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岭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旅游景区
揭岭,又名揭阳岭或贵人山,是位于广东揭阳的一系列山岭的总称。这些山岭包括揭阳山、瘦牛岭、飞泉岭等,是古揭阳县的地理标志。
简介
辞海》:“揭,通楬,标志也。”秦时,由番禺经增城、博罗、龙川进入岭东东部,必须翻越几个山嶂(以鸿图嶂为代表,鸿图嶂海拨1277米)为标志的莲花山脉这段高山峻岭,因此取名“楬岭”,并把它作为先置县龙川和后置县揭阳的分界。因山北为阴,山南为阳,所以取楬岭之南的后置县名为“揭阳县”。
历史背景
《方舆纪要一统志》云:“古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置石马营,自秦汉迄隋,为南北通道所必经,谓即秦戍守五岭之最南关隘,是陈洪所居,于隘内之八乡贵人村,实扼南北通衢也。贵人山高四千余尺,跨揭阳、五华两县界,亘百里,贵人村以山为屏,形势雄伟,为八乡中之最大村,居民向以陈、许、魏姓族为大,自昔以剽悍著称。”现贵人村仍有两千多居民。
《广东图说》卷四十云:“飞泉岭,城(指丰顺旧县城,现丰良镇)西南九十里,一名揭岭,山势岩巉,最为险阻,往来大道,汤坑水出焉。”
《丰顺县志》云:“南石示乡之蓝田隘,一名石硿飞泉径,为秦戍守揭阳岭最南之关隘。汉六朝均为南北交通之要隘,建有石马营。迨唐宋,开通瘦牛岭与潘田武宁驿官路衔接,此道废。”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揭阳山”条云:“在广东揭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一名揭岭;形势岧峣,南北二支,直抵兴宁、海丰县境,秦始皇伐百越,命史禄转饷,禄留家揭阳,或以为即此山也。”
乾隆《揭阳县志》也云:“揭岭今名飞泉岭。距城八十里极界,脉自揭阳山来,形势岧峣,壁立百仞,周回数十里,层峦叠巘,人迹罕至,绝顶有泉涌出,飞空而下,其麓达陆丰、长乐之境,一曰揭岭。
裴渊《广州记》以为此秦戍五岭之一,盖潮惠之关隘,揭阳之北门也。飞泉岭今割属丰顺县。”
《揭阳县志》这段记载说得很具体,“飞泉岭”是“揭岭”的“今名”,是同一个地方,“揭阳之北门”,指明方位,“距城八十里极界”,说明具体的地点,“岭今割属丰顺县”更明确指出清初新置丰顺县时,已割属丰顺县管辖。
古揭阳什么时候建县?史学家大都说是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其实,据一些史料记载,秦时就已置县。明欧大任《百越先贤志》卷一写道:秦平定南越后,在岭南置南海、桂林、象郡,“并命史禄”留任“揭岭长”。《方舆纪要》也云:“史禄转饷,留家揭岭,此为中土移民入潮之始。”上面所引《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揭阳山”条也云:“秦始皇伐百越,命史禄转饷,禄留家揭阳,或以为即此山也。”这些记载都是史禄曾任“揭岭长”的有力佐证。
南宋徐天麟《东汉会要》卷二十职官云:“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侯国为相,皆秦制也。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由此看来,“揭岭长”是小县县令,史禄和南海郡尉一样,是揭岭县尉并行使县令职权,是戍守县尉。其实到西汉时南海郡六县才9613户(《前汉书·地理志》),平均一个县才1600户,可见秦汉时对边远郡县的建立及官员的设置是采取灵活政策的。因此,揭阳设县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在秦朝就已开始,而不是到汉朝公元前111年才开始,这是潮汕史乃至广东史上不可忽视的大事。 史禄是秦伐南越负责指挥“凿渠转饷”即修通灵渠运输粮草的高级后勤指挥官,是有功之臣,而让他留任小县戍守县尉,这也可看出秦朝增设揭岭县的主旨及其对防守闽越的高度重视。史禄任揭岭长期间做了些什么工作?后来的情况怎么样?史料没记载,我们不清楚,不过据《史记·南越列传》记载,赵佗建立南越国称王后,为了巩固其政权,采取一打一拉的手法,“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守假。”同传又云:“苍梧王赵光者,越王同姓,闻汉兵至,及越揭阳令定,自定属汉,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皆得为侯。”史定降汉后,被封为安道侯。据此,史禄后来可能被赵佗所杀,从同姓看,史定与史禄可能有亲缘关系,所以南越国时,也曾置揭阳县,并以史定为县令。《汉书·两粤传》云:“汉伐南越,揭阳令史定闻汉兵至自降。”《揭阳县志》也云:“史定秦时人,仕南粤,为揭阳令,元鼎六年,汉兵下番禺,定决计属汉。”都是明证。
揭岭风情
潮汕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潮汕人历来十分重视祠堂的建筑,因为祠堂是代表着一个姓氏的精神表征。潮汕地区人口密集,多聚族而居,因此无论在城镇,还是在农村,不论规模大小,均各建筑有祖祠、宗庙。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道表现。
三山祖庙
