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三年十月,
老舍随同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去到
朝鲜。《无名高地有了名》描写的是
抗美援朝时期“老秃山”战斗的过程,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伟大的祖国
军人保家卫国的坚强决心与强大意志,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战斗的光辉历程。
我在志愿军某军住了五个来月,访问了不少位强攻与坚守“老秃山”的英雄,阅读了不少有关的文件。我决定写一部小说。可是,我写不出来。五个来月的时间不够充分了解
部队生活的。我写不出人物来。我可也不甘心交白卷。我不甘放弃歌颂最可爱的人们的光荣责任,尽管只能写点报道也比交白卷好。
老舍(1899.2.3-1966.8.24),中国现代文豪,小说家,戏剧作家。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
出身寒苦,自幼丧父,北京师范学校毕业,早年任小学校长、劝学员。1924 年赴英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开始写作,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长篇小说《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
二马》,成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奠基人之一。归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同时从事写作,其间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
骆驼祥子》,中篇小说《
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微神》、《断魂枪》等。
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和重庆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对内总理会务,对外代表“文协”,创作长篇小说《
四世同堂》,并对现代曲艺进行改良。1946 年赴美讲学,四年后回国,主要从事话剧剧本创作,代表作有《
龙须沟》、《茶馆》,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被誉为语言大师。曾任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全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北京文联主席。1966年“文革”初受严重迫害后自沉于太平湖中。有《
老舍全集》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