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战略是实现公司收购目的基本路线。主要有积极式战略和机会式战略两种。积极式战略,指收购方制定收购计划并据此主动寻找和挑选目标公司的情形。这种战略从短期看成本较高,但从长计议,因与公司整体
策略相符,易产生长期协同效应。机会式战略,指收购方不专门制定收购计划,只捕捉随机出现的机会的情形。短期看,成交的可能性大,成本较低,但从长远来看,因收购活动可能与公司整体发展不一致,易给公司
营运带来负面影响。
行业整合是指
收购方对同行业企业的收购,这种收购通常是基于扩大
市场份额,抢占市场龙头地位的考虑,是以
产业为核心的点状辐射。国内产业市场当前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市场的集中度很低,大部分行业的集中度都没有达到20%,而市场需求的扩张又处于不断增大的趋势,这一点与美国100年前的产业市场是非常相似的,行业集中度低的最大问题是行业进入门槛低、市场无序、竞争手段低劣,由于缺少行业龙头的“大佬”级企业提高行业门槛、维持市场秩序、制订行业规则,对于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是很不利的。
美国的第一轮并购浪潮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背景进行的,并购的结果造就了AT&T、洛克菲勒这样的全球巨型企业。国内许多企业“跑马圈地”似的收购行为(如华源集团的收购、TCL的对外扩张)是典型的行业整合型的收购。
该公司“上控能源、中控物流、下控网络”的战略明晰地反映了整个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协同整合、降低成本、增加规模效益的扩张模式。如果说行业整合是点状辐射,那么产业链整合更象是链条的辐射,规模效应更加明显,但收购的系统工程的特征更加明显,也更加复杂。当前国内的并购市场上,通过
上市公司收购进行行业整合或者产业链整合已经初露端倪,各种
产业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必然导致大量类似的收购行为发生。
财务型收购是相对战略型收购而言的。国内
公司融资的渠道有限,公司
产业的发展缺乏
市场化的
金融工具支持是当前公司融资市场的一个
瓶颈。这种
瓶颈是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银行“惜贷”并且对
民营企业采取差别待遇,
公司债券市场处于不断萎缩的趋势,而信托产品又是“新生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上市公司解决资金需求成为大部分公司的最后选择。同时IPO市场的有限容量又使得许多公司选择了收购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基于上述原因而发生的
上市公司收购属于财务型收购。通常财务型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在此强调收购
战略在收购前期准备工作当中的重要性,是因为收购战略将统领收购方的顾问
团队乃至收购方自身在收购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从
目标公司标准的确定到搜寻、确定最终的目标公司,从交易条件的提出到目标公司后期的
整合,正确到位的收购战略将成为贯穿
并购整合过程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