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箭岭遗址
河北邯郸市西北赵苑公园内遗址
插箭岭遗址群,位于河北邯郸市西北赵苑公园内,是赵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北隅城垣数个建筑基址的统称。距市中心约2公里,现存地面夯土台长约百余米,高3—8米,城墙附近属丘陵地带,包括插箭岭遗址、梳妆楼、皇姑庙、铸箭炉遗址灵山、照眉池遗址、洪波台遗址、小城遗址以及王郎城遗址等多处文化遗存。
历史沿革
插箭岭,在城西北灵山南弯,环高数丈,多卵石,夏月雨后耕牧时常获箭镞,岭得名以此。该岭位于丛岭之中,“每值晴云开霁,岚光四射”。
大约在2300年以前,赵国第四代国君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曾在赵苑公园带领将士苦练骑马射箭。
后来开辟成为仿战国赵文化的建筑群,是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地带规模最大的、融古代文化与现代游乐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园林。又兴建了气势雄伟的赵王殿、诸子百家殿、历代帝王宫、古代兵器陈列馆和成语典故园等。
2010年12月,召开的河北省大遗址保护工作会议上印发了《河北省大遗址保护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大遗址保护发展思路和目标。其中就包括赵邯郸故城王城在内的插箭岭、照眉池、梳妆楼、铸箭炉等遗迹。
主要景点
插箭岭
插箭岭遗址是“大北城”西北隅城垣其中的一段,也是高大的建筑基址。现存遗址夯土筑成带状土丘,曲折延伸,东北至西南走向,略呈头朝东的鸟形,长405-630米,基址宽30-140米不等,高3~8.7米,出土有战国、汉代三棱铜镞,汉绳纹陶片。实属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垣墙体的一部分。
遗址南端逐渐平缓向下与地下的城墙相连接,相传这里是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而得名。1940年日本侵略者占领邯郸期间,日本学者原田淑人等在这里进行考古勘探,认为是汉代遗址。根据这里考古勘探发现的战国时期的铜镞、绳纹板瓦、素面瓦当以及排水槽等遗物,应是战国时期赵王的苑囿区,汉代经过修补而沿用。
梳妆楼
梳妆楼遗址,位于大北城西北隅“插箭岭”的东北处,在“台地”以用大约30米处,属于相当高大的夯土台,包括北台(后楼)和南台(前楼)两部分。南部东西长140米,南北宽180米,高7-8米。北台长方形,地基东西长150余米,南北80米,残存高度7—8米。南台也为长方形,地基东西长140余米,南北100米,残存高度10米。日人原田淑人等在此进行文物调查发掘中,发现有河卵石铺设的建筑散水,河卵石两侧铺有方砖,出土有“千秋万岁”瓦当、蕨手纹瓦当、大型础石及“楼”字瓦片。在南台东侧有一片低洼地,传说是赵王宫女梳妆打扮的地方,俗称“照眉池”。在梳妆楼遗址发现有红烧土块和战、汉时期绳纹筒、板瓦残片,说明其上原有建筑。
皇姑庙
皇姑庙又称台地遗址,位于遗址范围内中部,灵山以南约200米,是一处与西城垣相连的夯土台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台基底部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0余米,存高2—3米。其南与梳妆楼相接。出土筒、板瓦等建筑遗物,应为建筑基址。
1983年在台地西北侧发现了铸造作坊遗迹,火膛坑存长4.8米,坑内堆积有红烧土块、草拌泥块、草木灰、木炭等遗存,还有残陶片、铜矛、铜镞等战国遗物。可见这是一处战国时期的冶铸作坊遗址。
灵山
灵山位于大北城的西北隅,为一土台,经过文物勘探调查,它是西城垣与北城垣交角的一段城垣遗址,呈东北至西南走向。现呈不规则三角形,面积1540平方米,总长约127米,宽23—34米不等,残高4—5米。经实际勘查,其为赵邯郸故城大北城西垣角处的地面墙址残段,两端均有地下夯土延伸。出土战国时期盆、罐、筒瓦、板瓦、排水槽等。
1978年市文物部门发掘了西南端部分地点,属战国时代建筑无疑。在城垣内侧发现了3处排水槽道遗存,其形制与赵王城的排水槽道完全相同,排水槽道的间距在15-16米,出土物还有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瓮、罐、盆等残片。
照眉池
照眉池位于梳妆楼东侧,呈长方形,南北长240米,东西宽60米,地势低洼,传为赵王故迹,赵王宫人照眉于此。现池水干涸,地面散存有战国时期的器物残片。
洪波台
