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共产主义是
法国共产党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的理论,由
罗贝尔·于(Robert Hue)在1996年正式提出,而后在全国书记
玛丽-乔治·比费(Marie-George Buffet)和
皮埃尔·洛朗(Pierre Laurent)的领导,现如今由
法比安·鲁塞尔(Fabien Roussel)等法共领导人继续发展“新共产主义”理论并不断继承和创新,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实行。
产生背景
国际环境
二战以后,美国开始首先进行以电子计算机等多种领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此进入了信息经济时代,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地推动了全球化经济的到来,进而直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快速的变化,极大促进了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改变了法国的产业结构以及阶级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国共产党的壮大和发展。
随着新科技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生活以及经济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不断下降,并且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意识也在逐渐淡化。因此资本主义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让资产阶级的弊端暴露地不那么明显。
可以说,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和西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壮大,增加了法国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统治;同时也促使了法国阶级结构朝着多层次、复杂化的方向发展,法国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关系相对淡化,也就暂时缓和了法国社会由资本主义制度引起的矛盾和问题,因此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使法国工人阶级降低了与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淡化了阶级意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法国共产党工人阶级的数量,导致法国共产党的力量不断减弱。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在美国、东欧等地区发展,形成了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但由于受到苏联模式的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模式也在逐渐僵化,社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于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欧洲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探求一条与苏联共产党不一样的共产主义道路,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由意共、法共以及西共为主,其他国家共产党积极响应,发起了“
欧洲共产主义”运动的社会思潮。
欧洲共产主义推动下的法国共产党所实行的“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在理论以及实践上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新的探索,也对于法国共产党发展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奠定了主基调。“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是法共在独立探索本国发展的摸索中进行的一次在理论以及思想上的探索,也为“新共产主义”理论的发展打下了根基。但是由于阶级结构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再加上其制定的纲领政策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导致欧洲共产主义逐渐衰落,“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也同样宣告失败。但是法共对于寻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没有熄灭,按照寻找与本国特色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路,法共又继续踏上了理论探索的道路。
苏东剧变直接宣告了欧洲共产主义理论彻底失败,让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创。法国共产党的处境十分艰难,经历着内忧外患的艰难处境。“截至1998年的欧洲,苏东剧变前后的各国共产党数量由35个减少到21个,党员人数从260多万减少到不足100万。”再加上法国的反共势力也异常激烈,法国在苏东剧变发生后爆发过三次反共浪潮,法国的右翼势力趁机制造舆论反攻,对共产党的未来进行彻底的否定,要求共产党解散或取消,试图清除“西欧最后一个共产主义据点”,法国社会党也乘机落井下石,叫嚷“法共要么改,要么灭。”法国共产党对于坚持共产主义的压力巨大,再加上一些在法共中一些元老人物宣布退出共产党,在这一系列的压力和困境下法国共产党遭到重创,法国的社会主义运动不断遭受打击。
苏东剧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法共的领导者开始对党的政策进行认真的反思,并且为了加快法国共产党摆脱苏联教条主义的约束,纷纷开始探求与本国实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使马克思主义原理更加“法国化”。苏东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法国共产党,在艰难坚持中摆脱之前遗留的苏联模式,并探求适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独特道路,同时也要在新形势的变化下更新理论的创新。总的来说,也正是由于苏东剧变所带来的危机才使法国共产党人思考和理解了共产党的政策,并且举一反三应用于法国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进一步“法国化”。
国内环境
随着法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法国的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变化。经济结构的不断发展让法国的新工人阶级以及中间阶层的数量不断壮大。而法国本身是一个资产阶级多党制的国家,因此法国逐渐发展成为政党多、变化杂的政党特点。法国共产党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其地位不断衰落,取而代之的是
法国社会党,共产党和社会党虽然都是左翼政党,但不同的是法国共产党反对的是资产阶级,而社会党则主张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他们的阶级的实质是完全不同的,因此,两个执政党之间的矛盾也随着法国形势的不断发展而发生碰撞和矛盾。
