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型功血
医学名词
排卵型功血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时出现在更年期。可分为黄体功能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黄体发育不健全主要是黄体发育不全时,则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黄体萎缩不全的排卵型功血,黄体多发育良好,功能可因黄体未能及时全面萎缩而持续过久。
诊断
1 .黄体功能不全 因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不足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量过多,常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诊刮子宫内膜显示分泌不良,分泌反应落后于正常2天。
2 .黄体萎缩不全 患者有排卵,黄体发育良好,但萎缩过程延长,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淋漓不净。于月经5~6天诊刮子宫内膜表现为增殖期与分泌期改变同时并存,月经期基础体温仍为高相,不下降或下降缓慢等。
3 .排卵性月经失调 青春期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若患者为绝经前期,则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或早绝经。
4. 月经中期出血 即排卵期出血,因排卵期雌激素波动导致少量子宫出血1~3天,别出血较多,基础体温表现在排卵期体温上升有子宫出血。
易混症状
(一)、无排卵功血
1.病史:月经周期、经期不规则,经血量或少或多,甚至因失血多而休克,常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无痛经或经前乳胀等现象。
2.检查:青春期妇女乳房发育略差,子宫略小,双侧卵巢可略小或略大,B超显象见卵泡,BBT单相;更年期妇女子宫正常或略大,卵巢无特殊,月经前诊断性刮宫内膜呈增生期或增生过长表现。血FSH、LH水平可略低,血E2水平偏低或正常,血T水平可正常或略高。
(二)、排卵型功血
1.病史:月经周期规则或缩短为20天左右,经期正常或持续7天以上可达10余天,经前可有短期乳胀、少腹胀,来潮时伴轻度下腹不适,常有不孕或早孕时流产。
2.检查:BBT监测、诊断性刮宫及激素水平测定。
预防
1.避免过度精神刺激,注意劳逸结合。
2.出血多时卧床休息,避免劳倦。
3.出血期间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性交。
4.饮食有节,少食辛辣或生冷之品。
5.搞好计划生育,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临床表现
排卵型功血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尚规律,盆腔内诊检查无异常。可见四种情况:
(1)月经过多 月经周期正常,只是血量过多。
(2)黄体功能不全 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基础体温呈双相,但上升缓慢,且维持时间短,子宫内膜病检显示分泌不足。
(3)子宫内膜脱落不全 表现为月经周期正常,但持续时间延长,流血量多,基础体温呈双相,但下降缓慢,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分泌期与增生期内膜并存。
(4)排卵期出血 月经中期有少量阴道出血,可伴或不伴腹痛,流血发生于基础体温开始上升时。
治疗
(1)黄体功能不全者 可在经前8~12天肌注黄体酮10毫克,每日1次,连续1周,或口服安宫黄体酮8~12毫克,每日1次,连用7~10天,一般治疗3个疗程。
(2)短效口服避孕药 如复方18甲,于月经第5天开始服1片,每日1次,连用22天,治疗3个疗程。
(3)排卵期出血可在月经第10天给予少量雌激素,如炔雌醇0.005~0.01毫克,连用10天,治疗3个疗程。
分类
排卵型功血,有一些是特发性的月经过多,它的定义是连续几个周期经期失血量大于80ml,但月经周期与经期的长度都是正常的,血液生殖激素周期性的波动也是正常。经过很多的研究发现,它是一种子宫内膜局部调控的异常。一种是内膜局部的纤维蛋白溶解的亢进,使得血栓不稳定,内膜剥脱持久。第二个是内膜局部生成的前列腺的组分比例失衡,前列腺素的E2和前列腺素F2x的比值增加,那么PGI 2 /TXA 2的比值增加,这样造成了一种血管扩张和血小板聚集受抑制的倾向。因此,止血受到了影响。
有排卵性的特发性的月经过多常常与子宫粘膜下肌瘤、肌腺症、内膜息肉混淆。
排卵型功血还有一型是经间出血,经间出血的临床表现需要将出血的时间与基础体温的曲线进行对照,就可以分成三型。
第一型是围排卵期出血,这种情况月经期短于7天的,血停几天后又出血,量很少,持续1~3天;
第二型是经前出血(也叫黄体期出血),它是出血出现在基础体温下降之前,持续的天数是不等的,下降以后出血量增多像月经,并且按时停止。
第三型是月经期长(也就是卵泡期的出血),其基础体温下降以后出血7天不止。
排卵型功血,经间出血的病理生理
排卵型功血,经间出血的病理生理指排卵功能的轻微异常,比如稀发排卵、黄体不足、过早退化,或者是黄体萎缩不全,子宫内膜修复不良,子宫内膜脱落不全,这种情况需要跟生殖道轻度炎症,内膜息肉,放环反应等鉴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8 09:28
目录
概述
诊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