洪波台遗址,位于梳妆楼遗址一带。《后汉书·郡国志注》称邯郸有洪波台,《韩诗外传》说洪波台是春秋后期赵简子修筑,此说未必可靠,然至迟汉代邯郸已有洪波台似无疑问。有关邯郸洪波台的记载,唐代以后较为多见,除见于《元和郡县志》外,在《通典·州郡》洺州广平郡邯郸县条也有记载,唐代诗人李白曾作《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诗一首。因此,关于洪波台的方位,《元和郡县志》认为在县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认为在县西三里;民国二十二年本《邯郸县志·地理志》古迹条称:“洪波台在县东南。《元和郡县志》说在县西北五里。《寰宇记》说在县西三里。《韩诗外传》云周舍死后,简子与诸大夫饮于洪波台。(中略)旧志云在县东南三十里洪波城村,属肥乡县界。”由此可见,《元和郡县志》和《太平寰宇记》的认定大同小异。这样看来,文献记载洪波台的方位只有两说:即位于县西北说和县东南说。
2006年5月,市文物部门在配合赵苑工程建设中,共发掘了5座隋唐时期的墓葬,在其中一座墓葬出土了一盒隋开皇十八年(598)的墓志,载明本墓“北距洪波台百步,东距温明殿二里”。该墓处在插箭岭遗址东部,其正北直线百步就是今梳妆楼遗址所在。再据1964年于邯郸市新生砖厂出土的唐代《张修义墓志》所记,其墓地“绿水前流,溉濯洪波之殿”。其墓地位于邯郸市西北方向的新生砖厂,因此推知,洪波台确如《元和郡县志》所载,是在县城西北方向。出土墓志证实了《元和郡县志》所载洪波台方位的正确。唐代墓志所称是“洪波殿”,《元和郡县志》所称是“洪波台”。所以推测墓志所云洪波殿除指洪波台上所建的宫殿之外,还有兼指洪波台和温明殿二者而言。墓志将洪波台与温明殿并称,说明这里的台、殿相距不远。李白可以登上洪波台观看发兵,又说明洪波台临近当时的官驿道。根据邯郸县城的位置及县城以西地形,当时的官驿道只能在今北关街(南北方向)和浴新街(南北方向)之间(温明殿遗址恰在之间)。那么,位于邯郸县城西北方向而临近温明殿遗址,并且其高度足以使李白能置酒观兵的处所,只有梳妆楼遗址最高,且距离温明殿遗址最近。在“铸箭炉”和“皇姑庙”遗址夯土台表层发现有战国时代的绳纹筒瓦及细把豆等遗物,这些遗物紧挨城垣互相连接,地表下有夯土基址,地面有战国及汉代的大量遗物,说明这是战汉时代的一组高大建筑群,日文本《邯郸》一书的作者原田淑人以及侯仁之先生都推测这一带是赵王的离宫,而“梳妆楼”则是其中一座重要的建筑群。
小城遗址
小城遗址,在西垣北段“插箭岭”内侧,还发现了一座“日”字形小城,东北接近“梳妆楼”,西北与“插箭岭”相连。根据考古勘探资料,小城遗址平面略呈梯形,北边宽290米,南边宽约400米,南北长约7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城中部偏北有一道东西隔墙,将这座小城分为南北两部分。小城的西垣北段即是插箭岭的东侧一段,南段部分与大北城西垣平行(有的地方间距不足一米),长约570米,宽20——30米不等。南垣和北垣在考古中只钻探出西段100米左右。东垣钻探出北段320米,北端在梳妆楼南, 与北垣相接。在小城遗址内出土物多为战国至汉代遗物,有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盆、罐等残片。在小城的西北隅还出土有与赵王城相同的灰陶排水槽、板瓦等建筑构件。另外,小城西垣地段发现有汉墓,可知小城应是战国时代建筑,汉代并修补续用。从小城紧邻的一组高大建筑群看,这里不是一般居民的居住区,应是官属区或贵族住宅区的可能性较大。战国时期的邯郸城是由寒氏城(午汲)迁来,而午汲古城内西北角也有一座小城,可见这两座城的修筑格局很相似。所以大北城西北隅的这座小城,很可能就是为了与居民区形。
铸箭炉遗址
铸箭炉遗址,位于大北城西北隅,在西垣的东侧,北邻灵山,与西垣相接,是一处大型的夯土台建筑基址。南北长74米,东西宽60米,残高9米,平面略呈方形。考古调查发现地表上散布着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盆和素面豆等残片。传说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专门铸箭的地方。在上世纪90年代末修建“邯郸成语典故苑”工程中确实发现了战国铸箭炉遗址,也是国内首次发现战国铸箭炉遗址。非常遗憾是,这么重要的一处战国时期冶铜遗址也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历史见证,在文物部门没能进行科学的考古发掘情况下,就遭到了建设工程的毁灭性破坏。
王郎城遗址
王郎城遗址,位于大北城西垣中段,实际上是大北城西垣的一段地面残垣,呈东北至西南走向,长约805米,城垣墙基宽16—34米不等,残高3——8.5米。出土有灰陶绳纹板瓦、筒瓦、瓮、罐、盆等残片。这段城垣是大北城西垣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地面城垣。1973年市文物部门曾对这段城垣的西南端,即地下与地面城垣相连接的地方进行了考古解剖,发现此段的地面城垣夯筑的质量较差。但在地面城垣的外侧(西侧)发现了城垣基下为另一种不同结构的地下城垣基址,与赵王城的夯土结构相同,属于战国时期的城垣基址,而其上的地面城垣应是汉代利用前代修补的城垣,所以城垣的夯土质量较战国时期要差很多。另外,在地面城的西侧,还发现了8座打破城垣基部夯土的西汉晚期的小型墓葬,出土了五铢、货泉铜钱和星云纹铜镜等遗物。
旅游信息
现已发展为赵苑公园的一个重要景点。
参考资料
插箭岭遗址.邯郸市人民政府.2011-08-31
最新修订时间:2023-10-08 20: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