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师之女》是美籍华裔作家
谭恩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2001年。
内容简介
母亲茹灵患上了老年痴呆症,为了防止遗忘,她将自己的身世和家族秘密记录在案;女儿露丝是位代人“捉刀”的作家,在与男友同居十年后正陷入感情和事业的低谷。母亲的讲述使露丝见证了北京郊区一个制墨世家的兴衰,北京人骨的发掘,一位接骨大夫的女儿,即茹灵生身母亲的惨烈遭遇,以及茹灵姐妹如何于国仇家难之中幸存下来,又如何先后抛下过去的种种伤痛,最终来到美国的坎坷经历。女儿在读了母亲的记录之后,才理解了母亲的过去,得以明白母亲性格中种种的别扭与为难,于是谅解了母亲早年对自己的伤害,反省了自己年少青涩时犯下的种种错误,也因此更加深层地挖掘到自己性格之中的问题,与母亲,与男友的关系也最终得到和解。
创作背景
作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华裔,谭恩美与中国母亲不断产生冲撞,在白人主流社会的夹缝中苦苦寻觅着“我是谁”,经过痛苦的反抗和挣扎后,女作家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找到了自己的根——“母亲”。正如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女儿所说:“作为女人需要熟悉自己的母亲,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是中国。”因此,她把目光转向了自己的母系文化——中国文化,开始寻找自己的家园,追寻自己的历史文化,开始身世的追寻与文化寻根的书写。
为了找回母亲的记忆,为了寻回疏离的中国文化,谭恩美于2001年出版了《接骨师之女》。
主要人物
刘茹灵
刘茹灵在小说中是第一代赴美的华人移民。赴美之前,刘茹灵的家在北京城附近、卢沟桥南的仙心村。她在那里出生、成长,那里也埋葬着她的祖先,生活着她的至亲与好友。作为自己的生命之源,这个中国北方的小村庄造就了刘茹灵的性格,让她渡过了一个安稳、温馨的童年。然而,也是在这个小村庄中,与生母宝姨一起生活了十四年,刘茹灵对此却毫不知情,后因她执意要嫁给自己的杀父仇家致使宝姨绝望地自杀身亡。此后,刘茹灵被送至附近的育婴堂。在那里,她结识了考古工作者潘开京,二人幸福地结合。但新婚不久的丈夫却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枪口之下,刚刚建立的小家庭毁于一旦。随着战事吃紧,刘茹灵离开北京,辗转于香港,最终远走他乡。
到美国后,在隐瞒了自己真实的年龄和婚姻状况的情况下。她与一位杨姓的华裔美国人结婚,从而开始了一段新的生活。虽然,由于丈夫的早逝,杨茹灵只能独自一人抚养女儿——杨露丝,日子过得十分不易;但是,在美国的生活是安定的,物质也算丰富。然而,除了物质生活的满足,人更渴求的却是精神上的皈依。对于刘茹灵,一位在“北京人”遗址附近的仙心村中出生、成长的女性来说,中国北方村庄里浓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氛围不仅造就了她的性格,也将传统文化的因子沁入了她的血液之中,成为她整个生命的负载和本质的内涵。
露丝(杨如意)
杨露丝生在美国,长在美国,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受美国文化熏陶的她自然而然地就将美国视作自己的家园,并以主流的白人文化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始至终,自认为是一个“典型的美国人”的杨露丝都在用强势文化的眼光去解读处于弱势文化群体的中国母亲的行为。年少时,杨露丝嘲笑、厌恶母亲蹩脚的英语和粗俗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惯,对中华文化和受其支配的母亲表现出十足的蔑视和不屑;人到中年后,她虽然能够理解和接受母亲中国式的母爱,也会对日益老去的母亲心怀怜悯、为她感到心痛,但是对母亲的偏执行为和古怪的性格仍会感到不解和无奈。