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收购是指
收购人通过法定方式,取得
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发行在外的
股份,以实现对该上市公司
控股或者
合并的行为。它是公司
并购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实现公司间兼并控制的重要手段。在公司收购过程中,采取主动的一方称为收购人,而被动的一方则称为被收购公司或目标公司。
上市公司收购在各国
证券法中的含义各不相同,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上市公司收购即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方通过向目标公司股东发出收购要约的方式购买该公司的有表决权证券的行为;广义的上市公司收购,除要约收购以外,还包括
协议收购,即收购方通过与目标公司的股票持有人达成收购协议的方式进行收购。
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
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
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收购特点
上市公司收购在本质上即为证券买卖,具有
证券交易的性质。公司收购通常涉及三方利益关系人,即收购方、出售者及
目标公司或上市公司。由于各国在
上市公司收购问题上所持态度不同,政府机关有时会介入某些交易关系,从而成为上市公司收购的特殊主体和参与者。但是,政府机关介入上市公司收购,目的在于评价
交易行为的合法性,而非直接参与交易,更非从中获得利益,故不属于上市公司
收购的直接主体。因此,
上市公司收购行为属于市场行为范畴,并具有以下特点:
收购人
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收购上市公司:
1、收购人为法人:
(1)收购人负有数额较大债务,到期未清偿,且处于持续状态;
(2)收购人最近3年有重大违法行为或者涉嫌有重大违法行为;
(3)收购人最近3年有严重的证券市场失信行为。
2、收购人为自然人:依法不得担任公司董事、监事、
高级管理人员的五种情形
收购方式
上市公司收购的收购方式:
1、定义: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不是部分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2、公告: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
3、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30≤X≤60)
4、撤销: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5、变更:收购要约届满15日内,收购人不得更改收购要约条件。(经批准,可变更)
6、适用:
(1)收购要约提出的各项收购条件,适用于被收购上市公司的所有股东。
(2)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收购期限内,不得卖出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也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超出要约的条件买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二、协议收购:
1、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2、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收购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30%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
客体条件
上市公司收购针对的客体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即公司发行在外且被投资者持有的公司股票,不包括公司
库存股票和公司以自己名义直接持有的
本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前者如公司在发行股票过程中预留或未出售的股票,后者如公司购买本公司股票后尚未注销的部分。我国现行法律因采取
实收资本制,公司拟发行股票须全部发行完毕后,才得办理公司登记,故我国
公司法排斥了公司库存股票;同时,我国仅允许公司为注销股份而购买本公司股票,上市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也属禁止之列。据此,上市公司收购所称“发行在外的股票”,指上市公司发行的各类股票。我国股票分类比较复杂,在接受国外
证券法股票传统分类的同时,还根据我国经济及社会的特殊状况,创设了若干中国特有的股票形式,如
A股股票、
B股股票和
H股股票,此外还有
流通股股票与
非流通股股票等。我国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所称的“发行在外的股票”指由上市公司发行的各种股票,不限于流通股股票。
公司收购客体不包括
公司债券。公司
债券是
债券持有人合法拥有的、公司债券发行人承诺到期还本付息的
债权凭证。债券持有人可到期要求债券发行人还本付息,但对债券发行人内部事务没有表决权。投资者即使大量持有某种公司债券,也不足以影响公司的
股本结构和公司决策权。但若投资者收购在未来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公司债券,且公司债券持有人申请将所持公司债券转换为股票时,债券持有人即转变为股票持有人,可直接参与公司事务。所以,
可转换公司债券也可视为公司
收购的特殊客体。
市场条件
上市公司收购须借助
证券交易场所完成。证券交易场所是依法设立、经批准进行证券买卖或交易的场所,分为
集中交易场所(即
证券交易所)和
场外交易场所。前者如上海和
深圳证券交易所,后者如以前运营的STAQ和NET两个
交易系统及现在合法运营的
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柜台。证券交易所和场外交易场所的运行规则不尽相同,但均属证券交易的合法场所。
