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家三圣
现代新儒家派人物
新儒家三圣是对上世纪新儒家的三位大师熊十力先生、梁漱溟先生、马一浮先生的合称。上世纪存亡继绝的年代,现代新儒家三圣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为我们坚守着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最后底线。
熊十力先生简介
熊十力(1885—1968)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 原名继智、升恒、定中,号子真、逸翁,晚年号漆园老人,汉族。清光绪十一年农历正月初四日(1885年2月18日)出生,湖北省黄冈(今团风)县上巴河张家湾人。幼时在家随兄读书,14岁从军,1905年考入湖北陆军特别小学堂,在校期间,加入武昌“科学补习所”、“日知会”等反清革命团体,武昌起义后参加光复黄州活动,后赴武昌,被任命为湖北军政府参谋。1917年赴广州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决意专心从事哲学研究。先后在武昌文华大学天津南开中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熊学”研究者也遍及全国和海外,《大英百科全书》称“熊十力与冯友兰为中国当代哲学之杰出人物”。
熊十力有二女一子:长女幼光,在北京航空学院退休,次女再光,现在上海居住。其子,曾就读西南联大
梁漱溟先生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后以其字行世,祖籍广西桂林,出生于北京,蒙古族。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著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
儿子:长子:梁培宽,次子:梁培恕
梁氏原是元朝宗室梁王贴木儿的后裔,出身于“世代诗礼仁宦”家庭,早年颇受其父梁济(巨川)的影响。青年时代又一度崇信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京津支部,曾热衷于社会主义,著《社会主义粹言》小册子,宣传废除私有财产制。二十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成,经过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
1917-1924年受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师,后升为教授,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24年,他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大意》、《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1925年任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高中部主任。1928年至1929年,梁漱溟担任广东省立第一中学(今广雅中学)校长,他将广雅精神提炼为“务本求实”四个字,并成为延续至今的校训。1931年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抗战活动,曾在重庆北碚办勉仁书院。1939年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次年赴香港办“民盟”刊物《光明报》并出任社长。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两党的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5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 1955年,由于批评当时的农民政策等,遭到政治批判。以后主要在家从事理论研究,发表了《人心与人生》、《东方学术概观》等著作。八十年代后期,以九十多岁高龄仍然著文、演讲,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梁漱溟先生与山东邹平有着不解之缘,在遗嘱中表示把自己的骨灰安放于邹平,现梁漱溟纪念馆坐落于邹平一中图书实验楼。
马一浮先生简介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号湛翁、被褐,晚号蠲叟、蠲戏老人,绍兴长塘(今属上虞)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1901年,曾与马君琥、谢无量在上海合办《二十世纪翻译世界》杂志,介绍西方文学,1903年6月,赴美国主办留学生监督公署中文文牍,后又赴德国和西班牙学习外语。1904年东渡至日本学习日文。1911年回国,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潜心研究学术,于古代哲学、文学、佛学,无不造诣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蔡元培曾邀请赴北京大学任教,但因为对于现代教学体系的不认同而未能成行。蒋介石许以官职,均不应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应竺可桢聘请,任浙江大学教授,又去江西、广西讲学。1939年夏,在四川筹设复性书院任院长兼主讲。抗战胜利后回杭,1953年任浙江文史馆馆长。1964年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是第二、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会特邀代表。精诗词,书法多山林气,篆刻崇尚汉印。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主要有《太和会语》、《宜山会语》、《复性书院讲录》、《尔雅台答问》、《尔雅台答问继编》、《朱子读书法》、《老子道德经注》、《蠲戏斋佛学论著》、《马一浮篆刻》、《蠲戏斋诗集》等。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评论
以上三位之所以能被后人尊称为“三圣”,除了他们博大精深的学术成就外,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高风亮节与道德操守吧。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坚决地固守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本位,自觉地延续着儒学传统并发扬光大。抗战爆发以后,面对民族危亡、礼崩乐坏的局面,新儒家三圣心怀忧愤地走出书斋、走出心斋,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教育,试图以教育作为复兴儒家文化、挽救道德人心的最后的搏击;他们立书院、传经典,在暗夜里点亮传统的明灯,将一腔真情倾注在中华文化的存亡续绝上。他们在文化上是传统的坚决捍卫者,但他们在政治上又是激进的民主主义斗士。熊十力曾直接参与了辛亥革命,梁漱溟亲自主持实践乡村建设,他们身体力行为祖国的自由民主复兴而奋斗。在生命的后期,他们不为强势的主流意识形态所左右,不为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所撼动,不附和权势,不阿世取容,不降志辱身,不揭发他人,亦不自秽自诬,顽强地守住自我人格的尊严,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道德榜样。王康说,在这点上,这三位先生们的道德,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学问。 三位先生同被推崇为现代新儒家“三圣”,其实三人性格不同,生平遭遇不同,学术思想也不尽相同。陈星《隐士儒宗马一浮》引徐复观评价说:“熊先生规模宏大,马先生义理精纯,梁先生践履笃实。”在个人性格上,“马先生含蓄温存,宅心固厚;熊先生抉发痛快,动辄骂人;梁先生既是骆驼又是狮子,平时诚恕,关键时能作狮子之吼”(P28)。在学术上,马一浮融汇中西,读书最多,所得于心极为深沉,但是偏于隐逸,述而不作;熊十力思维勇猛精进,著作甚多,极为自信,而学养陶铸涵泳稍逊;梁漱溟既有坚贞之定力,又能切实实践,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人格意志坚强,然而当沧海横流之际,“名士少有全者”。大抵三位先生皆有心贯通中西学术,所得所失当然可以讨论,然而他们道德人格之坚守,实在值得后来人的崇敬与景仰。誉为“三圣”,并不为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6 17:24
目录
概述
熊十力先生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