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在新形势下又产生了其他新兴的政党,法国的党派除了共产党、社会党、共和党等党派之外包括左翼党派、右翼党派、极左翼党派、极右翼党派以及集合左右中三派里面的中间派等等,这些新兴的党派不断威胁和挤压着法国共产党的生存地位,让法共为了生存不得不继续改革和探索。
党内危机
法国共产党在面临着与其他党派竞争激烈,并挤压着法共的生存空间这样的外部环境之外,同时还存在着法共党内出现的严重的危机,比如说关于法共党内存在的理论纲领变更频繁、党内运行机制不当;法国党内存在金融危机、财政赤字等财政问题;以及法共党内出现严重的思想危机,比如说对于法共党性不明确、忽视党的核心理论等。
发展过程
20世纪70年代,法共走的一直是“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就是“民主的、多元化的、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虽然这个理论在早期是法共根据当时法国的具体国情以及借鉴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提出的发展道路,但“法国色彩社会主义”理论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已经不能让法共走出一蹶不振的瓶颈,也无法对法共未来的发展起着更好地领导作用。
1990年到1995年期间,法共召开了两次代表大会,即法共二十七大和二十八大,这两次会议就法共未来道路的思路进行思考和调整。
1995年,
罗贝尔·于在《共产主义变革》一书中提出了“新共产主义”理论,“开出了挽救法共的药方”。
1996年,在法共二十九大会议上,法共宣布放弃“法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新的变革目标,也正式明确了“新共产主义”理论的实行。由此,法共的新理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法共开始探索了关于新理论一套系统的理论政策,该政策包括了经济、政治以及思想上等理论的变革,包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对于僵化苏联模式的否定以及对于发展共产主义道路、超越资本主义等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索,并提出相关实践方案。这一阶段的法共通过“新共产主义”理论的不断探索和发展,让法共成功地度过了危险期,让法共依然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
2003年4月,法共举行了法共第三十二大,法共的新一届领导人
玛丽-乔治·比费交接了罗贝尔·于的工作,提出了针对新形势下的理论调整,如针对女权问题的关注、联合社会党以及生态环保问题等方面进行调整。
2010年6月,
皮埃尔·洛朗在法共三十五大上成为了法共的全国总书记,提出了人民地位的重要性以及针对社会三大热点形势下的调整。
2017年至今,第四位领导人
法比安·鲁塞尔在三十八大上接任总书记,提出了新型生态化、政治全球化以及国家间合作的政策调整。
基本内容
在法国共产党进行不断的摸索和发展的过程中,
罗贝尔·于(Robert Hue)建构了新的理论政策,即“新共产主义”理论政策。经历了长期的逐步探索,“新共产主义”理论已经制定了一套非常详尽系统的理论体系。针对罗贝尔·于的“新共产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剖析,提出“回到马克思主义”和“超越马克思主义”以及将两者辩证地结合克服教条主义的发展;二是对苏联传统模式的反思;三是对于“超越资本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的阐述;四是社会变革的发展进行理论阐述。
在1979年的第二十三大会议上,法共提出要放弃“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实行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在1995年罗贝尔·于所著的《共产主义的变革》一书中指出,要吸收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思想,即“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复刻马克思主义或者变成僵化模式,而是为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正确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并结合法国的当前国情提出并制定能够克服马克思在其时代认识存在的一些局限思想。“回到马克思”不是为了重复和复刻马克思的所有观点,而是要在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深化马克思的观念,并且对一些不符合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提出异议。当然,罗贝尔·于认为在“回到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出发点要建立在符合法国的法兰西精神以及具体的国情的基础上。并且在正确借鉴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过程中,法共提出要冲破一切教条化的思想,并吸收人类文明积极进步的理论思想,并恢复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另一方面是要超越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局限,即“超越马克思”。法共在冷战发展时期一直以单一僵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为自己领导的核心思想,并且在苏共的长期影响下把本国的制度和苏共的社会主义建设照搬照抄,一直实行比较僵化的借鉴模式。而在二十三大会议上,法共提议用“科学社会主义”就已经表明法共正不断突破传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罗贝尔·于在《共产主义的变革》中明确提到“超越马克思”的思想,可以说“超越马克思”是“新共产主义”思想的主导思想。而超越的这个“马克思”并不是
斯大林僵化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模式,而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对于马克思自身的理论,法共没有把他们当作是教条,而是分析和学习马克思的精神和方法论,从而适应法国的新变化和新发展。罗贝尔·于指出“超越马克思”和“科学社会主义”是紧密联系的。可以说“超越马克思”本质上是纠正和解决法共方法论的问题,一是全面批判和否定苏共僵化模式对法共的影响,二是通过借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批判并超越马克思具有时代局限性的部分观点,从而制定出新的制度体系超越旧的一元化制度。总的来说法共的“超越马克思”并不是把苏共僵化的模式生搬硬套,而是要将马克思主义本身的观点和法兰西民族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从而创新并发展马克思主义。
第一方面是彻底否定苏共的思维模式。否定苏联的模式早在欧洲共产主义时期,法共提出的“法国色彩的社会主义”理论已经提出了否定苏共的僵化模式,但是随着欧洲共产主义的失败,法共依然还残留这一问题。因此法共开始着手进行模式的改革。法共认为随着全球化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阶级斗争模式已经不能与当前的社会相匹配,社会阶级也发生了变化;同时法共还认为只考虑苏联共或只考虑阶级斗争,这与法兰西的历史传统文化相矛盾。因此法共不能单纯依靠阶级斗争来消灭资产阶级,也不能只考虑工人阶级的利益,不考虑新兴阶级的要求,应该把各阶层的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联合起来,增大党的力量。
第二方面是对于苏共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否定。首先在经济制度上,苏共实行的是对国家经济的强制控制,也就是“
