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天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
方天(1902-1991),字天逸、仁高,号空如,赣县人。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二期工科、陆军大学十一期、“革命实践研究院”第二十五期。从军自排长始,北伐攻南昌城时任连长,此后由营长、团长、旅长至九十四军第一八五师师长。1937年5月,授陆军少将。1940年12月,任十八军军长兼宜巴要塞区守备司令。1943年8月,任五十四军军长。9月,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4月,任第二十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五十四军军长。8月,任军政部军务司司长。1945年1月,任军务署署长。次年6月,任国防部长第五厅厅长。1947年4月,任参谋次长。次年,先后任国防部第一陆军训练处处长、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授陆军中将。1949年1月,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兼省党部主任委员,又兼江西“绥靖”公署主任,南昌指挥所主任。1949年去台湾,任“国家安全会议国防计划局”副局长、“国家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1960年,任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三次会议主席团成员。1970年,任“国民大会”主席团成员。1976年,当选为国民党第十一届中央评议委员,十二、十三届连任。
人物生平
方天(1902—1991),黄埔军校第二期毕业。国民党高级将领。江西赣县人,字天逸。1924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工兵科。1925年2月,随黄埔军校教导团参加第一次东征。6月,参加平定刘杨叛乱。同年9月毕业,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长,参加第二次东征,后任黄埔军校第四期入伍生第三团九连副连长。大革命失败后,在钱大钧的教导第三师任连长、营长。1931年1月,该师改编为陈诚的第十八军第十四师时,被陈诚提升为团长。1932年,入陆军大学第十一期学习,到1935年12月毕业。1936年,十八军在南雄办军士教导队时,方天任总队长。
1937年淞沪抗战爆发时,方天任十一师副师长,率部开赴上海参加对日作战。1938年夏,升任九十四军一八五师师长,并率部参加武汉会战。1940年5月,参加枣宜会战。1941年初,升任陈诚摘系主力部队十八军中将军长,辖十一、十八、一九九等三个师。1943年5月,指挥十八军参加鄂西会战,因作战有功,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战后,调任五十四军中将军长,下辖十四、五十和一九八等三个师,驻防昆明。1943年冬,五十四军移防祥云、弥渡,加入中国远征军序列,方天也升兼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1944年,陈诚任军政部部长后,方天调任军政部军务署署长。
1946年5月,国民党政府成立国防部后,方天任国防部第五厅中将厅长,主管国民党军队的编制、装备和训练。11月,升任国防部参谋次长,积极协助参谋总长陈诚指挥国民党军队同人民解放军作战。1948年5月,顾祝同任参谋总长后,方天被免职,在家闲居。1949年1月,被蒋介石重新起用,任江西省政府主席,并兼任江西绥靖总司令和江西后备兵团总司令。指挥沈发藻胡琏两个兵团,在江西南昌、赣州附近牵制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主力。9月,人民解放军攻占江西后,方天又兼任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国民党粤东战线右翼指挥官,继续同人民解放军作战。后随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
到台湾后,方天先后担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台湾“国防部”中将参议。1964年8月,任“国防会议”动员计划局副局长。1967年3月以后,任“国家安全会议”国家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大会”代表和“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委员等职。1991年4月,在台北去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7 14:09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