上市公司收购须通过
证券交易场所进行,这使上市公司收购与股份划拨行为相区别。我国个别上市公司存在着对传统体制的依赖,其
股权结构不合乎产业政策或与国家的股权持股政策不协调。实践中,出现过两种重新确定股权的做法,一是将某
股东已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经批准以划拨方式转由其他适格机构持有;二是政府机关采取不适当的强制手段,将某股东所持股份划归其他机构持有。后者具有非
市场性特点,逐渐被取缔。根据目前做法,涉及以划拨形式转移股份的,均应向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办理
股票过户登记,此类股份转移也属于通过证券交易场所进行的交易。在采取划拨形式转移股份时,新股东通常不需向
原股东支付代价,但就权利移转本身而言,其法律效果与有偿转让并无不同。
目的条件
收购
上市公司是否须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学术界有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投资者若以控制上市公司为目的买进股票,其行为则属于公司
收购;反之,则属于股票买卖而
非上市公司收购。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仅概括出公司收购行为的商业特点,无法反映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律特点,其结论有失偏颇。
一方面,上市公司控制权是个弹性概念。上市公司股权分散程度差别很大,收购上市公司某一比例股票,并不必然形成对公司的
控制权,也难以认定是否构成上市公司收购。对于股权高度分散的上市公司来说,持有较低比例的股份已足以控制公司事务;相反,若上市公司股权比较集中,持有公司发行在外50%以下股份者,均无法构成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我们认为,不应当以商业标准代替法律标准。
另一方面,
《证券法》确立了
上市公司收购的法定条件,而非商业条件。根据《
证券法》规定,持有公司股份5%以上的
股东,通过
证券交易所买进或卖出上市公司股票达到一定比例的,要受上市公司收购规则的约束。持有上市公司5%的股份,在商业上通常尚未构成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但却属于《
证券法》规范的上市公司收购行为。收购上市公司股票与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非同一概念,对上市公司股票的大宗收购虽然包含着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潜在目的,但仍属于特殊的股票
购买行为。
我们认为,投资者从收购上市公司部分股份到形成对上市公司的相对控制,进而形成
直接控制,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买卖股票行为具有多重目的,有时是为了获得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利益,有时是为取得公司控制权而奠定基础,有时还会带有其他特殊目的,但不应将该过程中的所有股票购买行为解释为旨在获得控制权的上市公司
收购行为,否则,会误解《
证券法》确定的上市公司收购规则及宗旨。
规则条件
证券法律制度以保护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作为基本理念,
大股东对公司事务的垄断及随意控制,会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各国根据其经济发展状况,对通过
收购行为逐渐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各种资产交易或产权性交易,都给予相当程度的谨慎。
公司收购一旦演化为
经济垄断,或者有可能消减市场竞争程度时,国家必然要借助行政手段予以干预和规范,从而形成了
上市公司收购上的一系列特殊规则。该等特殊规则有两个层次的法律效果:
(1)
证券法的域内效力及规则。依照《
证券法》规定,持有上市公司发行在外股票5%以上的大
股东,其持有公司股票每发生5%的增减,必须履行一定的
信息披露义务,且在一定期限内禁止其继续购买本公司股票。
(2)证券法之域外效力及规则。根据国外
反垄断法规则,上市公司收购以及超过一定金额的购并行为,必须在获得国家专门机构审查后才得以实施。对上市公司收购的反垄断审查问题,我国尚无明确规定。
上市公司收购制度是旨在保护
社会公众投资者利益,规范大股东买卖上市公司股票的特殊规则体系。大股东买卖
上市股票行为无论是否构成对
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均受到这一规则体系的限制与规范。
发展
上市公司收购是各国
证券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自20世纪60年代初,美英等国家的企业为寻求
多元化经营,纷纷采取收购方式扩张营业范围及规模,造成第三次“并购热潮”,其中以公开要约收购作为上市公司收购方式的次数及所涉及股票的价值都有显著增长。现行的民法、合同法以及证券法中的一般规定,已不能全面规范上市公司收购的行为,以确保证券交易中的“公开、公平、公正”,因此,1968年英国的《伦敦城收购与合并守则》(london city code on take-overs and mergers)和美国的《威廉姆斯法》(williams act)就应运而生了。
在我国证券市场上,自从1993年9月“宝延风波”拉开了上市公司收购的帷幕后,在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接连不断地发生了“万科控股申化”、“恒通控股棱光”、“康恩贝控股浙凤凰”等十几起控股事件。1997年,我国加大了国企改革的力度,出台的多数措施又均涉及到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一时间并购热浪席卷华夏大地,
企业并购亦成为
中国证券市场上一个兴盛不衰的话题,这表明上市公司收购的条件已在我国基本形成。然而,我国的上市公司收购立法却严重滞后。1993年颁布的《
