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斑雨蛙
雨蛙科雨蛙属动物
无斑雨蛙(学名:Hyla immaculata),是雨蛙科、雨蛙属动物。无斑雨蛙体型小,吻圆、短而高,后肢较短,背面纯绿或有斑纹,腹面及体侧为黄白色或污白色。
形态特征
无斑雨蛙体型小,雄性全长31-37mm,雌性37-45mm。头宽大于头长;吻圆,短而高,吻棱明显;颊部略向外侧倾斜;眼间距大于鼻间距;鼓膜圆;舌卵圆且厚,后端微有缺刻;犁骨齿2小团。指端均有具横沟的吸盘,第三指吸盘比鼓膜小,第二、第四指几等长,指扁,有缘膜,基部有极不显著的蹼迹,关节下瘤显著,掌部小疣粒颇多。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或仅相遇,足比胫长;趾端亦有具横沟的吸盘,第三、第五趾等长,不到第四趾的第三关节下瘤或仅达其后端;外侧第三趾的蹼达第二关节下瘤;缘膜均达趾端;蹠间无蹼;关节下瘤小;蹠部有小疣粒;内蹠突较长,无外蹠突。
无斑雨蛙背面皮肤光滑;颞褶明显;腕部有横肤沟;内跗蹠棱状;胸、腹及股腹面密布扁平疣;雄性咽喉部皮肤光滑而松薄。背面纯绿或有斑纹,腹面及体侧为黄白色或污白色,体侧及前后肢上都没有黑色点斑,也无深棕色细纹。
雄性咽喉部色黑,有单咽下外声囊及雄性线。蝌蚪尾鳍甚高;唇齿式Ⅰ:1-1/Ⅱ:1-1,上唇中央无唇乳突,唇乳突多成双行排列;出水孔在左侧,呈短管状。
栖息环境
无斑雨蛙成体栖息于山涧小溪流、稻田、池塘旁边草丛下,或石缝间,下雨或夜晚则选择灌木丛或稻丛作为栖息位点。
生活习性
无斑雨蛙成蛙在地下土中越冬,翌年4月下旬出土,常栖于阳坡地面或蒿棵、灌木枝上。随天气转暖,逐渐到山坡下水塘、水坑中,觅食活跃。10月中下旬到背风向阳腐殖质多的土中约50cm深处越冬。
无斑雨蛙身体有随季节变色的特性,刚出蛰的雨蛙灰色,夏季在绿色植物中活动全身绿色,秋季绿色消退,蛰居前趴在枯枝落叶上体色变灰,不久蛰居土中。无斑雨蛙身体下面密布扁平形小疣,是由复盖着颗粒腺体的无数小孔组成。这些小孔能吸收草丛与树叶表面的雨露,以供皮肤进行呼吸时的需要。
无斑雨蛙有晒太阳的习性,雨后初晴常在树丛草地上跳来跳去;有亲水习性,旱天多在水源附近活动。雨蛙的指、趾端有吸盘,攀缘能力强,可从树枝上跳来跳去,也可在竖立的玻璃上爬行。
无斑雨蛙以蛛形动物及膜翅类为主要食物,此外还有直翅目双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腹足类等的动物为食。是益蛙。无斑雨蛙的天敌以蛇类为主,其次为鸟类。
分布范围
无斑雨蛙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湖北、贵州、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
繁殖方式
无斑雨蛙一般在5月中下旬雨后的夜晚抱对产卵,产卵期可持续15天左右,每次排卵20-70粒不等,每只蛙产卵总数约500-1000左右。在雌蛙产卵时,雄蛙在雌蛙背上射出精液,正好漫延到卵群水面上。卵圆形,直径约1.2mm,产卵后雌雄分离,分散到田间或草丛、灌木丛中。每个卵群飘浮水面,吸水后沉入水底。卵在15-18℃静水中经5-7天孵化成蝌蚪。蝌蚪背为黑褐色,腹为灰白色,经15-20天变为幼蛙,7-8月份为成蛙。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种群分布不零散。该种在其分布区内较为常见,总体种群数量发展趋于稳定。无斑雨蛙种群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污染(通常是农药的使用)和丧失(城市化的增加)。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4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2:5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