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宋李唐《文姬归汉图》:该画册共计十八幅,形式属于“上文、下图”的连环故事画。内容叙述了中国
东汉才女
蔡文姬在
董卓作乱时,被胡人俘虏,并且嫁给南匈奴的
左贤王。直到十二年后,才由
曹操派遣使臣,将她赎回汉地。每段画面,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车马、配景,都有非常细腻的描绘。
名画溯源
《文姬归汉图》册系以东汉才女
蔡文姬(公元162-229年)陷胡的坎苛经历,做为创作背景的历史故事画。全册共十八幅,各幅上方并分录〈胡笳十八拍〉诗文。
王铎(1592-1652)原题作,
阎立本(约601-673)画,今名乃清人
胡敬根据《
画继补遗》而改订。虽未必为
李唐(约1070-1150 后)所绘,然画中笔致古朴,且描写真实,原作出自南宋画院中人,当无疑议。各幅均有多处破损,曾经过明代画家的补缀。
《胡笳十八拍图》书卷按胡笳十八个书面,每一个书而都是一件独立的作品,同时又与其他书面构成一个完整的书卷。其中第三、第五、第十三、第十八等图与
波士顿美术馆所藏《文姬归汉图》残册的构图和人物形象几乎完全相同,掳考证,后者为南宋初年作,此卷即为其摹本,成于南宋宋年。另外,日本奈良也藏有一卷完整的《胡笳十八拍图》,构图与人物形象也与此卷完全相同,可以推测出也是波士顿美术馆所藏山页的摹本。
图卷中所绘的人物形象均非东汉时
匈奴人,而是宋代北方的
契丹人,描绘方法以勾线为主,辅以墨染,设色淡雅,墨色相互掩映,相得益彰,卷前有清
乾隆帝题记,并铃有乾隆鋻赏等印,卷后有
张大千题跋,是一件流传有绪的佳作。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相传琴曲歌辞《
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的杰作。文姬归汉的历史故事,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常被画家作为重要题材写入画。《文姬归汉图》系以才女蔡文姬陷胡的坎坷经历,作为创作轴心的著名史画。
蔡文姬(公元177年生),原名琰,东汉陈留圉人,父即名儒
蔡邕(133-192)。文姬幼承家学,博览群籍而富才辩,又深谙音律。年十六,嫁河东卫仲道,未及二载,夫死,归居陈留娘家。献帝初平二年(191),
董卓为祸,天下大乱。文姬遭入侵的羌胡所掳,且被一路挟持北向。兴平年间(194-195),南匈奴
左贤王去卑胁迫与她成了亲,从此羁留胡地达一十二年,并育下二子。直至曹操当政,因念及与蔡邕旧日的情谊,方遣使携带金帛,前往胡中,将文姬赎回。
返乡后,文姬曾作《悲愤诗》二首,一为五言体,另一为楚辞体。其内容,俱在追述当年羁留北地时,借琴曲以纾解乡愁的诸多感怀,乃至归国前夕,辞别亲子的矛盾心境。不过,现今在《文姬归汉图》上所习见的《胡笳十八拍》诗文,却并非蔡琰亲笔。 “十八拍”原是
古乐府里琴曲的名称,所谓「拍」字,实为章、段之意。其音节,系
唐玄宗、肃宗时代(712一762),著名的琴工
董庭兰所创。待曲谱问世,方有人据以填入歌词,使便利于传唱。
援引文姬归汉的故事入画,据传也是胎息自唐代的阎立本(7世纪),惟画迹早已不传。若检视现今仍然存世的《文姬归汉图》,则多数出自南宋画家之手,或者为元、明画家仿宋的摹本。其中,时代最早的南宋画迹,计有台北故宫本《文姬归汉图》册、
陈居中(13世纪前半)《
文姬归汉图》轴,和美国波士顿本《文姬归汉图》残卷(已改装成册)等三幅。