揭西河婆三山祖庙历史非常悠久,约有1400年的历史。庙内供奉三山神,指的是揭西县境内巾、明、独三座名山之神。传说由于三山神屡屡护国庇民、助唐扶宋、“大有功于国”,而被宋太宗诏封。三山祖庙现庙为1984年重建,1988年竣工,建筑面积1378平方米。基本按照清代庙址、格局和神祗尊数复建。揭西三山祖庙凝集了三山国王崇拜的各种历史信息和民俗信息,成为了三山国王文化的物化代表性建筑。
三字经
先秦文明
沧桑史,一万载;
古越人,辟草莱[1]。
湖岗山,软陶片;
火候低,证久远[2]。
岐山腰,遗工场;
新石器,此生产[3]。
虎头埔,古窑群;
存陶片,几何纹[4]。
桑浦山,古岛屿;
出土器,浮滨型[5]。
洪岗麓,贝丘址;
有鹿角,作撬器[6]。
蜈蚣岭,多纺轮;
织葛史,地下存[7]。
中夏村,青铜器
三千年,铜锈蚀[8]。
揭阳鼎,盘口形;
三足式,无铭文[9]。
华美埔,埋兵器;
西周时,文化遗[10]。
江水滨,低山间;
古遗址,在在见。
文化址,是标志;
古揭人,非蛮夷[11]。
启山林,开文明
遗物在,供论证。
大中华,成一统;
多元性,构体系[12]。
揭阳国,虽僻远;
添砖瓦,有贡献[13]。
注 释:
[1]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揭阳已有一万年以上的人类生活史,五六千年的文明史。是生活在这一带的百越先民,启扣山林,写下揭阳史的第一篇。郑刚在《岭南文化何处去》一书中提出,所谓“岭南文化”,必须从明代“岭南三家”之初算起。揭阳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一支,是否也应作如是观?笔者以为,揭阳文化包涵着许多远古文明的元素,所以,它的历史应上推至这一文化(即新石器)的肇创时期,而不能截然切断。
[2]《揭阳文物志》称揭东玉湖湖岗遗址内黑外红的软陶片,火候较低,其生产年代距今约4000—5000年,是目前揭阳地区发现的较早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
[3]文物考古部门于1961年在黄岐山塔下方发现磨制石器工场遗址,出土舌形与舟形锛,还有大量半成品石器。
[4]文物考古部门在普宁市广太镇东侧绵远村山地虎头埔南坡,先后发现了18座新石器时期的陶窑,陶片多几何纹,是越族文化的一个体系,北大教授李伯谦为它命名“虎头埔文化”。
[5]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揭阳已在揭东县地都、炮台镇境内桑浦山地发现新石器时期遗址多处。出土文物属考古学界所称的浮滨类型,与闽西南同期文物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可证潮汕文化与闽南文化同一渊源的历史联系。
[6]揭东县地都镇洪岗山北麓的贝丘遗址,是揭阳地区迄今发现的唯一贝丘遗址,出土有作为撬器的鹿角与大量牡蛎壳,可证3000多年前人类生活在此,以采集蚝肉为食的事实,与《汉书·地理志》所载“越人嗜大蛤”相吻合。
[7]在地都镇境内的桑浦山蜈蚣岭,文物工作者曾经发掘到大量陶纺轮,推测以其“款式及数量较多,似不限于织布,可能用于捻线编织渔网之用。”上古时,本地先人以葛为主要织布原料。
[8]考古工作者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揭东县云路镇中夏村北牛堆发现一座古墓,出土铜鼎、铜剑、铜镞、铜钺等器物。此后又在周围的古墓中出土一些类似的青铜器。推断为相当于中原战国时期的文物。
[9]迄今为止,考古人员已在云路中夏一带出土铜鼎3只,以其形制独有,笔者以为可以名之为“揭阳鼎”。《揭阳文物志》对该类文物的描述是:“这是一种盘口树颈鼓腹、平底高斜足薄胎鼎。”
[10]位于内外桑浦之交的地都镇华美村陇埔沙丘上,曾于八十年代初期出土相当数量的铜矛、铜钺、铜戈等。推断为西周时期墓群的遗物。
[11]在古代,中原人习惯于把岭南地区称为落后的少数民族(即蛮夷)的居住地。二十多年来,大量新石器时代先进文化遗存的出土,可证远古时期,揭阳文化并不落后于内地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12]在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黄河流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发祥地。近十几年全国各地大量出土文物证明,原先的中原为中华文明发祥地这个学说不太全面。北京大学李伯谦教授等乃提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之说。以此推论,揭阳远古文明则为多元的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13]饶宗颐、邱立诚等学者、专家论证,揭阳这片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可能存在着一个由越人建立的王国,也即揭阳国。
地理位置
揭阳岭位置有多种说法,其一明嘉靖郭春震《潮州府志》记载揭阳山在(揭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秦名揭岭;其二认为揭岭为揭阳山、瘦牛岭、飞泉岭、贵人山及猴子岽、巾、明、独(山)等处之总名;其三认为揭阳岭是位于湘桂边境都庞岭的又一名字;还有揭阳岭是揭阳黄岐山等说法。
参考资料
揭阳岭.汕头大学图书馆潮汕特藏网.
潮汕祠堂.揭阳新闻网.
三山祖庙.揭阳新闻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23:07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