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克
汉语词语
掊克,拼音:póu kè,汉语词语,意思是聚敛;搜括;亦指搜括民财之人。
释义
出处
《诗经.大雅.荡》:“曾是强御,曾是剖克。”
《孟子.告子下》:“遗老失贤,剖克在位。”
例句
《抱朴子.自叙》:惚恫官府之间,以窥掊克之益,内以夸妻妾,外以钓名位
唐 白居易 《论刑法之弊》:“掊刻之心,无文之弊,不生於刀笔之下矣。”
《新唐书·韩滉传》:“ 德宗 立,恶 滉 掊刻,徙太常卿。”
宋 王安石 《兼并》诗:“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元典章·兵部一·军官》:“似此掊尅非止一端,渐将军户侵损。”
《明史·赵锦传》:“盖缘权臣行私,将吏风靡,以掊克为务,以营竞为能。”
《明史·彭时传》:“光禄寺采办,各城门抽分,掊剋不堪。”
章炳麟 《訄书·消极》:“近岁掊克之尽,赂鬻之彰,誃馆之侈,蚩贱所发愤也。”
典故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五.(唐)德宗神武圣文皇帝十·贞元十二年:上自陆贽贬官,尤不任宰相,自御史、刺呼、县令以上皆自选用,中书行文书而已。然深居禁中,所取信者裴延龄李齐运、户部郎中王绍、司农卿李实、翰林学士韦执谊及渠牟,皆权倾宰相,趋附盈门。绍谨密无损益,实狡险掊克;执谊以文章与上唱和,年二十馀,自右拾遗召入翰林;渠牟形神恌躁,尤为上所亲狎,上每对执政,漏不过三刻,渠牟奏事率至六刻,语笑款狎往往闻外,所荐引咸不次迁擢,率皆庸鄙之士。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13:03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