与官运做赌注,呵护著一群年轻气盛的创作者。当年许多年轻导演,包括
杨德昌、张毅、柯一正、万仁等,都在他任内拍出电影生涯首部作品,但在此之前,明骥并不认识他们,但完全信任。
龙的传人1981 (1981) .... 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