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体小说】是小说体裁的一种独特形式,它是以日记形式作为小说
基本结构的小说类型。这类小说在叙述方式上多采用
第一人称,以日记主人公所见、所闻、所感的方式叙述事件、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如,
鲁迅的《
狂人日记》、茅盾的《腐蚀》等。
近来,各地出版商纷纷推出青少年日记或以青少年日记为蓝本的小说。
广西师大出版社的《十六岁到美国——一个中国女生的美国日记》、《第四节是物理课——一个中学女生的成长笔记》、
作家出版社的《女生日记》、《
对面的女孩》等书,成为本届书市亮点,销售火爆。
日记体或准日记体小说纷纷出笼,让人想起一年前出版界喧嚣已久的名人自传出书热,此类小说是否受了名人传记的启发?以自己亲生女儿生活为蓝本的《女生日记》的作者
杨红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类日记体小说同名人自传不同。它并不是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俯视芸芸众生,而是作者根据自己或自己孩子、亲友的亲身经历和感受,记录了一段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更为真诚,也许是赶潮流之作,但源于生活,绝不浮躁”。
此类小说是否以青少年的稚嫩和不成熟为卖点?
杨红樱认为“不能简单地这样说”。她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些学生作者写自己生活的文章,非常真实,纯属有感而发,在这方面,“比大人写孩子的书更好看”。但青少年生活阅历上还是肤浅的,文章中透露着稚嫩和不成熟。然而正是这种稚嫩和不成熟,引起了读者共鸣,因为不论任何人,都有这段似曾相识的经历。“文章经过作家的加工、写作,更具
思想性、审美性”。
有关
业内人士称,长期充斥
图书市场一些面向青少年的文学作品,总以一种说教者的身份出现,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往往脱离现实,给人不真实的感觉,难以引起读者共鸣。日记体小说的逐渐走红,弥补了这一缺憾。但随着这一写作形式的流行,会有良莠不齐的作品出现,对于青少年读者而言,应明辨是非,从中汲取书中有利于自己成长的营养。至于这种类型的小说能走多远,要看市场检验的结果如何。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
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
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爱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
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的伟大小说。作者于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古利亚地区一个名叫奥奈季亚的
小村镇。他自幼酷爱学习和写作,1868年发表处女作《
军营生活》,并由此出名。1886年,《爱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创作生涯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