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十八年(1590),知县杜一岸主持编修了第一部《日照县志》,并
刊刻成书。续志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
知县杨士雄修,
康熙十二年(1673)刊刻成书,共12卷。
康熙五十四年(1715),知县成永健增修《日照县志·艺文志》。
光绪十一年(1885),知县陈懋续修《日照县志》。
新编《日照市志》始修于1982年12月,共搜集资料2000多万字, 1994年出版。本志上限一般为1840年,个别内容适当上溯;下限原至1 985年,后因撤县建市,直至升为地级市,故下限延至1989年底。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编后记外,设专志32篇,依次为:行政区域、
地理环境、人口、综合经济、城乡建设、工业、盐业、交通运输、港口、邮电、农业、林业、渔业、水利、商业、粮食、科技、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政党群团、政权·政协、司法、民政、劳动·人事、外事·侨务、军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民俗·宗教、方言。
日照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是山东省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东临黄海,北与青岛、
潍坊市相邻,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连,西与临沂地区接壤。日照市前身为日照县,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西汉置海曲县,东汉更名西海县,北魏置梁乡县。宋元?二年(1087) 置日照镇,属莒县。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设日照县。1985年3月,撤县建市(县级),1989年6月升为地级市。全市总面积1915.17平方千米。地势背山面海,中高周低, 丘岭与平原相间分布,位于市境西北峤子山,海拔最高656.9米。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16.2℃。人口103万人,其中99.9%是汉族,还有回族、满族、藏族等25个少数民族。 日照境内河流纵横,除少数河流外,大多自西向东注入黄海。日照是山东的富水地区, 年天然储藏量为8亿多立方米。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以石棉、花岗岩、钾长石、铁矿石、金矿石为主。其中花岗岩质好量多,为世人瞩目。水产资源丰富,是全国和山东重要的海水育苗和渔业生产基地, 近海常见鱼类有3纲、43科、86种及价值较高的藻类54种、贝类79种,盛产对虾、扇贝、西施舌、乌鱼蛋等海珍品。淡水鱼类有9科、 25属、27种,其中人工养殖的12种。日照海岸线全长99.6千米,属于比较平直的基岩
沙砾质海岸。海岸线上有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日照港、岚山港。近陆岛屿有桃花峦、出风岛,远有平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浅海水域广阔,适宜养殖面积6.67万公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日照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山东省主要的粮食产地和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抓好
粮食作物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茶叶、水果、蔬菜、蚕茧、烟叶等
经济作物,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南茶北移在日照获得成功,日照绿茶成为地方名产、特产。日照交通便利。陆路有兖(兖州) 石(石臼)、坪(坪上)岚(岚山)两条铁路横贯东西,
204国道纵贯南北;海上有石臼(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港与国内外各大港口通航。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1989年,
工农业总产值21982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为137097万元) ,比1949年增长30.9倍, 年均增长3.2%。农业总产值达97247万元,比1949年增长14.2倍,平均每年递增7.4%。 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48340万元,渔业23915万元,林业3037万元。山东省第一家独资企业绢花厂已获效益,世界上第一家生产水煤浆企业--中日合资
兖日水煤浆有限公司破土动工。 1989年,全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2327万元,比1949年增长1565倍; 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额达15276万元,比1978年增长10.6倍。日照经济开始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化。 1989年,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507千米,各乡镇皆有公路相通。日照港、岚山港设施日臻完善, 吞吐量不断扩大,当年达896万吨。日照港已成为全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日照历代人才辈出。 仅明清两代即出进士50多名,举人近200名。梁代杰出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明代著名学者、状元焦?,清代朴学家和书法家许瀚,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等都是日照籍。境内有古文化遗址达79处,其中两城遗址、东海峪遗址、尧王城遗址、丹土遗址等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正在向小康迈进。1989年,居民人均消费额705元,农民人均消费额681元,非农业居民人均消费额906元。 渔业在日照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的经济发展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9年,水产品总产量达8.01万吨,比1949年增长近16倍;水产品总产值达23915万元,比1949年增长22.5倍,占农业总产值的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