国家干涉主义”,“通过强制和镇压人民的方式实现经济控制。”这样的国家强制发展导致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无法上升,同时不符合时代推动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是逆时代的发展,因此这种国家干涉主义的思想就必然造成苏联经济的滞后;其次在政治制度上,苏联共产党实行政党不分离的政策,即“国家统治主义”政策,通过对于民众强制统一和镇压来获得政治上的统一,这样的政策与公民的民主相矛盾,再加上苏共以强制镇压的方式对公民实行强权政治,即国家统治主义,这些政治制度的提出严重侵害了民众的权利。
第三方面是继续探求法共的发展道路。法共否定苏联的弊端不仅仅是简单否定苏联模式本身,更是为了在否定中找到对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道路,肯定了世界全球化发展的新形势,并且顺应世界新发展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为法共今后的发展提供经验。并且法共指出,“苏联模式属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过程,不应该把社会主义模式化。”
法共在第二十九大会议上,法共在“超越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提出来关于“超越资本主义”的理论变革,更好发展“新共产主义”理论制定的目标,进而更好地实现共产主义。这里面所说的“超越”既不是顺应资本主义发展,也不是暴力消灭资本主义,而是通过对资本主义下的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的各个领域进行长期的循序渐进的变革和发展,并把民主和人民放在首要地位,最后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改革。
第一,对资本主义的一切领域进行改革。“超越资本主义”就是把资本主义所表现的一切领域进行变革。“超越资本主义”并不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某个领域或者某个部分进行否定和批判,是要超越资本主义社会组成的全部部分,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全方面的领域进行改革。
第二,要对民主和人放在首位进行变革。法共指出取代资本主义的变革过程的决定者是人民群众,超越资本主义的方式是通过人民群众的决定而得出的结果。法共要坚持把民主放在首位,通过发展人民运动以及公民干预推动“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因此,“超越资本主义”要通过法国人民的力量,“通过发挥民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沿着一条人道互助的道路前进。”从群众的本身否定资本主义制度消灭资本主义,从而建立共产主义的新制度。而“新共产主义”也通过这种民主干预制定了自身的奋斗目标,那就是建立一个人人自由平等,尊重个人能力和发展的社会。
第三,要以和平的方式进行社会变革。法共在前两方面强调变革的范围和美容,但还没有强调变革的方式。因此法共对于新改革提出新的变革方式与十月革命的革命运动不同,强调超越资本主义的方式要以不断否定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以及思想等各领域的过程,和以民主干预进行社会主义变革两方面进行变革,主张通过对现有的社会模式下取消当下社会存在的剥削和压迫。也就是说“超越资本主义”并不是推翻和打破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变革。
关于共产主义历史阶段的发展问题是马克思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法共在提出“新共产主义”理论中比较关注的一部分内容,对于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问题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是对共产主义的过渡性进行讨论并在讨论中否定了“社会主义过渡阶段”的说法。
第一,探讨所有制形式。在1976年第二十二大会议中,罗贝尔·于对于社会主义在过渡时期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索,针对过渡阶段的经济形式进行深入地讨论,提出了国有化以及所有制的经济形式。一方面,法共认为只通过实现公有制不等于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并不是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所有制形式,因此把社会主义和一切公有制是错误的;而另一方面法共还认为除了公有制,还存在其他所有制的经济形式,比如私人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包括个体所有制和家庭所有制经济。具体概括来说,法共不仅仅只是通过公有制来实现经济发展,法共实行的是国有化政策,也就是在否定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私人所有制的所有制经济形式。在所有制问题上“在反对大资本统治基础上,又要坚持在资本主义危机中产生新的活力、开辟新的出路的多样化的经济形式。”
第二,否定社会主义过渡论。一方面,法国共产党否定苏联模式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僵化模式进行彻底的否定,提出法共应拒绝照搬照抄,需要结合实际国情推动法共的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否定“社会主义过渡阶段论”也并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实践的否定,而是要坚决反对机械僵化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否定斯大林的僵化应用,要在资本主义循序渐进的变化中用新的思想理论推动社会主义发展。另一方面,法共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发展不存在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这个阶段是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完全不成熟的。法国这样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想要变革并不是通过暴力或者慢慢过渡而形成的,而是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以全新的阶级面貌出现,是直接变成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阶段的,因此未来的发展是没有过渡的过程。
理论意义
法国共产党“新共产主义”面对自身发展的不足以及国际新形势的不断变化,并没有放弃过自身思考以及改革的步伐,并且法共所制定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对于丰富法国共产党理论内容、充实西欧共产党理论建设、推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具有借鉴的意义,同时对于我们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提供了借鉴,可以说“新共产主义”理论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
对于法国“新共产主义”理论的提出、发展到不断创新可以说是共产党的智慧,“新共产主义”理论不仅在苏东剧变中为法国共产党站住了脚跟,丰富了法国共产党未来发展的研究纲领,为法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该理论的提出也为欧洲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为中国共产党发展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都提供了宝贵了理论与现实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