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成果是指教育科研人员(包括教师、校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对某一教育
科研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观察、调查、实验、
行动研究和思维等一系列研究活动,获得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结果。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为论文、科研报告、
实验报告、
经验总结等等。 (完)
科研特点
(1)具有研究价值。
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利于提高
教师素质,有利于提高
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
全面发展,有利于推动
素质教育的实施。
(2)具有科学性。
主要体现在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明确,
理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有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3)具有创新性。
课题反映新的内容,反映时代特点,反映新的视角,应用新的研究方法,是没有做过或做过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具有可行性。
课题是否具备进行研究的主观与客观的条件。
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本人所具有的理论水平、知识、能力、专长、经验、基础,对课题的理解程度、兴趣、资料掌握的是否深入和广泛。
客观条件是指课题研究所必须的资料、设备、人员、时间、经费以及领导支持程度等因素。
基本特点
(1)有科学的假设,即根据
教育实践提出的问题,从以有的经验或研究成果出发,明确研究课题的核心和主攻方向,搞好实验设计。
(2)控制好无关因子,防止偶然的因素影响研究结果。
(3)以充分的事实和可靠的数据来作出结论。
(4)研究结果要回到教育实践中去验证和应用。
方法步骤
研究设计实质上就是制定研究的计划和策略。它的作用在于根据研究的问题制定一个切实、科学的
研究方案。研究设计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研究目的、对象,陈述研究的问题,提出初步的设想
(二)说明研究的意义和条件
(四)制定研究步骤
原因
教师的角色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
组织者、指导者。在组织学生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置身经济时代,教师若要胜任本职工作,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要实现教育创新,仅凭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事教育
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有利于教师较快地更新教育观念。与
教育发展相适应的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记住一些
新观念的词句所能达到的,它需要教师自身去研究、去实践、去体会、去探索、去创新,经过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步形成一套个性的教学特色,将新观念渗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促进教师继续学习、
终身学习,有利于潜在的创造力的发挥,使教师不会象蜡烛那样,燃烧之后毁灭自己,而会成为永远闪光的恒星。
注意问题
明确教育科研的目的。教师参加教育科研,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几个证书,而是通过教育科研,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价值,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提高育人效率。
由不自觉向自觉转化。应从工作的历程中逐步对教育科研产生兴趣,自觉主动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
运用
科学方法。在研究过程中,用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光观察平时的工作,避免脱离实际的研究。要加强学习,注意观察,分析思考,不断积累,加强交流和研讨,及时反思和总结。通过研究逐步掌握教育科研的规律和方法。
做到坚持不懈。教育科研不是短期行为,而应贯穿教育生涯的始终。要使自己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实效,关键在坚持,坚持就能发展。 (完)
研究方法
一般程序
(1)究课题: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
(2)设计研究方案:解决怎样研究的问题。
(3)实施研究方案:按研究方案进行具体操作,收集
实验数据和材料。
(4)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成果推广。 (完)
编写方法
1、课题成果内容的章节化
这是成果转化为课程的重要工作和课程化的基本文本结构。要把成果内容分为若干章,每一章之下可分为若干节。每一章节按不同章节内容,要设计若干思考题。
2、课程章节内容的一般安排
第一章:一般为介绍该成果的基本情况。成果基本情况可以分几个部分来写:①该成果的由来、意义和价值。②该成果的重要概念的介绍。③该成果的基本研究方法。④该成果
实施过程简介。⑤成果的实际效果。⑥该成果适用的范围。
第二章:一般为该成果研究的文献资料情况。可以介绍和该成果有关的国内外的
研究资料的分析、综述等。
第三章:一般为该成果采用的基本教育教学原理和思想。
第四章:一般为该成果在
课堂教学实践中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原则等等。
第五章:一般为该成果的教学方案的
设计思想及课堂实录,或者是有关教案的分析。(在
本章学习完成之后,应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的说课、听课、评课活动)。
第六章:一般为该成果的教育
教学案例,或者有关教学随笔。
第七章:建议为该成果与
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内容。比如:课外的长作业等。
第八章:建议为该成果有关人员的论文等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