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垣,汉语词汇。拼音:chéng yuán 释义:是指中国古代围绕城市的
城墙。其广义还包括城门、城楼、
角楼、
马面还有瓮城。
宋 曾巩 《繁昌县兴造记》:“﹝ 繁昌 ﹞无城垣,而滨 大江 ,常
编竹为障以自固。”
《
福惠全书·卷二二·保甲部·城厢防守》:更有州县近城垣之处,内有
高阜小山,外有旷僻无人之地,恐宵小从此出入。
最早的城墙遗址发现于河南淮阳平粮台和登封王城岗,属
龙山文化,当时可能已进入了奴隶社会。以后直到封建社会结束,各地城市绝大多数都建有城墙。城门和城墙转角处的墙体常加厚,称为城台和角台,其上的建筑称城楼和角楼。马面是城外附城而筑的一座座墩台,战时便于夹击攻城敌人,有时在城门外三面包筑小城,以加强城门处的防卫,称为瓮城。
古代城墙多为土筑,仅在城台、城角表面包砖,宋元时由于火炮的应用,才逐渐在全部城垣外表包砖,明代各大小城市均普遍包砖。湖南
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守备图所画箭道城,已表现了城楼、角楼和马面。
敦煌莫高窟壁画由北朝至唐宋,都画出了大量城垣形象。现存比较完整的城垣为西安和南京,均建于明初。1986年《睢阳袁氏(袁可立)家谱》:“自癸卯霖潦之后,城垣颓圮,城楼雉堞崩剥殆尽。”
城台、城楼和角台、角楼建在城垣的关键部位,具有军事防卫的意义,但它们的平面突出在城墙以外,体型高耸在城墙以上,打破了大段平直城墙的单调,所以也具有审美意义。它们是城垣重点艺术处理部位,木结构的城楼、角楼与砖或土筑的城墙形成了形象、色彩、材料和处理手法的丰富对比。它们的高大体量更引人注意,是城内外周围环境的构图中心和大街的对景。
城门洞的形制在南北朝以前主要是方首,用单层木过梁;唐宋至元时洞顶呈中平边斜的三折形,木过梁为上下两层,可见于敦煌壁画和宋代卷轴画,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等;明清以后门洞普遍用砖砌筑,成半圆拱形。古代主要城门常有3个门洞,唐长安城南墙正门明德门有5个门洞。由于门洞数的加多,城台和城楼也随之加大加高,从而更为雄伟,增强了磅礴气势。
明弘治十二年至十六年(1499~1503年),知县李南为防兵患,始筑土墙于县城要害之地,开设11个寨门。弘治十七年,知县徐珪将各段土墙连成土堡,周长200丈,墙厚8尺,高1.5丈,除留迎恩门(北门)外,堵塞10门,另辟港边、水南、朝宗、孝巷、水西5门。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改以卵石修筑城墙,周长延至800余丈,内设3个水关、5个城门,门上有楼。万历二年(1574年),城上增砌垛堞,并移迎恩门面向岐阳孔道。万历七年,改用大石重砌城墙。数年后,添高墙体,重砌水关,加造敌台与串楼。至此,城墙高2丈,底宽1.3丈,面宽1.1丈,周长831丈。内设水关、城门各5个、敌台6座及4间木造串楼,东西南北4城门上有城楼(高2丈、深1.5丈、宽3丈)。城建后,因水串风灾,墙身、串楼时有崩塌。明代,历任县官多有修葺,较大修复工程有7次。清代,城墙也有几经修复,变动较大。顺治六年(1649年),守备于和拆串楼,塞小西门,创东门瓮城。顺治十三年(1656年),于城外构造木栅千余丈,栅上开设6门。翌年,建窝铺28处,设炮台3座。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周城丈量:西至南115丈,南至东155丈,东至北120丈,北至西441丈;城高1.4~1.5丈不等,厚1丈;雉堞(带有齿状的矮墙)510垛;东门瓮城与城墙高度相等,宽4丈余。康熙四十年至乾隆二十三年(1701~1758年),又修复7次。民国时期,年久失修,民国27年(1938年),因抗日战争的需要,拆除城墙内的城门门扇、城楼及雉堞等。新中国成立后,因城镇建设需要,城墙各向先后拆除,1990年仅北向山颠尚有数处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