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虫是泛指雌虫能生产
胭脂红色素的
蚧虫,主要种类有明胭粉蚧(Dactylopius cacti Costa)及苔粉蚧(D.coccus Costa)。原产于
墨西哥和
中美洲,寄主为
仙人掌类植物。胭脂虫为
卵胎生,世代重叠,生活史不整齐,根据气温不同,生长期从40天到160天不等,人工培育宜采取室外栽培寄主、室内繁养胭脂虫的方式。饲养胭脂虫的寄主植物主要为茎节扁平的仙人掌,如印榕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和甜仙人掌(Opuntia coccinellifera),饲养的虫种主要为苔粉蚧。
饲养与利用
胭脂虫饲养
胭脂虫是泛指雌虫能生产
胭脂红色素的蚧虫,主要种类有明胭粉蚧(DactylopiuscactiCosta)及苔粉蚧(D.coccusCosta)。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寄主为仙人掌类植物。胭脂虫为卵胎生,世代重叠,生活史不整齐,根据气温不同,生长期从40天到160天不等,人工培育宜采取室外栽培寄主、室内繁养胭脂虫的方式。饲养胭脂虫的寄主植物主要为茎节扁平的仙人掌,如印榕仙人掌(Opuntiaficus-indica)和甜仙人掌(Opuntiacoccinellifera),饲养的虫种主要为苔粉蚧。传统的胭脂虫饲养是在野外生长的仙人掌植株上露天放养的,每年可收3-4次,但露天放养只能在雨量稀少、分布较均匀地区进行(如加那利群岛,年雨量200~400mm)。为避免雨淋,80年代中期人们开始搭棚饲养,并于90年代投入生产,搭棚饲养是把接种幼虫后的成熟仙人掌节片悬挂在棚内繁育,雌虫约经3个月(夏季)至5个月(冬季)成熟,待雌虫成熟后收集并净化虫体。留下一些雌虫繁殖后代,繁殖的幼虫则再次接种于新鲜的成熟仙人掌节片上饲养。此法每90平方米棚可年产干雌虫约75kg,每公顷仙人掌的节片可供3、4个饲养棚饲养。我国李志国等对从南美引进的胭脂虫开展了繁养试验。
胭脂虫的利用与商业价值
墨西哥人很早就利用野生胭脂虫提取
胭脂虫红,并已饲养了数百年,十五世纪西班牙人开始在本土及加那利群岛栽种仙人掌饲养胭脂虫,以提取胭脂虫红色素。天然的胭脂虫红也称洋红酸,属蒽醌类色素,色泽亮红鲜艳,可进一步制备成洋红,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品、药品等多种行业。目前,原产地传统的胭脂虫饲养大多是在野外生长的仙人掌植株上露天放养。露天放养有严格的地理区域与气候环境要求,尤其是降雨量,要求雨量稀少、分布均匀。因此,至今胭脂虫及
胭脂虫红酸90%以上出自秘鲁,据秘鲁农业研究机构统计显示,1999年秘鲁向国际市场出口了800吨胭脂虫(包括胭脂虫红),占世界胭脂虫及其加工产品总出口量的90%以上,其中,美国、法国、西班牙和德国是秘鲁胭脂虫的主要进口国,其进口量占秘鲁胭脂虫出口量的60%以上。在秘鲁,虫农以约14US$/kg的价格将干胭脂虫出售给中间商,中间商以约24US$/kg的价格售给色素加工厂。加工厂从胭脂虫制取色素(
胭脂虫红铝),得率约为20%。
发展历史
胭脂虫很早就被人类所认识。15世纪初,当西班牙人征服了墨西哥时,他们发现当地印第安人有一种具有几百年历史的染料工业,染料来源于一种寄生于仙人掌的昆虫,这种染料主要产生两种重要的颜色:深红色和浅红色。印第安人用这种染料对布料进行染色,其效果非常好,后来人们将产生这种染料的昆虫命名为胭脂虫。印第安人将胭脂虫分为两类:“真正胭脂虫”,当地也叫做“gramfina”;另一种叫做“野生胭脂虫”,当地又叫“granasilvestre”。“真正胭脂虫”是胭脂虫种类中最大的一种,其所含色素是其它种的两倍。后经分类学家进行分类,将“真正胭脂虫”命名为苔粉蚧,而将“野生胭脂虫”分别命名为8个种。从那时起,这种胭脂虫由于它的经济重要性而被人工培养并保护起来。为了在其它国家建立胭脂虫产业,西班牙人将寄主植物及胭脂虫引入到中南美洲及西班牙的部分地区。在16,17世纪,西班牙人在胭脂红工业中占有垄断地位,并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以防止将活性材料走私到其它非他们的殖民地国家中。然而,胭脂虫后来还是被引入到了其它国家,如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斯里兰卡等。
