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奠瀛
本色教会耶稣家庭创始人
敬奠瀛(1890~1957),山东省泰安市马庄乡敬家杭村人,地主出身,本色教会耶稣家庭创始人、“家长”。
人物简介
敬奠瀛得力的同工有四位:陈碧玺、左顺真(左宗棠之后,乃父当时身居高官)、周新民崔宪详
人物生平
在家中排行老五。父亲是一位儒家思想浓厚的私塾教员,对基督教颇为反感。
十四、五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其后由大哥抚养。
1906年,废科举后,因功名无望而厌世。曾云游泰山、徂徕山,企图学道修仙。
1912年,敬奠瀛到美国美以美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在泰安所办的萃英中学(Tsui Ying Coeducational School)读书。
因其在班级中年龄最长,故担任班长。敬奠瀛自幼受父亲影响,在儒家文化环境中长大,故起初并无兴趣于基督教。
1914年,读书期间,他受到美以美会女传教士林美丽(Nora Dillenbeck)的影响,又经仔细研读圣经后,方为基督福音所折服,终致受洗成为一个基督徒。用
1919年,在济南“齐鲁医院”任传道员,休了前妻与林美丽订婚。在林美丽的资助下回家集股创立诚信之商店。
1922年,任萃英中学教师,其间变卖家产,企图与林美丽结婚后同去美国,遭其拒绝,又与前妻复婚。
1925年,受美国牧师安临来之聘,任泰山孤贫院会计。
1926年,在美传教士单翠恩的资助下,增设“蚕桑学道房”。购置了三架织布机,聚集了十几个信徒,过起男耕女织的集体生活。
1927年,学道房与圣徒信用储蓄社合并,在马庄成立耶稣家庭(以下简称“家庭”),自任家长。
后多次率徒到各地巡游布道,劝人入“家”,并在各地建立“小家”。马庄耶稣家庭称“老家”。
1937年,“老家”成员发展到60多人,有土地200余亩,“小家”达14处。
1940年,前妻因病去世。
1945年,“老家”成员增至500余人。
1948年,“小家”发展到127处,遍及数省,大部分在华北各省农村。马庄老家,有人口500人左右。
1948年,泰安解放后,农村实行土地改革,成员们要求归还家产,恢复自己的家庭。
建国初期
1950年,敬奠瀛与其亲密同工陈壁玺医生结婚。
1950年,敬奠瀛带领耶稣家庭成员和崔宪详、朱大卫等一起签名拥护吴耀宗等人所起草的《三自宣言》,人数居各宗派之首。
队长沈德溶,成员包括崔宪详、朱大卫、金启昌。
经多方协商,根据众人意愿,清查财产,按血统恢复了原来各自的家庭,政府安排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各地“小家”亦相继解散,耶稣家庭解体。
判刑入监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他佯装“中立”、不准“家庭”成员与外界接触,他却暗中窝藏汉奸伪泰安道尹杜中,并护送他潜逃。
后又隐藏恶霸地方分子,掩护国民党军政要员,与人民为敌。
在“三自”革新运动中,家庭成员纷纷揭发其罪行。
1952年10月,敬奠瀛被人民政府判刑10年。
1957年3月,因病保外就医。
1957年8月31日,死于西安监狱,终年67岁。
尽管“耶稣家庭”实际上早已实现了经济自养、牧养自立、信仰自传“,但在“三自”运动中,“耶稣家庭”仍被掌握这一运动话语权的教会自由派视为必须被革除的异己,于是敬奠瀛以”帝国主义代理人“、”文化买办“、”与人民为敌“等莫须有的罪名被判刑10年。
其他个人信息
敬奠瀛归主前后,在信仰上深受两位西方女传教士的影响,一位是林美丽,另一位是Lillian Breer。
家庭成员按性别分开居住,夫妻生活都有一定的规定和限制。
家庭内设有各类生产小组,人们根据各自的能力参加生产劳动,劳动所得之收入,由整个家庭成员共用。
他们的宗教生活十分严苛,除白日劳作外,从清晨四点到八点,以及夜晚的许多时间,信徒都要参加集体崇拜和祈祷生活,或各自安排时间进行灵修。
他是属灵的长者,日常所关切的是信徒的灵性生活,也为众人提供灵性上的需要。
物质生活方面,他不大过问,多由其他家长同工来分担。
当然,有关敬奠瀛独裁专制,滥用权威,或在生活上搞特殊化等事也见载于书刊,或为人所闻。
参考资料
敬奠瀛.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12 12:11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