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与配置
社会学术语
招聘与配置是社会学术语,是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组织任职,并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
简介
招聘与配置,按照企业经营战略规划的要求把优秀、合适的人招聘进企业,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
常用的招聘方法有:招聘面试情景模拟心理测试劳动技能测试。
招聘要求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和本国利益。
2、平等竞争、专业对口择优录用、亲属回避四项原则。
3、在招聘中应坚持平等就业
4、要确保录用人员的质量。
5、要根据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工作需要和职务说明书中应职人员的任职资格要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开展招聘工作。
6、努力降低招聘成本,注意提高招聘的工作效率
招聘成本
包括:内部成本(Internal Costs )、外部成本( External Costs )和直接成本(Direct Costs )。内部成本:企业内招聘专员的工资、福利、差旅费支出和其他管理费用。直接成本:广告、招聘会支出;招聘代理、职业介绍机构收费;员工推荐人才奖励金;大学招聘费用等。内部招聘成本是企业进行招聘成本核算时最容易忽略的部分,而实际上它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一次流程并不能招聘到适合的人选,需要重复两三次,则内部招聘成本更加不容忽视
调配措施
1、根据企业内外人力资源供求状况的调配措施。
2、进行人才梯队建设
3、从企业内部优先调配的人事政策。
4、实行公开竞争的人事政策。
配置形式
组织主要有以下五种人员配置形式:
人岗关系型
这种配置类型主要是通过人员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来保证组织内各部门各岗位的人员质量。它是根据员工与岗位的对应关系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就组织内部来说,目前这种类型中的员工配置方式大体有如下几种:招聘、轮换、试用、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双向选择。
移动配置型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岗位移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上下左右岗位的移动来保证组织内的每个岗位人员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表现形式大致有三种:晋升、降职和调动。
流动配置型
这是一种从员工相对组织岗位的流动进行配置的类型。它通过人员相对组织的内外流动来保证组织内每个部门与岗位人员的质量。这种配置的具体形式有三种:安置、调整和辞退。
个人-岗位动态匹配型
结合以上人员配置的三种形式,合理地进行组织内部人员配置,应以个人-岗位关系为基础,对组织人员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置,形成“个人-岗位动态匹配型”:
主要步骤为:
(1)人员规划。组织目标需要配置合格的人员来实现,人员的配置需要有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员规划是组织人员配置的宏观指导性工作,是一个对组织人员流动进行动态预测和选择应对策略的过程。人员规划将预测组织的人员需求和可能的供给,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的人员,在实现组织发展战略的同时,保证员工个人的利益。
(2)工作分析。组织仅有人员规划是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组织所设的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形成规范的职务说明书。职务说明书通常由职位工作任务、职责及任职资格条件等组成。
(3)人员测评。进行工作分析后,基本可以确定岗位对人员在知识、技能、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在人员选拔时,配合适当的人员测评的指标,并选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对求职者所进行的科学的人员测评可让容易地了解他(她)是否能胜任该职位,从而为人员合理配置提供最直接的依据。由于组织人员配置很多是在组织内部完成的,因此,通过人员测评与绩效考评等手段,对组织人员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建立组织的人员库,将非常有利于组织进行人员配置。
(4)合理配置。进行了工作分析与人员测评后,就要对从组织内部或外部招聘来的人员进行合理配置,将合适的人员安置在合适的岗位上,达到个人与岗位匹配。实际上,个人与岗位匹配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岗位要求与个人素质要匹配;二是工作的报酬与个人的动力要匹配。
(5)动态优化与配置。通过内、外部招聘手段引进人员进行合理有效配置的同时,还必须通过调配、晋升、降职、轮换、解雇等手段对人员进行动态的优化与配备,因为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岗位的任职资格势必会有新的要求,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该岗位上工作的人,也可能变得不再适合这个工作岗位的要求或其能力已远远超出该岗位的要求。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工作分析与人员测评,对岗位责任、岗位要求及现有人员的知识、技能、能力等进行重新的定位。因此,组织应跟踪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更新工作分析文件,各级管理者对岗位与下属应有全面、正确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使企业整体的人员达到优化配置。
个人与组织发展的匹配型
个人与组织发展相匹配,有两层含意,一是指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所奉行的价值观相一致,而不是偏差过大甚至相悖;二是个人与同事要易于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团队,而不是一群个人与岗位相匹配的人简单地共同工作。据伯特咨询2001年所做的一些调查显示,不同个性的人或相同个性的人共同工作,工作成效是不同的,所以,需要进行合理的人员搭配。
需求诊断
1、由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规划。或由各部门根据长期或短期的实际工作需要,提出人力需求。
2、由人力需求部门填写“人员需求表”。
3、人力资源部审核。
人员需求
1、所需人员的部门、职位。
2、工作内容、责任、权限。
3、所需人数以及何种录用方式。
4、人员基本情况(年龄性别)。
5、要求的学历、经验。
6、希望的技能、专长。
7、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步骤流程
制定招聘计划的内容
1、录用人数以及达到规定录用率所需要的人员。
2、从候选人应聘到雇用之间的时间间隔
3、录用基准。
4、录用来源。
5、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招聘录用成本计算
1、人事费用。
2、业务费用。
3、企业一般管理费
招聘方法的分类
1、委托各种劳动就业机构。
2、自行招聘录用。
3、通过公共网络招聘
招聘测试与面试的过程
1、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测验。
2、最后确定参加面试的人选,发布面试通知和进行面试前的准备工作。
3、面试过程的实施。
4、分析和评价面试结果。
5、确定人员录用的最后结果,如有必要进行体检。
6、面试结果的反馈。
7、面试资料存档备案。
岗前培训
1、熟悉工作内容、性质、责任、权限、利益、规范。
2、了解企业文化、政策及规章制度
3、熟悉企业环境、岗位环境、人事环境。
4、熟悉、掌握工作流程、技能。
专业就业
专业介绍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各类国有及非国有企业及其咨询机构等。可从事部门管理、企业管理、劳动人事管理等工作。
就业前景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在大中型企业很缺乏,市场需求量很大。从事国内外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行政,人力资源管理优化配置的管理者、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者。主要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招聘、培训、薪资、员工关系等模块的人力资源助理、专员、主管、经理、人力资源总监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02 10:39
目录
概述
简介
招聘要求
招聘成本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