1818年,人们分离出胭脂红中的有效物质
胭脂红色素,胭脂红色素(也称洋红酸、胭脂红)是一种葱酿类天然色素,与其他天然色素不同,其理化性质非常稳定,是食品、化妆品、医药及纺织品的优良着色剂,也是惟一一种IDA允许既可用于食品又可用于药品和化妆品的天然色素。胭脂虫红色素因来源非常有限,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且价格高昂。最近的研究表明胭脂虫红色素除了着色功能外,对防止因致癌物导致的DNA损伤有明显的作用,并可用于病毒性疾病、癌症和艾滋病的防治,胭脂红色素的主要产品有胭脂红酸(carminicacid)和胭脂红铝(carmine)。胭脂红酸分子量为492.39,是由水、稀醇萃取胭脂虫后浓缩而得的红色粉末、块状、糊状或液体,略有特殊臭味,pH小于4时为橙色、pH5-6时为红色或紫红色、pH大于7时为紫色,遇铁离子变成黑紫色,遇蛋白质变成红紫色或紫色。分解温度为2500C,溶于水、醇,不溶于油脂。商品
胭脂虫红酸中还可添加柠檬酸盐、磷酸盐等作稳定剂,添加乳糖等作稀释剂。胭脂红铝是由胭脂虫红酸与铝的含水鳌合物,可联接按、钙、钾、钠中的一种或多种阳离子,为有光泽的红色碎片或深红色粉末,溶于碱液,微溶于热水,几乎不溶于冷水和稀酸。可用于番茄调味酱、洋酒、草毒酱、饮料、香肠、糕点、糖果、酸奶、布丁、冰激凌和风味奶粉等。
分类学研究
洋红蚧属的分类主要依据体形、腺孔的结构及分布、刚毛形状及分布和肛环的存在与否。很多学者对其各个种类作了鉴定。
林奈最早将商业用的胭脂虫种命名为明胭粉蚧,将它放入洋红蚧属中。Mann鉴定了7个种,并对每个种的分布及寄主种类进行了描述。Karny对胭脂虫的三个种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这3个种在生物学、行为、寄主适应性及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为3个不同的种,其中1个为DactylopiusindicusGreen,但其他两个种则没有命名。DeLotto将胭脂虫归为洋红蚧科(Dactylopiidae),洋红蚧属(Dactylopius),洋红蚧科仅包含洋红蚧属1个属,该属含9个种,其中5个种是以前己经描述过的,另外4个种时他新命名的新种,他对这4个种都作了图并作了详尽的描述。(注:我国分类学家对Dactylopiidae一词的翻译不统一,在萧刚柔编的《拉英汉昆虫、蝉瞒、蜘蛛、线虫名称》上翻译为“胭蚧科”,但在郑乐怡和归鸿(1999)主编的《昆虫分类》(上)中将其翻译为“洋红蚧科”,我们在这里用“洋红蚧科)。Karny对9种胭脂虫的形态、命名、寄主、产地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Moran对洋红蚧属的9个种进行了形态描述。Macgregor等对洋红蚧科进行了编目,并描述了5种胭脂虫。Guerra对洋红蚧属的9个种的雌成虫重新进行了描述,并绘了图,。同时就形态上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洋红蚧属的系统发育图谱。现大多数期刊以DeLotto的分类为标准,将胭脂虫共分为9个种,分别为Dactylopiustomentosus(Lamarck,1801)、Dactylopiuscoccus(Costa,1835),Dactylopiusconfusus(Cockerell,1893)、Dactylopiusceylonicus(Green,1896)、Dactylopiusopuntiae(Cockerell,1896)、Dactylopiusaustrinus(DeLotto,1974)、DactylopiusconfertusDe(DeLotto,1974)、Dactylopiussalmianus(DeLotto,1974)、Dactylopiuszimmermanni(DeLotto,1974)。其中最具利用价值的是苔粉蚧,因其是胭脂虫中个体最大的一种,所含色素是其他种的两倍,并且只有这个种体表为白色蜡粉,当收获并进行晒干处理时,蜡粉即脱落,而其他种体被有一层蜡被,在加工处理过程中去除比较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