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于上市公司收购的规定过于简单、原则,在执行和操作上都存在很多困难。因此,在已发生的收购活动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少信息披露不规范、
内幕交易、操纵股市等问题,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新通过的《
证券法》,应中国证券市场规范
上市公司收购行为之需要,单章规定了我国上市公司收购制度。
内涵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投资者
公开收购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依法发行上市的的股份以达到对该公司控股或者合并目的的行为。其主要内涵可作如下理解:
其一,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是上市公司,收购的标的物是上市公司发行的股份,而不是
目标公司的具体资产;
其二,上市公司收购的主体是投资者,投资者即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法人或其他经济实体;
其三,
收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目标公司的控制股或者取得控制权。收购成功后,收购方一般并不将目标公司的法人资格解散,更不会将目标公司的上市资格主动取消。在中国,保持
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并利用该宝贵的
壳资源从事
资本运作以获得发展,是收购的终极目的。
规则
要约收购程序及其规则
1.持股5%报告制度
通过
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一个
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的5%时,应当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3日内,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通知该上市公司,并予以公告。在上述规定的期限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投资者持有一个上市公司
已发行股份的5%后,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比例每增加或者减少5%,应当依照前款规定进行报告和公告。在报告期限内和作出报告、公告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上市公司的股票。
通过证券交易所的证券交易,投资者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达到百分之三十时,继续进行收购的,应当依法向该上市公司所有股东发出收购上市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份的要约。收购人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
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还应当同时提交
证券交易所。收购人在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
收购要约。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3.终止上市
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数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75%以上的,该上市公司的股票应当在证券交易所终止上市。
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90%以上时,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
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备
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
采取要约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在
收购要约期限内,不得采取要约规定以外的形式和条件买卖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6.股票更换
通过要约收购方式获取被收购公司股份并将该公司撤销的,为公司合并,被撤销公司的原有股票,由收购人依法更换。
收购
上市公司的行为结束后,收购人应当在15日内将收购情况报告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
证券交易所,并予公告。
协议收购程序
1.订立协议
采取
协议收购方式的,收购人可以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同被收购公司的
股东以协议方式进行
股权转让。
2.报告与公告
以协议方式
收购上市公司时,达成协议后,收购人必须在3日内将该收购协议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
证券交易所作出书面报告,并予公告。在未作出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购协议。
3.保管股票与存放资金
采取协议收购方式的,协议双方可以临时委托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
协议转让的股票,并将资金存放于指定的银行。
法律后果
收购行为完成后,被收购公司不再具有
公司法规定的条件的,如股份被收购者一人全部持有,应当依法变更其企业形式。在
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不得转让。
法律问题
法律性质
上市公司收购就其性质而言,实际上是一种股份买卖,是收购者与
目标公司股东通过对目标公司股份的买卖而使目标公司控制权发生移转的一种买卖行为。
分类
《
证券法》第78条规定,
上市公司收购可以采取要约收购或协议收购的方式。要约收购是指收购者在目标公司的
