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型工具,金融术语,也叫数量工具,是数量型政策工具的简称。顾名思义,数量型工具意思就是控制货币供应数量的调控
工具。
收缩流动性的
货币政策工具有
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工具。理论上说,价格工具是更为
市场化的手段,但中国目前面对的是流动性供给过剩,所以
数量型工具更有用,更应该起首要作用,价格工具也应该配合使用,它起辅助作用。
数量型工具中的
存款准备金率被认证是比较有效的手段,在2011年,这一政策可能被运用得更频繁,力度更大一些。尤其是“动态差别
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区别于过去一刀切的调控,更能增加调控的时效性和效率。例如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冻结部分流动货币,反之则增加流动货币的
数量。
数量型工具明显体现出更加灵活的“精确制导”作为,而且搭配方便。譬如,准备金率的
货币乘数紧缩作用明显,央票则较为缓和,两者搭配使用可以发挥
对冲作用,如在央票到期高峰期
上调准备金率。而对不同存款机构实行
差别准备金率,可以有效调整其行为趋向。譬如,上一次对建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和部分
股份制商业银行较大幅度提高准备金率,作为对其上半年
信贷扩张过快的反应。
定向央票发行的调控作用则更加
精确。而且,
公开市场业务的
回购、现券和央票,以及其它数量工具对于金融市场的
影响较小。
在数量型或价格型工具运用之争中,有着很丰富的历史背景和具体的政策内涵,不可形而上学地贴以“孰优孰劣”的标签。实际上,
货币政策经常体现为组合形式,既包括数量型也包括价格型工具,根据不同情况特点交替使用。可能在某一阶段偏好于某一种工具。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进一步
市场化,价格工具的作用将会更明显。
央行宏观调控政策:不排除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使用 2011年01月28日 《经济参考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在抗击金融危机所采用的一些刺激政策将回调到正常水平。周小川还表示,至于今后会侧重于哪种工具,这是金融市场比较敏感的问题。我们不排除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的使用。2010年以来的情况是,七次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二次加息,可见我们既用了数量型也用了价格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