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象山古城墙遗址
江门市境内的遗址
早在元代末年,新会会城古城开始夯筑了一条土城,这是会城最早期的城垣。象山古城墙遗址,位於象山北麓陡崖边,始建於元代末年,是一段坚实的泥质墙基,从城外的濠沟算起高达5 -6米,主要是黄泥和沙土夯打而成,长达500多米。
历史发展
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千户陶鲁佥事何子明、知县伍睿发动乡绅捐资修筑外城(又称新城)。这样,新会城的新旧两城周围共1370丈,建有城门7座,便门4座,大水关3座,小水关2座。新会的古城一直沿用至民国,除在清代略有修整,各个城门及水关均变化不大。清乾隆时期的《新会县志》称,新会城为广东第三大城,仅次於广州城和潮州城
民国时期,会城拆除了古城墙,改建马路。由于修建会城通向圭峰山的马路,最後一座城门北门也於1957年左右拆掉。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会城的城市建设,昔日雄伟的城池已成了往事,祗有城东马山和城西象山仍存有古城墙的遗迹。
现状
现在,在一般人眼里,城墙祗不过是一段高起的泥埂罢了。沿线可以看到一段段大块的城砖,长约1米,坚硬无比,是作为城墙底层承重的墙砖。还有一排排30厘米长的青砖整整齐齐地点缀在泥基之上,那是明代的城砖。在草丛中,细心找寻,还发现了一个城垛
参考资料
历史遗址.中国江门-政务之窗.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3:25
目录
概述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