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树新
女作家
文树新,出生于1915年圣诞节,曾就读于当年的孔德学校、圣心学校。
生平简介
文树新,出生于1915年圣诞节,曾就读于当年的孔德学校、圣心学校。孔德学校是1917年由蔡元培等人创办,基本上等于北大的子弟学校。当时有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陈独秀等人的子弟都曾就读于该校。当时孔德学校还有一本《孔德月刊》,文树新曾在该刊上发表文章,被称为当时的才女。
1930年,十四岁的文树新就读于孔德学校时,结识了当时的一位老师,同时又是剧作家的杨晦,并与之成为恋人。杨晦当时已有家室,是通过北大教授沈尹默的介绍进入孔德学校管理校务,杨晦后来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并在学术史、戏剧史上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他的学生曾评价他是一个“浪漫的人”。
文树新与杨晦不间断通信超过3年。二人的通信被家人发现了,一顿争执之后,二人允诺家人一定断绝关系,不再来往。但这只是权宜之计,二人的交往并没有真正中断。后来,文树新转学至圣心学校。此时,送信的任务由当时尚就读于孔德学校的、文树新的三妹昭来完成。
1934年,二人之间的通信再次被发现。事态升级,二人避走上海。在当年,这一则新闻在媒体上引起广泛关注——孔德学校作为名校,竟然出现教师与女学生私奔的事情,被许多旧派的“道德”人士讽刺。事发后10天左右,《大公报》、《晨报》等当时发行量最大的报纸纷纷发表评论,记者找到杨晦的夫人郝荫潭( 小说家,著有长篇小说《逸如女士》、《逸路》等)时,问她对于她的丈夫和文树新私奔怎么想,她什么都没有表示,只是说:“也许将来我们可以看见几本好的杰作,在中国的文坛上出现”。在两人私奔的前夜,1934年4月3日,周作人的日记写道:“晚慧修(杨晦)来访,赠兰陵酒2瓶,谈至十一时去”。两天后,“上午古藩来访,至慧修已南行(二人私奔去了南方)”。
文树新的父亲当时是中国驻日本的外交官。其性格威严,脾性暴烈,其子女对他是既怕又爱,既尊敬又想敬而远之。闻听此事,他当即从日本回国,并通过各种方式寻找女儿及杨晦先生的下落。邻人、亲戚甚至准备求助上海的何应钦帮助寻找,但最终碍于情面,不了了之。
就在之后不久,文父宣告与文树新断绝父女关系,并举家迁往日本。两年后返回,而此时,文树新因意外已经去世。
1935年,文树新产下一女(杨江城),产后偶感风寒,逐渐转为肺炎。她本身体质较弱,加之当时医疗条件有限,终于不治而亡。当时,周作人的准儿媳作为文树新的同学兼好友前去照顾,不幸也感染风寒,不久也不幸去世。杨晦先生致函身在日本的文父及昭,文树新的故事就此落下帷幕。
2010年,文树新的日记以《一个民国少女的日记》为名呈现在世人面前,使人们了解到这位民国淑媛炽热真挚的情感。文中杨晦先生以Y先生的角色出现。
文树新在写作的时候,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而如今她未曾有机会养育的女儿已是74岁高龄。文树新为之而死的恋人,后又娶妻生子,现已不在人世;帮她鸿雁传书的三妹亦受她牵连,命运坎坷,惨烈收场;她的母亲为了早逝的女儿,痛心不已,文革时受迫害上吊自杀;她威严的曾做过外交官的父亲与她断绝了关系,后又因为历史原因,失业潦倒,抑郁而终。
家庭成员
大姐文桂新(文馥若)很有才华。1936-1938年间,发奋读书的她曾以“修微”为笔名写了三篇小说和一篇散文,从东京寄给《国闻周报》,不但发表了,而且还收到编辑写在明信片上的热情洋溢的鼓励信。
三妹文常韦(原名文棣新),原是文家五个姑娘中最活泼的一位。上辅仁大学三年级时,一次骑车伤了脚踝骨。当时由实习大夫主刀的一次失败的手术害得她17年卧床不起。(双腿是被父亲打断的。文树新去世后,文父对于儿女的看管更加严格。昭曾经跟一个男生以笔友的身份通信,但用的是女生的笔名。后来寄送照片的时候被父亲发现,生生打断双腿。而不是对外宣称的车祸。后来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萧乾所感叹的丢失的跟《莫瑞斯》作者福斯特的通信业毁于她的手下。 )
四妹文檀新,几乎是个天才,上小学时即以日文歌曲《沙漠里的公主》击败其他参赛小选手,荣获女子青年会举办的国际儿童演唱会的第一名。她既精通数国语言,又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作曲。她原名槿新,8岁时,父亲听说“槿”的生命力不强,怕不吉利,就给她改了名。结果她还是早逝,22岁上突然死在美国。
五妹文洁若(原名文桐新),6岁时入孔德学校,一年以后的1934年夏,文洁若六个姐弟连同妈妈,就被爸爸接去东京了。取日文名字“雪子”。由家庭教师辅导半年,过了语言关后,文洁若于1935年1月插班入日本麻布小学。1936年,日本发生“二·二六”政变,局势动荡,文洁若的父亲也被免职。于是,全家人回到了北平的四合院。
文洁若先在一所日本小学读书,1940年,她拿着优等生奖状和全勤奖状毕业,进入圣心学校。 1946年盛夏,文洁若考取了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文专业,毕业后,文洁若顺利考入三联书店当校对,次年调到刚成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历任整理科编辑、编审,苏联东欧组编辑,外文部亚洲组日本文学翻译,编辑日本古典文学作品的汉译稿,同时翻译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丈夫是现代著名作家,记者,文学翻译家萧乾
出版图书
关于Y先生
杨晦(1899-1983)原名兴栋,字慧修,后因痛感社会黑暗,改名为晦。辽宁辽阳人。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为火烧赵家楼领导者之一。当年冲在前头,越墙而过的有七八个英雄人物,杨晦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他是五四运动中带头跳进赵家楼的健将,而又绝口不提当年勇多。从1950年直到“文革”,作为北大中文系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系主任,杨晦留给中文系的不仅有这些故事,还有一句流传广泛,并深刻影响了中文系学风的 “名言”:“中文系不培养作家!”
最新修订时间:2023-03-23 22:50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