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况下向全体
股东发出要约,收购一定数量
目标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协议收购是指在目标公司股权较为集中的情况下通过私下协商的形式与目标公司股东达成
股权收购协议,以达到控制该公司的目的。
这是以
收购是否构成法定义务为标准所作的划分。自愿收购是收购人自主自愿进行的收购;强制收购是在大股东持有某一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时,法律强制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出全面要约而进行的收购。
原则
(1)全体持有人规则。在公开
要约收购的情况下,收购者必须向所有持有其要约所欲购买股份的
股东发出收购要约。
(2)按比例接纳规则。进行
部分收购时,当
目标公司股东承诺出售的股票数量超过收购者计划购买的数量时,收购者必须按比例从所有同意出卖股份的股东那里购买,而不论股东作出同意出卖其股份的意思表示的先后。该规则在《
证券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在《股票条例》第51条第3款中有相关规定。
(3)价格平等规则。目标公司股东在
收购中平等地享有收购者向任何股东提出的最高价要约。如果收
要约人在要约期间内提高收购价格,那么该价格也必须适用于所有的受要约人,不论受要约人在此之前是否已经作出了承诺,也不论承诺额是否已经达到了
收购要约人所支付的价格。
(1)大额持股披露。大额持股披露是指
股东在持股达到一定比例时,有报告并披露其股份增减状况和持股意图的义务,并且在持股达法定比例时,有强制收购的义务,如《
证券法》第79条的规定。
(2)收购要约的披露。
收购者收购要约的具体内容是
目标公司股东作出投资判断的主要依据,因此,为保护广大股东的合法权益,防止有关人士利用内幕信息从事股权交易,《证券法》对此有相关的规定。
3、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原则。主要体现在强制收购要约或称强制购买剩余股票。强制收购要约是指当收购者收购股份达法定比例(90%)时,强制其向目标公司的剩余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目的在于防止收购者凭借其控股地位压迫中小股东,从而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如《证券法》第87条。
要约收购和协议收购
1、
收购要约的内容。根据我国《
证券法》第82条的规定,包括:①
收购人的名称、住所;②收购人关于收购的决定;③被收购的
上市公司名称;④收购目的;⑤收购股份的详细名称和预定收购的股份数额;⑥收购的期限、收购的价格;⑦收购所需资金及资金保证;⑧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时所持有被收购公司股份数占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比例。
2、收购要约的公布
①收购要约公布的时间。《
证券法》第83条规定收购人在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之日起15日后公告其收购要约。《股票条例》和《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规定发起人以外的任何人直接或间接有一个
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
普通股达到30%时,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45个
工作日内,向该公司所有股票持有人发出
收购要约。
②收购要约公布的程序。根据《
证券法》第81-83条的规定,收购要约可直接向
目标公司股东发出,但在此之前应当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报送上市公司收购报告书,并在此后十五日后方可公告其收购行为。需要说明的是,收购要约的发出并不以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为前提。
3、收购要约的期间
收购要约的期间是指要约的有效期限。《股票条例》第49条规定收购要约的有效时间从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计算,不得少于30个工作日,但对最长要约期间没有规定。《
证券法》第83条规定了最长要约期间,即“
收购要约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
4、收购要约的变更与撤销
①收购要约的变更。《
证券法》第84条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内,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中事项的,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
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批准后,予以公告。”《股票条例》第52条规定:“收购要约发出后,主要要约条件改变的,收购要约人应当立即通知所有受要约人。通知可以采用新闻发布会、登报或者其他传播形式。”
②收购要约的撤销。《
证券法》第84条第一款规定:“在收购要约的有效期内,收购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股票条例》第49条,该条规定:“自
收购要约发出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收购要约人不得撤回其收购要约。”
5、收购要约的承诺。《证券法》对收购要约的承诺没有规定,《股票条例》规定了预受制度。指受要约人同意接受要约的初步意思表示,在要约期满前不构成承诺,预受收购要约的受要约人有权在收购要约失效前撤回对该要约的预受。
6、要约完成后的法律规制
①
要约收购失败的法律规制。我国《股票条例》第51条借鉴英国的做法规定:“收购要约期满,收购要约人持有的
普通股未达到该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总数50%时,为收购失败。”但对
