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身捶是
陈氏太极拳基本拳法之一。撇身捶势成,目光须能透过肘尖观足尖,此谓三尖相照,如此则能做到斜中寓正。
动作
动作解析
①重心稍后移,右脚尖外撇,上体右转;左手向左前伸展,手心向下,右前臂外旋,右手向右后方划弧分开;目视左手。
②左脚收于右脚内侧;左手握拳下落于小腹前,拳心向内,拳眼向右,右手向上、向体前划弧,附于左前臂内侧,手心向下;目视左前方。
③上体微左转,左脚向左前方上一步,脚跟着地;左拳上举至面前。
④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拳翻转向前撇打,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右手仍附于左前臂内侧;目视左拳。
(1)要点
①转身上步时左膝保持与左脚尖对正,蹬碾上步。
②撇拳时以肩关节为轴,利用腰部及大臂力量增大劲力,要有以拳背为力点击打对方头部的攻防意识。
③撇身捶的转身上步动作要做到虚实清楚,转换轻灵,重心平稳。
(2)教学口令
第一动作后坐翘脚转身分掌
第二动作收脚挂拳
第三动作上步翻拳
第四动作弓步撇拳
(3)攻防含义
练习者可设想对方用左手向我胸部或面部击来,我则以右手向左格其臂:若对方再以右拳向我腹部击来,我则以左手粘其肘部,歹占--F粘其腕.向右后下方捋去使其前扑;若对方向后挣脱,我左臂屈肘向上、向前甩前臂,以拳背击其面部,右手扶左臂以助力.
(4)意气配合
此势动作完成2吸2呼2次转换。第一动作吸气,第二动作呼气;第三动作吸气,第四动作呼气。
(5)易犯错误、产生原因、纠正方法
1:整个动作停顿。产生原因:第一,在收左腿时,虚实不分;第二,对连贯圆活、对称协调的内在规律理解不深;第三,在左拳由前往下、左右臂交叉时,要求似停非停,可往往在两手交错时,却停止不动。纠正方法:要在收左脚、身体稍右转时,以及迈左脚时,能做到身体、两手臂及步法的配合绵绵不断。
2:抬肩、抬肘。产生原因:左肩部用了劲,左肘离了肋。纠正方法:肩始终保持下沉,肘始终要微屈而有下垂劲,右手经过额前时,造成肘比肩高,但是肘的内劲仍旧是下垂而沉的,如果肘尖上抬,这是上抬劲,这和
太极拳所要求的沉肩垂肘是不相符合的,左肘上抬,使肋部暴露易受对方攻击,,抬肘的结果必然妨碍沉肩,也影响沉气。
3:左脚上步时出现抢步。产生原因:右腿未坐实,身体重心远离右脚的支撑点,左脚一提空,身体就要前冲,所以就会造成抢步,又快又重落地。纠正方法:保持上体正直,含胸拔背,身体重量完全落实在右腿,先使下盘稳固,然后再缓缓出左腿,这样就能做到轻灵沉稳。
4撇身捶与步法未能做到同时到位,一般是脚步已到而手未能到。产生原因:对“一动无有不动”理解不深。纠正方法:左臂以肩关节为轴发力以拳背为力点击打对方时,要有牢固的左腿支撑;在撇身捶完成到位时,也是弓步完成,手到脚到,这样符合技术要求。
作用功效
杨、吴两式拳势基本用法相同,即敌身后来击,我即右转身用右臂肘横向封截,左掌随机向对方侧面出击,进而转展身法,翻身用捶击敌之臂以左拳击其面部。
此势主要练习腰、肘、腕及身法变化,可以发展腰脊、腕力。
动作步骤
动作1:气劲由左腿略向右缠,同时上行至背部。
动作2:接上势,劲先由右腿缠至左腿,再随开步略向右移,同时气贯于两手,再收回于胸前。
动作3:接上势,气贯于左手。
动作4:接上势,劲先由左腿缠至右腿,气由左手收回,同时贯于右手。
动作5:接上势,劲由右腿缠至左腿,气由背部贯于左手。
动作6:接上势,劲由左腿缠至右腿,气先由右手收回再贯于右肘,同时由左手收回于左肘。
要诀
两足舒开三尺宽
两手分开皆倒转
身似侧卧微带扭
顶精领起斜寓正
右拳撤回又一捶
注意事项
一、撇身捶势成,目光须能透过肘尖观足尖,此谓三尖相照,如此则能做到斜中寓正,即如歌诀所说的“顶劲领起斜寓正”,此处易低头或歪头。
二、势成后可打背折靠劲,左手可于靠打时以拳面或掌顶住腰间以助力;以掌顶住
腰间时,四指在前,大指在后。游龙架练法是左手虚虚合于左胯外,做到掤劲不丢。
三、撇身捶式在缠丝上强调“身似侧卧微带扭”,如此劲力方达到节节贯穿盘旋而上,不可平面地左顶右合、目视足尖,此为本式最紧要地方方一。
四、本式因身法较开展,身形左右转动时,足部易浮动,拧钻子、拔根、喝风等拳病,极易出现。
庇身捶是陈式太极新架里的动作名称,其练法与是陈式
太极老架一路里的撇身捶式一样,
用法、练法并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