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闸桥(Xinzha Bridge),是中国
上海市境内的过河通道,位于
苏州河河道之上,也是是沟通
黄浦区和
静安区的一座重要桥梁。
建设历程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由于福建路老闸使用年久,屡遭苏州河水冲刷,不堪重压,今新闸桥附近金家湾处建设了一座新石闸。
清乾隆二年(1737年),新石闸竣工,为别于明代所建之老闸,俗称新闸。
清嘉庆八年(1803年),新石闸上设置浮桥。
清咸丰年间,外国人将新闸桥改建为铁索木板桥。
清同治元年(1862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其改建成三孔吊桥。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由于金家湾行人日渐增多,车水马龙,交通拥挤,商董徐鸣奎、徐开桐等人集资4000两白银,模仿西式造型,将新闸桥改建为西式平木桥,并正式取名为新闸桥。
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桥面朽烂,桥墩塌裂,新闸桥被封闭,在该处设官渡船四艘,免费驳渡行人。
清宣统三年(1911年),新闸桥老桥旁建设了临时浮桥。
民国二年(1914年),新闸桥老桥拆除。
民国四年(1916年),新闸桥新桥由闸北工巡捐总局建成。桥长64.5米,梁底标高6.30米,桥面净宽6米,全桥共有9个节间,节间组成为(8.65+3x6.75+6.7+3x6.75+8.65)米。桥上部结构为铰接式简支梁钢桁架,下部结构为木桩基础重力式桥台,单孔,钢桁架设有上下平联,底部设有横梁和纵梁,纵横梁上设12厘米厚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桥面板上铺筑6厘米沥表混凝土路面层。
民国十七年(1928年),由于新闸桥结构薄弱,不堪载重,上海特别市工务局明令禁止重车通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新闸桥通过电焊加固钢梁。
1956年和1962年,新闸桥分别在南、北桥台加建钢筋混凝土悬臂梁,并加设弧形固定铰支座。
1967年,新闸桥修理钢梁并将木桥面板改建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设沥青混凝土。
1975和1985年,新闸桥修理桥头两端钢板伸缩缝,钢桁架底大梁拷铲油漆,更换两侧栏杆,同时限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
1999年11月,新闸桥老桥拆除。
2000年,新闸桥新桥建成通车。
桥梁位置
新闸桥位于中国上海市静安区、黄浦区交界处,位于苏州河河道之上,西距上游
成都路桥约280米,东距下游
乌镇路桥约170米。桥梁成南北走向,北起于光复路大统路路口,南止于新桥路新闸路路口。
建筑设计
建筑结构
新闸桥上部为穿过式钢桁架拱形桥,下部为木桩基重力式平台,桥上设竖曲线,共三孔,采用一跨过河,在苏州河河道中不设桥墩。桥梁为非机动车人行桥,中央不设分隔带。
设计参数
新闸桥全长70米,跨径布置为(8+53+8)米,桥梁总宽16.5米,其中车行道宽10.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75米,两侧栏杆各宽0.25米。桥梁纵坡为4.5%,桥面横坡为1%,梁底标高为5.7米。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7月,新闸桥连接了大统路与新桥路,是市政道路的一部分,免费通行。
运营事项
截至2024年7月,新闸桥行人及非机动车实行双向通行,机动车北向南单向通行。
建设成果
新闸桥老桥拆除的过程中,由于施工作业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域,社会影响较大,同时施工作业不得影响苏州河的运营,并应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因此无法采取爆破等作业方式,只能根据桥梁主体结构的受力特点,选择安全、环保的拆除方案。如果拆除工艺不当,不遵循桁架桥结构的受力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加大了桁架杆件截面的弯矩作用力,就会造成对桁架结构的破坏,造成事故。针对该难题,施工方采用整体浮运法进行拆除,即在桥孔下顺梁长方向设置铁驳,在两侧由外向内第三个节点的上、下游方向设置4个支点,利用涨潮时间潮水上托力将钢桁架主体结构对称支撑于铁驳上,使主体结构与岸边支座脱离,随后在两岸用汽吊将两侧由外向内第一个节间悬挂,然后在两侧由外向内第二个节间同步切割杆件,待联系杆件全部切断后将主体结构中段整体浮运至岸边解体,由汽吊吊至地面解体。
新闸桥老桥拆除的过程中,施工全过程作业时间应严格根据苏州河涨落潮时间规律编制,且需要在规定的封航时段内完成。针对该难题,施工方将拆除作业分为准备阶段和拆除阶段两部分。准备阶段包括清除桥面附属设施、放松桥梁支座、铁驳对位、设置临时支点、设置斜向拉索5部分,在涨潮前完成;拆除阶段包括等待涨潮、切断联系杆件、铁驳移位、结构解体4部分,在涨潮时段内完成。
文化特色
新闸桥由清乾隆二年(1737年)竣工的新石闸命名。据《同治上海县志》卷三记载:“两岸各筑石磴,中驾浮桥,设役夫以司启闭,船过拽之。”
清同治元年(1862年),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将新闸桥改建成三孔吊桥,并立石为记,上书:“桥为三孔吊桥,中间桥面人字形,角上系有铁链,南北两边岸上设有盘车,如遇高大船只经过,由闸夫在南北两处将桥面绞起放行,而该船乃给以钱文当酬其劳。”
价值意义
1897年新闸桥重建后,方便了嘉定、太仓、宝山等县的民众进城,成为通往上海的一条要道。如今,新闸桥南接新桥路,北连大统路,是沟通黄浦和静安的一座重要桥梁,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两岸民众的“过河难”。(上海市档案馆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