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水散原中学由原国民党修水县党部等机构
申请,正式成立“省立散原中学”,后多次更改校名,于2011年8月17日于原
修水县第一中学校址,挂牌成立
修水县散原中学,由修水县第一、第二中学初中部合并组成。
历史沿革
1944年(
民国三十三年)7月,为纪念修水籍著名诗人、爱国人士陈散原(陈三立),以褒奖忠烈,激励民族气节,原国民党
修水县党部、县政府、县参议会、县团部,联名请求江西省政府将省立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11月7日,省政府委员会第1713次省务会议批准成立省立散原中学,校址照原设在修水漫江杜家庄。
1946年元旦,省立散原中学迁至县城紫花墩,即今校址。
1949年6月16日,修水解放,7月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将省立散原中学和修水县立中学合并,组建修水县联合中学,校址设散原中学内。
1953年改为江西省修水初级中学,1958年8月再改为江西省修水中学(省重点);“文革”中,修中搬至小斗岭,沿用原“共大修水分校”校名;原修中改称义宁镇五七学校;后改为农机厂五七学校;修水县五七学校,修水县中学;1979年7月定名为
修水县第一中学。
2004年4月27日,县人民政府第十九次常务会研究决定,在
修水一中增挂“散原中学”校牌。
2005年7月,经中共修水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将县一中、县高级中学合并,组建新的修水一中,撤销县高级中学建制,原县一中为修水一中老校区,原高级中学为修水一中新校区。11月25日,值陈门五杰后裔11人回修省亲之际,在修水一中老校区举行“散原中学”增挂牌仪式。校牌由修水解放后首任县长兼县立联合中学校长吴平题写。
2011年7月29日,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适应县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使县城教育网点布局更为合理,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对县城教育网点进行撤并重组,剥离县一中初中部,与县二中合并,在县一中老校区重组初级中学,成立“散原中学”。
2011年8月4日上午,修水一中、二中撤并重组工作动员会在一中新校区举行。重组“散原中学”工作全面启动。
2011年8月15日县合并重组工作组来我校召开第一个教职工大会。
2011年8月17日“修水散原中学”隆重举行了揭牌仪式。一所新的学校在赣北大地宣告诞生。
2011年9月27日至28日“修水散原中学”举行了第一届秋季校园运动会。
文化传统
学校将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造就社会需要的新型人才;继续强化德育工作,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狠抓教育教学管理,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秉承散原遗风,弘扬紫花精粹;继续遵循“严教、勤学、团结、奋进”的校训,努力营造“务实态度与创新精神并重,优良传统与现代理念共存,校风严谨又环境宽松、雍容大度又热情奔放”的校园文化,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师资、一流的生源、一流的效益,争取三年内建成省级示范中学。
特色追求:以人为本,尊重个性,求真创新,务实高效,彰显德育特色,彰显素质教育特色,彰显校园文化特色,彰显 教育教学改革特色。
队伍建设:学校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主动探索、善于合作”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把最好的教育奉献给学生。
学生培养:学校培养“品德高尚、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学有特长”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办学思路:常规是基础,德育是核心,质量是生命,科研是先导,以现代教学艺术理论作为办学的支持,以创新教育为突破口。
管理体制: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党总支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管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并定期通过学校教职工、学生家长、学生会议和社区调查等形式听取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把学校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
行政区划
学校设有党总支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工会委员会。校务委员会下设校务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教研处、总务处和三个年级部等行政职能机构。
办公室
牵头负责日常事务安排、人事管理和迎检接待等工作
政教处
具体负责学校德育和安全综治工作
教务处
具体负责学校教学工作;教研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教科研工作;
总务处
具体负责学校总务后勤工作
年级部
负责本年级班级日常管理与考核工作。党总支接受上级党组织的领导,负责党务工作,下设党务办公室、关工委、团委等机构。建立目标管理
岗位责任制,实行层级管理。校长、书记、主任、教师、职工等每个岗位都有岗位职责、质量标准和考核要求,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校级领导由县委考核任命,中层干部由校长和党总支联合提名或通过教职工推荐或自荐竞选产生候选人,竞争上岗,由校长聘任,上报教育局备案。
德育工作
坚持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以德育大纲为依据,以立德、立志、立人为校训,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训练为主要内容,寓德育于其它各项教育之中,于各科教学之中,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于社会实践之中。
培养学生爱国守纪、诚实正直、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勤奋勇敢、开拓进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努力成为“四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