收购失败后收购双方当事人间的权利和义务却没有明显界定。
②要约收购成功后的法律规制。(Ⅰ)限制收购人转让
目标公司股份。我国《
证券法》第91条规定:“在
上市公司收购中,收购人对所持有的被收购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收购行为完成后的六个月内不得转让。”(Ⅱ)强制收购制度。我国《股票条例》第51条,《
证券法》第87条都规定,
收购要约的期限届满,收购人持有的被收购公司的股份数达到该公司已发行的股份总数的90%以上的,其余仍持有被收购公司股票的股东,有权向收购人以收购要约的同等条件出售其股票,收购人应当收购。
1、
资产评估不规范,转让价格不合理,造成
国有资产价值的低估和流失。在实际操作中,
股权转让通常处于非公开状态,以低于市场价格较大的幅度成交是屡见不鲜的。
2、
信息披露义务和收购要约义务的豁免缺乏公开性和透明度。在我国业已发生的场外协议收购中,由于大多数是一次性完成的,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获得了5%和2%的公告义务豁免;在持股比例达30%或以上的案例中,也都获得了强制
收购要约义务的豁免。
4、
政府职能不明。政府以
股东身份充任决策人,使得
资产重组的出发点不是社会效益和全局利益,而是从本位主义和地方或行业保护主义出发,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限制。
权益披露
上市公司收购的权益披露:
投资者收购上市公司,要依法披露其在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包括登记在其名下的股份和虽未登记在其名下但该投资者可以实际支配表决权的股份。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的权益应当合并计算。
(一)一致行动和一致行动人的概念
一致行动,是指投资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其他投资者共同扩大其所能够支配的一个上市公司股份表决权数量的行为或者事实。
一致行动人,是指在上市公司的收购及相关股份权益变动活动中有一致行动情形的投资者,互为一致行动人。
如果没有相反证据,投资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致行动人:
(1)投资者之间有股权控制关系;
(2)投资者受同一主体控制;
(3)投资者的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中的主要成员,同时在另一个投资者担任董事、监事或者高级管理人员;
(4)投资者参股另一投资者,可以对参股公司的重大决策产生重大影响;
(5)银行以外的其他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为投资者取得相关股份提供融资安排;
(6)投资者之间存在合伙、合作、联营等其他经济利益关系;
(7)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8)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9)持有投资者30%以上股份的自然人和在投资者任职的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其父母、配偶、子女及其配偶、配偶的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等亲属,与投资者持有同一上市公司股份;
(10)在上市公司任职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前项所述亲属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或者与其自己或者其前项所述亲属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同时持有本公司股份;
(11)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与其所控制或者委托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持有本公司股份;
(12)投资者之间具有其他关联关系。
一致行动人应当合并计算其所持有的股份。投资者计算其所持有的股份,应当包括登记在其名下的股份,也包括登记在其一致行动人名下的股份。
投资者认为其与他人不应被视为一致行动人的,可以向中国证监会提供相反证据。
最新资讯
中国大型工程机械生产商中联重科发布公告称,拟以2.358亿美元向弘毅投资、高盛等机构和个人收购其控股子公司香港CIFA公司的剩余股权,从而实现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全资拥有。
2008年,中联重科联合弘毅投资,高盛和曼达林基金成立香港CIFA公司,并完成对全球知名
混凝土机械生产商意大利CIFA的100%股权收购,2009年CIFA五位管理层增资香港CIFA。
公告显示,此次交易的企业价值/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比率(EV/EBITDA倍数)为8.28,低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2011年以来的平均值。若以市盈率计,本次交易约为8.59倍,亦低于国内上市同行的估值。
中联重科A股上周五收报9.29元,过去一个月上涨17.6%。
2012年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收购规模创下约105亿美元的年度最高纪录,但实际上,中国对在美国从事收购交易持谨慎态度,在美国进行并购的野心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大。
首先,典型交易规模较小。大约43笔中资在美收购交易的平均规模为每笔2.45亿美元。剔除少数几个显著异常值(金额逾20亿美元的交易),平均规模还不到1亿美元。这可能反映出,较小型交易更容易逃过监管机构和政客的注意。
另一个因素则是,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能够带来更高的回报,尽管其增速近来有所放缓。德勤的调查显示,明年中资在美并购规模可能会小幅增加,但不太可能有很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