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名起源:中国历代名流雅士大都建有自己的
书斋,并为之起名为斋、屋、居、室、堂、馆、轩、园、亭、庐等
雅号。
中国
文人著述之余往往有一
雅趣,即为自己的书斋寓所起一个或数个室名,自得其乐。书斋的命名,大都比较讲究,或以明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如
蒲松龄的书房叫“
聊斋”,即闲谈的地方,它暗示了
小说题材的来源。作者一生坎坷,
屡试不第,憎恶科举,晚年以“闲谈”排遣寂寞之苦,聊以读书写书自娱。
书斋之名从发端到流行,有一个发展过程。汉
司马迁虽有宏文巨著《
史记》传世,但未闻其有书斋之名。唐
刘禹锡《
陋室铭》把书斋生活写得
绘声绘色,堪称
千古绝唱,但文章意在说明其志趣高雅——“斯是陋室,唯吾
德馨”而已,“陋室”不能视为
书斋名。正式命名书斋,似起源于北宋。史传司马光有斋名“
读书堂”,虽质朴但过于平白。以后有
洪迈的“容斋”、
陆游的“老学庵”问世。在元代,为书斋命名的做法已经影响到西域一带的少数民族人士。这在
陈垣先生《
元西域人华化考》中有大量记载。至明朝,斋名盛行,文人学士差不多都有自己的雅名书斋。如归有光的“项脊轩”,袁宗道的“白苏斋”,唐伯虎的“梦墨堂”,张溥的“
七录斋”。
谈到“斋”,吃素念佛的人会想到吃斋,这“斋”,是一种
素食。《
西游记》里,
唐三藏西天取经一路所到之处均向人“
化斋”,而其中的斋字便是用作名词之用。四、书房 古时读书治学的人会想到书斋,这“斋”,是一种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