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社,五四运动后江西最早出现的一个青年革命团体。1919年下半年,江西南昌第二中学的袁玉冰、黄道等8个青年学生发起成立了一个社团,定名为“鄱阳湖社”。以这个学社为基础,经过一年的筹备,1921年1月1日正式成立“改造社”,会址设在南昌二中第三区自修室,成立大会到会社员有徐光兆等9人,袁玉冰为会议主席。会议只是茶话、演说等,没有讨论纲领、章程。社址最初设在南昌二中第三区自修室,后因其主要负责人到北京求学,遂于1922年10月在北京成立了总社,社址设在北京大学,同时在南昌、上海设立了分社。该社组织比较严密,袁玉冰为主要负责人,社员有方志敏、黄道、邹秀峰、洪宏义、汪群、汪伟、徐光兆等20余人,主要是文教工作者和学生,也有工人和商贩,大多分布在江西各地,北京、上海、四川、湖南以及日本也有社员。该社社员最多时曾达到过100多人,其中许多成员如发起人袁玉冰、黄道、方志敏等,后来都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改造社主办的进步刊物为《新江西》,该刊原定为季刊,由于反动当局的迫害,只出了3期,到1923年1月15日被迫停刊。1923年,方志敏、袁玉冰和社外青年赵醒侬,曾天宇发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民权运动大同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思想。江西督军蔡成勋下令封闭这两个团体,并逮捕了袁玉冰,交军法处审讯。方志敏,赵醒侬被迫离开南昌,改造社活动从此中断。
五四运动后,江西出现了一个以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接受和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浪潮。在这个浪潮中,全省出现了一批以阐释民主观念、介绍新思想、提倡新教育、促进人的思想启蒙和改造社会为宗旨的社团和刊物,给社会带来一股清新、开化之风。其中,最富有影响和成果的社团和刊物是“改造社”及其社刊
《新江西》。
改造社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成立最早的江西进步社团。创办者
袁玉冰是泰和人,1918年考入南昌二中读书,负有改造社会的大志,曾赋诗“光阴去我太匆匆,忽忽年临二十中。矢愿从今坚立志,要为世界主人翁”。五四运动时为南昌二中学生领袖,首次读到《新青年》,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20年7月,在校联合
黄道、徐先兆、黄在璇(野萝)、黄家煌、刘铁、石廷瑜、支宏江(江岩)等七名有志学生,组织“鄱阳湖社”,谈论国事,抨击时弊,探寻改造社会的问题。 随着思想的深入,他们感到鄱阳湖社的名称难以体现社团的宗旨,即于12月改名为“改造社”,并在1921年1月1日召开改造社成立大会。会议确定造社以改造社会为宗旨,通过了改造社简章,决定成立出版部,出版发行《新江西》季刊。一致推举袁玉冰为改造社主要负责人兼《新江西》主编,社址设在南昌二中。
改造社成立后,向往者云集,一批进步青年陆续加入。6月,在南昌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就读的弋阳青年
方志敏,也加入了改造社,并在校内积极组织学生运动。 在此前后,
江宗海、
汪群等中学生,苏芬、方铭竹等大学生及教师张石樵等也陆续入社,使改造社的队伍不断扩大。为严密组织,袁玉冰还为改造社订立了八条社规:(1)积极地破坏不良的社会制度。(2)社员只能信仰主义,绝对不能信仰宗教。(3)对于民主革命的政党,只能援助,不能加入。(4)社员须有一种体力劳动或精神劳动的正当职业。(5)社员不得为资本家的助手。(6)社员生活须平民化。(7)社员不得有不良嗜好,如嫖赌烟酒之类。(8)社员对于下列各种应该有所研究:1、马克思学说;2、社会学;3、外国语(至少一种);4、世界语。
改造社成立时,即决定由袁玉冰主编《新江西》季刊。9月3日,《新江西》第一卷第一号正式出版。袁玉冰在刊物《宣言》中写道,我们是主张改造社会的,发行本刊,就是改造社会的一种方法。 我们改造社会,先在江西做起,本刊就在江西出版,所以就叫它做《新江西》。他还提出了改造社会的三项政治主张:(一)发展“德谟克拉西”(即民主)的真精神,打破各种不平等制度;(二)劳工神圣,是我们良心的主张。要使他们有觉悟,能自动;引着他们到光明的路上去;(三)我们对于社会的一切现象,惟有下严格公正的批评,由此才寻得真理来。《宣言》还明确指出:“我们最终的目的:在使这个’黑暗的旧江西’变成一个‘光明的新江西'。”要建设一个光明的新江西,袁玉冰进一步提出必须做到三点:(一)社会研究;(二)社会批评;(三)社会调查。这篇《宣言》像一道强烈的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空,像一个巨响的惊雷,呼唤着江西人民的觉醒。
1922年秋,袁玉冰去北京大学学习,其他改造社主要成员也先后到北京求学。同时,随着改造社的发展,社员分布江西、湖南、上海、四川、日本等地,袁玉冰遂决定在组织上将改造社扩大。 同年10月6日,袁玉冰召集在北京的成员开会,决定在北大设立改造社总社,在南昌、上海设立分社;将《新江西》由季刊改为不定期刊(后移上海出版);社员每月每人至少通信一次,以加强联系。改造社的活动形式至此有所改变,但其影响则更为扩大。
1923年,方志敏、袁玉冰和社外青年
赵醒侬,
曾天宇发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民权运动大同盟,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反帝反封建思想。江西督军
蔡成勋下令封闭这两个团体,并逮捕了袁玉冰,交军法处审讯。方志敏,赵醒侬被迫离开南昌,改造社活动从此中断。
改造社对新文化运动在江西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江西的传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培养江西青年的革命精神起了很大作用。1923年10月1日,旅居上海、南京等地的20余名江西进步青年,又在上海创办了名为《新江西》的半月刊,出过两期专号,一期是《欢迎民权运动者专号》(第6期),这是专为欢迎袁玉冰出狱而出版的;另一期是《追悼刘宁特号》(第8期),由江西逃出来的方志敏为其写过稿,这说明改造社的成员在继续进行革命斗争,也说明了改造社对江西青年的影响。江西社会主义青年团就是以改造社为核心的进步青年建立的。江西省团组织的机关刊物仍定名为《新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