推究《文姬归汉》题材之所以特别风行于南宋,殆因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缔结和平盟约,双方暂时中止多年来的征战,并成功地将高宗生母韦太后迎回,其中还包括徽、钦二宗,以及一干嫔妃的遗骸骨灰。基于这桩重大事件的激荡,宫廷画家乃频频“借古喻今”,描绘历史故实。箇中深意,除了欲迎合上意,博取共鸣外;实则,以当时朝野上下,率皆企盼汉族复兴,拯救北地亲旧的情势看来,历史故事画之所以风行,确实有其强烈的时代需求。
传承有序
故宫本的《文姬归汉图》册,画无作者名款。第一拍幅左,系有
王铎手书签题,订为“
阎立本画,
虞世南书”,但由书画风格观之,显然不确。 《石渠宝笈三编》则据
胡敬《西清札记》所考,将此画的作者改订为李唐(约1049-1130后)。 元初,庄肃于《画继补遗》(1298)卷下曾载:“予家旧有(李)唐画『胡笳十八拍』,高宗亲书刘商辞,每拍留空绢,俾唐图画。”而故宫本的《文姬归汉图》册,共计十八幅,各幅上方,均用淡墨圈定框廓,分录“胡笳十八拍”诗文。此一形式,似乎与《
画继补遗》所述相符,胡敬将故宫本定为是李唐,当即根源于此。惟现存传为李唐的人物画迹,如《
采薇图》、《
晋文公复国图》和《
文姬归汉图》等作,相互间风格并不相侔,究竟何者较近于李氏的原本,学界迄无定论。
倘与美国
波士顿本的《文姬归汉图》残卷比对,该作中的拍文位置,均位于画幅之侧。铃木敬氏以为,现今流传的数本
马和之「毛诗」卷,均采取图与文左右相参的形式,因此推测《文姬归汉图》本来亦可能是横卷,亦即较近乎波士顿本的格局。
故宫本的《文姬归汉图》册,不管是否和李唐原本相契,但出自南宋画院中人之手,殆无疑议。只可惜,画幅残损的情形相当严重,补笔部份可能出自明人。由于这些补卷上附加的拙劣笔触,削弱了原作的神采。因此,倘若未经仔细辨识,往往会将本册的完成时间误判为明代以后。
此册中的第十三拍,应系全段故事情节发展的最高潮。幅中写
曹操的使臣来到匈奴帐前,预备迎回文姬。驼车与护送的人马亦已整装待发,文姬正与左贤王及二子依依话别。文姬、左贤王和周遭的侍从,箇箇掩面悲泣。长子以手拉扯文姬的衣袂,显是不舍母亲的骤然远行。稚子虽然犹在保母怀中,却同样伸出双手,哭喊着索求亲娘。幅上方,「第十三拍」诗文所记述的,正是文姬内心的双重矛盾:“童稚牵衣双在侧,将来不可留又忆,还乡惜别两难分,宁弃胡儿归旧国,山川万里复边戍,背面无由得消息,泪痕满面对残阳,终日依依向南北。”
细审画中人物,虽然各箇高未盈寸,但无论主角人物,亦或配角人马,率皆勾勒精谨,神态宛然。且衣纹线描于重彩敷染下,犹能蕴藏劲健的曲折变化,足见作者的功力深厚。加以衣冠、车骑、建筑,均有所本,符合宋辽制度,更能验证此图的初始作者,必定是生长于南北宋之交的画家,或即为李唐本人。院藏(传)李唐《文姬归汉图》册容或是南宋中期以后画家的摹本,但在真迹湮灭的情况下,能以十八拍完整的画面,细腻铺陈文姬归汉始末,仍堪位列有宋一代人物故事画的佼佼者。
画家简介
李唐:(1066-1150),字晞古。河阳三城(今河南孟县)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精于山水画和人物画。初以卖画为生,宋徽宗
赵佶朝(1100-1125)补入画院。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高宗南渡,李唐亦颠沛流离,逃往临安(今杭州),以卖画度日。南宋恢复画院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以成忠郎衔任画院待诏,时年近八十。擅画山水,变荆浩、范宽之法,用峭劲的笔墨,写出山川雄峻的气势。晚年去繁就简,创“
大斧劈”皴,所画石质坚硬,立体感强。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
注:全部图片由东篱小菊重新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