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散原中学由原国民党修水县党部等机构申请,正式成立“省立散原中学”,后多次更改校名,后于原
修水县第一中学校址,挂牌成立
修水县散原中学,由修水县第一、第二中学初中部合并组成,师资力量雄厚。
得名由来
为纪念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的父亲、修水籍文化名人、爱国志士陈三立先生而恢复国民革命时期本址所办学校名称。
陈三立
陈三立(1859~1937)字伯严,号散原,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义宁镇)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之父,另一子陈衡恪为画家。陈三立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名称沿革
1944年11月,为褒扬修水籍文化名人陈散原先生的忠烈行为,国民政府将校址在修水漫江杜家庄的“省立赣西北临时中学”更名为“省立散原中学”,1946年元旦,迁校至县城紫花墩,即今校址。解放后,“省立散原中学”和“修水县立中学”合并,在此组建“修水县联合中学”。1953年更名“江西省修水初级中学”,1958年8月再更名“江西省修水中学(省重点)”,“文革”时期,改用“义宁镇五七学校”、“农机厂五七学校”、“修水县五七学校”等校名,1979年7月定名为“修水县第一中学”。2004年4月,增挂“散原中学”校牌;2005年7月,县一中与县高级中学合并组建新的“修水县第一中学”,此为“修水县第一中学”老校区。2011年7月,县城教育网点调整剥离县一中初中部,与县二中合并,成立新的“修水散原中学”。
历史沿革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7月,为纪念修水籍著名诗人、爱国人士陈散原(陈三立),以褒奖忠烈,激励民族气节,原国民党修水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县团部,联名请求江西省政府将“省立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11月7日,省政府委员会第1713次省务会议批准成立“省立散原中学”,校址照原设在修水漫江杜家庄。
1946年元旦,省立散原中学迁至县城紫花墩,即今校址。
1949年6月16日,修水解放,7月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省立散原中学和修水县立中学合并,组建修水县联合中学,校址设散原中学内。
1953年改为江西省修水初级中学,1958年8月再改为江西省修水中学(省重点);“文革”中,修水中学搬至小斗岭,沿用原“共大修水分校”校名;原修水中学改称“义宁镇五七学校”、后改为“农机厂五七学校”、“修水县五七学校”、“修水县中学”;1979年7月定名为“修水县第一中学”。
2004年4月27日,县人民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在修水一中增挂“散原中学”校牌。
2005年7月,经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县一中、县高级中学合并,组建新的修水一中,撤销县高级中学建制,原县一中为修水一中老校区,原高级中学为修水一中新校区。11月25日,值陈门五杰后裔11人回修省亲之际,在修水一中老校区举行“散原中学”增挂牌仪式。校牌由修水解放后首任县长兼县立联合中学校长吴平题写。
2011年7月29日,为适应城市建设与发展,使县城教育网点布局更为合理,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剥离县一中初中部,与县二中合并,在县一中老校区重组一所初级中学,命名“散原中学”。
2011年8月17日,“修水散原中学”隆重举行了揭牌仪式。一所新的学校在赣北大地宣告诞生。
荣誉
荣誉称号
2011年11月,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平安校园示范学校”
2011年终,修水县教体局表彰2011年度德育工作、宣传工作、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和“优秀教工之家”
2012年5月,共青团九江市委授予“五四红旗团委”
2012年6月,荣获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家长函授学校表彰“2011-2012学年度家庭教育工作和省家长函授学校办学工作先进教学点”。
2012年8月,荣获中共修水县委表彰“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的组织”。
2012年9月,荣获九江市教育工会表彰“2012年全市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
参赛荣誉
在全国中学数学学会首届教学教研成果大奖赛中获“优秀组织奖”
在九江市英语教师业务能力比赛中获团体总分一等奖
在全县初三教师业务能力比赛中获团体第一名
在2011年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上,获开幕式团体操表演一等奖、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在第13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中荣获优秀组织奖
2012年9月,我校卢钢、朱春发、舒赢、车璐、杨大行、蒋俊、李小文共7位教师参加九江市数学教师基本技能比赛,荣获校团体总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