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是由
博纳影业出品的悬疑、剧情影片。该片由
程耳编剧、执导,
梁朝伟、
王一博领衔主演,
周迅、
黄磊特别出演,
森博之、
董成鹏、
王传君、
江疏影、
张婧仪主演。该片于2023年1月22日在中国上映。
剧情简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汪伪政府跟随日本对英美宣战,日本象征性占领上海全境。随着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中国抗战形势也因此完全改变。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共特科在上海周旋于重庆、汪伪、日本间谍机构之间,通过错综复杂的敌后情报系统,策反敌人,获取情报,诛杀汉奸,建立更广泛的统一战线,直至抗战胜利的前夜。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其他见官方海报。
角色介绍
备注:该片为悬疑类的影片,故角色介绍尽量不涉及剧透,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无名》2021年8月27日开机,12月19日影片拍摄正式杀青,共历时115天。影片中大量场景在上海实景拍摄,包括
提篮桥监狱,以及许多老洋房建筑。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为《无名》提供勘景和协调拍摄服务。机构负责人
于志庆介绍,剧组在上海申请的取景拍摄地涉及九处保护建筑和三个区的旧改区域。同时影片里有普通话、上海话,还有广东话等,导演尽量让角色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说话,回到生活中的样子。
制作发行
前期宣传
2021年11月22日,该片发布海报,梁朝伟、王一博的角色造型首度公布;12月19日,该片发布片场照,并宣布杀青。2022年2月9日,该片发布首支预告,并发布了部分演员剧照。
2023年1月1日,该片发布定档海报; 1月7日,该片发布全阵容海报及剧照,同时发布双预告;1月12日,该片发布
IMAX海报;1月16日,该片在上海举办新闻发布会;1月17日,该片在北京举办“请留意”发布会;1月28日,该片宣布进入北美院线;2月13日,该片宣布延长上映至3月31日;2月21日,该片发布港版预告;3月8日,该片在中国香港举办首映礼;3月20日,该片宣布延长上映至4月16日;4月8日,该片在线播映。4月13日,该片发布韩国版角色海报。4月14日,该片宣布4月26日在韩国上映,发布韩版横版海报。
2024年1月22日,该片发布日版海报,宣布于5月3日在日本上映;4月,该片发布日版海报,海报上写有“相信或背叛”的字样,影片被介绍为黑色电影。
票房记录
预售票房
2023年1月14日,《无名》开始预售;1月15日16时36分破3000万元人民币;1月16日16时31分破4000万元人民币;1月18日22时55分破8000万元人民币;1月19日21时37分破1亿元人民币。
正式票房
影片上映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专业评价
酷烈跌宕的电影《无名》,仿佛是程耳导演创作的一首悲怆史诗,在负载着中国一段沉重历史记忆的背景时空中,见证了舍生取义者的信仰光芒、侵略者与帮凶的狡猾奸诈,不同的暗流与谜团在影片中碰撞激荡。作为一部谍战悬疑片,《无名》在程耳的掌控下,生长为一个别具美学的故事。“无名”既是谜面,也是一种潜在的阐释和暗示。
影片起始处,梁朝伟置身于一个深邃、精致的空间,一尘不染的皮鞋、贴合的西装,他的眼睛望过来,但看不到他的目光最终安放何处,看不出他的心情是迷茫还是忧伤,只是隐隐觉得这样的神色中诉说着巨大的未知。当再次与梁朝伟的目光相遇时,影片的时长已经过去了很久。在这个过程中,这个眼神如同印在观众的心头,让观众在情节流转中,始终惦念、惴惴不安,与剧情不断地进行着可能性的拼接。导演运用倒叙、正叙、时间、空间的交错,时而与观众并行,时而把观众“诱入”漩涡之中,通过缜密的结构和剪辑技术考验着观众的逻辑思维。
演员也与这个故事深度契合,在压抑的氛围中,唱响了生命如炬的咏叹。梁朝伟的表现沉稳而松弛,比《
无间道》时更入一层化境,更有一分谋略。王一博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类型,他年轻而刚硬,英气的眉宇间蓄积着杀气,看似是大时代的一粒微尘、一个不起眼的“下属”,但身陷特工部的博弈中,他的刀刃、拳脚似乎都在宣泄着内心的隐匿。
在程耳的影片中,人物带有抽象和象征性的提炼,他们衣冠楚楚、格调俊雅、不动声色,但并没有让角色丧失生活化的灵动,而是有一种艺术化的精准,更高效地去完成一种历史与诗意。程耳导演通过他别具一格的语言、光影、色彩、透视、音响完成了他的历史观中对于“无名者”的精神重塑。
相比于《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乖张叛逆”,作为致敬之作的《无名》以一种稍显平和的方式呈现,但观众从藏匿的第三视角,甚至王一博角色的领带变更中,品味出很多玄机。而最终,观众会记得影片中的一个极其晦暗的画面——被炸弹轰炸过的大地满是灰色的废墟,黑色的浓烟遮蔽了整个天空,冷雨中躺倒的是人与狗的僵硬尸骨。那是一个高空俯拍的画面,是那个时代被挤压成的“历史一页”。然而,人们会因电影《无名》而记得,在那苍苍茫茫的空间中,曾经有鲜活的生命,阻挡住了死亡的烟雾,挽救了历史的沉沦。(《北京青年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