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谭恩美在这部作品中,以及她的其他很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一种困惑,对两种不同身份和文化的困惑。放下姿态去接受新的文化和主流思想,得到的结果却是被原有母系文化的抛弃和追求文化的蔑视。让人不免有种“邯郸学步”的感觉,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得到。特别是身处美国的谭恩美,切身体会到华裔后代在中美文化之间的压力,对心理的巨大负压和存在感的茫然,这种困惑让她不能安心,不敢释放自己。在《接骨师之女》中体现得尤为细致,以明确的主题内涵形式发人深省。以露丝对母亲茹灵的家族历史的探求开始接触中国文化为契机,开始改变对茹灵的种种看法,开始理解母亲对其传达的那些古老的信息,开始试图去修复母亲的心理创伤,为其定位真正的稳定身份。露丝对母亲以往那些奇怪的行为举动有了根植中国文化的理解,最主要的是通过母亲茹灵的手稿找到了可以依偎的文化基础,为自己和母亲的心灵创伤找到了解药,露丝“失声”的现象也随之消失。美国与中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在两代人的探求下,终于找到了一个平衡点,美国的华裔及其后代不再敌视抛弃自己的中国文化,也不再盲目追求冷落自己的美国文化。
按《接骨师之女》中的描述,华裔后代在迷茫中以族裔的身份重拾了那份尊严和自信,懂得了中美文化的根基取舍,知道在对二者的态度上要取长补短,迷茫终会散去,身份的定位与两种文化的融合才是这些华裔得以继续战胜心理创伤的恶魔的根基。谭恩美在小说中大力坚定对中国文化的不离不弃,正确看待自我的“双重身份”,心理的创伤才会痊愈。这是对《接骨师之女》的内在主题的深度诠释,是华裔后代对中国“母亲”依赖的体现。
艺术特色
在《接骨师之女》中,谭恩美对其小说情节做了精心的设计。她采用了这种模式:一个成长于中国而辗转到美国的母亲,一个生于美国的女儿以及美国的丈夫。至于第二部分也用了不少篇幅描写了宝姨与茹灵之间的故事,其实是为描写茹灵与露丝这一中心矛盾服务的。当女儿日渐长大时,无论她的个性和母亲相差多远,一旦她自己成为母亲,她对自己儿女的态度不知不觉会打上其母亲的烙印。无论她年轻时如何厌倦甚至反抗自己的母亲,她都会继承母亲在处理母女关系上的很多方式。这属于一种回归线的效果。小说中,茹灵与女儿露丝的关系可谓是宝姨与女儿茹灵关系的重演。谭恩美在《接骨师之女》中巧妙地处理了自然规律中的这种回归线效果,安排了精妙的情节,并通过叙事技巧深刻地展示了母女关系。
纵观整部小说,会发现叙述的视角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间不断的转换小说在第一部分之前的题为“真”的开篇语,采用了以茹灵为第一人称讲述的方法。短短的四页纸,会让读者快速的进入茹灵的故事。随后小说正式进入第一部分,叙述视角也改为了第三人称,讲述的是露丝的日常生活以及和母亲之间发生的种种事情。当渎者以为小说会如此一直进行下去的时候,小说又一次地变换视角,进入了以茹灵为第一人称的第二大部分读者感觉又回到了开篇语里面的情节。文中的“我”,也就是茹灵,记录下了早年的不幸经历和宝姨间的故事。整个第二部分的第一人称叙述,给人以真文和亲切的感觉。最后,小说第三次转换视角,从“我”的讲述中,回到现实,叫到第三人称的“现在”。在第三部分中,露丝对母亲逐渐谅解,母女最终和解,给小说一个既完整又完美的结局。
作品评价
批评家基米·爱德华兹:“谭最近出版的小说(《接骨师之女》)是她几本书中最好的作品,对母女之间的痛苦而复杂的感情和男女之间微妙又尴尬的关系方面的洞见,甚至超过了前一本小说《喜福会》。”
《
纽约时报》书评人南茜·维拉德盛赞《接骨师之女》的结构,并将此书比喻成精雕细刻的象牙球,即一层镂空里面还有一层,如此层层不穷,构造非常精巧。
作者简介
谭恩美(Amy Tan),美籍华裔女作家,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87年,谭恩美根据外婆和母亲的经历,写成了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并于1989年出版该书。除了《喜福会》,谭恩美的代表作品还有《
灶神之妻》《接骨师之女》《
沉没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