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文村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辖村
斗文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俗称斗门,由斗文、凤陇、胶柏、黄伞、仙家、新卢六自然村组成,属潮州市浮洋镇。位于南溪侧,东邻东陇,南界花宫、井里,北与仙庭接壤,东北与徐陇相望,距镇政府偏西2公里。 主村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先民由福建莆田县刺桐巷迁此创乡。为纪念始祖许申才高八斗,教太子而命名。现居许、吴、林、李、吕、谢等姓,许为主姓。
村情概况
斗文是全镇第二大村,耕地2620亩,属轻粘壤土。主种水稻、黄麻、甘茨、花生。历史多旱涝灾害。建国后经兴修安揭引韩水札开凿排涝南溪,并经三年奋斗,搬埔6个,填池20多个,排灌方便,作物旱涝保收。
村办企业有粮食加工厂、热麻加工场、抽纱场、贝灰厂。名产纸牌,为中下村传统手工艺,土地改革后因政府禁产停业。
1926年,中国共产党曾派人在该乡组织农会(称赤派)设会址于吕厝祠。1927年春,农会在吕厝祠前建立农贸市场,成为乐桥、井里、桃李陇、大亭等参加农会乡村的集市之地。1941年日寇进驻胶柏村及斗文下村,于下村西建炮楼,划防线禁区,仙家,黄伞,新卢三村房屋多披拆毁建筑炮楼,民多逃往异乡。1945年日寇投降后,村民始回乡重建家团。
斗文清代有4个书斋,办5所私塾学堂,建国前并为私立斗文小学,学生百余人。建国后改为斗文中心小学。华侨700多人,多居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香港,澳门等地。近年来先后捐资3.6万元,为家乡修建学校、道路、祠堂等。本村清代乾隆年间建的雨仙爷庙闻名远近。
凤陇村,俗称田下村。位于斗文北0.6公里处,距镇政府西2公里。
胶柏衬,俗称胶柏卢。位于斗文村北0.7公里处,距镇政府西1.5公里。胶柏为传统手工艺,有二百多年的生产历史, 故以此名村。先民于南宋嘉定三年由福建九龙江迁此。
黄伞村,旧称曲尺池,新溪仔,位斗文西南一公里处,距镇政府西南2.5公里。土改时划属井里乡,1953年夏划为斗文辖村。
仙家村,俗称山家卢,南宋嘉定三年创村。位斗文西南一公里处,距镇政府3公里。建国初属井里乡,1953年后划属斗文。编草鞋为传统手工副业,有200多年历史,由于现代工业发达而停产。
新卢村,位斗文西1公里处,距镇政府2.5公里。因姓卢,从仙家村迁创至此,故称新卢。
自然资源
该村有耕地总面积45.亩,人均耕地1.67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6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2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9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1亩,荒山荒地139亩,其他面积40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12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全村有9户饮用井水。电网覆盖率百分之百,拥有电视机农户六百余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六百余户,。该村到所有道路实现硬底化;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公里。。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200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0亩。该村到2012年底,农户住房以混凝土多层楼房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12年农村农业总收入约18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约145万元,占总收入的78%;水产鱼池收入约25万元,占总收入的13.5%;,牲畜业收入约10元,其他农业收入约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00元,农民收入以在附近做工、做生意等为主。其中外出发展做生意200余人,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陶瓷业,印刷业为主,主要销售往省内。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660户,乡村人口一万余人人,其中男性六千左右人,女性五千左右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参加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一万余人,享受低保40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毕业就读于松昌中学,颜锡祺中学,初中毕业后就广泛读于华侨中学,金山中学等潮州优质学校,拥有大学生500多人,其中多名就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高档学府
文物古迹
雨仙庙位于浮洋镇斗文村,建筑占地面积约二亩,庙南向桑埔山,单进格局,砖木结构,庙里供奉着一尊头戴竹笠、肩荷锄头、赤足卷裤筒的圣童神像,庙中现存有清高宗乾隆五十五年(1789)的《新建孙雨仙庙碑记》,庙的匾额上有清穆宗同治二年(1863)重修落款。《海阳县志·建置略四》有“雨仙庙在登云都斗文乡,乾隆五十四年建”的记载。
地图信息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08:29
目录
概述
村情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