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诈骗
高考招生诈骗
招生诈骗类似高考诈骗,该类案件中犯罪分子基本都是虚构自己有替他人办理入学的能力,他们经常虚构自己是机关领导干部,领导秘书等,有时还虚构自己是国家部委工作人员或者各高校教师。
主要形式
骗术一:发布虚假查分网站、虚假招生信息行骗。不法分子利用考生考后希望早知道分数的心理,发布虚假查分网站或手机应用程序,盗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考生的网络支付账号,甚至复制手机SIM卡,盗取网上银行信息。还有不法分子通过编造虚假招生院校、设立虚假招生网站、谎称虚假合作办学单位等途径招揽生源进行网上录取,声称考生可取得正规学籍。更有甚者,恶意仿造合法高校招生网站、非法篡改合法招生院校网上公示录取名单、伪造省级招办录取考生名册和高校录取通知书。
骗术二:谎称通过“特殊渠道”招生,或冒充军队、高校招办人员行骗。不法分子利用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误导家长,谎称通过“内部指标”保证录取,或摆出“自主招生”“定向招生”“特殊培养”“机动指标”“国防生”“特长生加分”等名目,骗取钱财。不法分子还会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伪造高校招生文件、印章,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实际上,经教育部批准进行特殊类型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考生均要参加高考并达到规定的分数线后,通过填报志愿,经各省级招办统一办理录取手续。享受高考加分的考生,须按省级招办规定程序进行申请、审核、公示,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可能通过“特别途径”加分。
骗术三:利用公开信息行骗。针对部分家长和考生不了解熟悉高校招生信息公开渠道,不法分子查询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结果,却向考生家长邀功请赏收取钱财。
骗术四:利用补录环节行骗。骗子利用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和规定的弱点,打着补录旗号行骗。实际上,各地招办对落榜考生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再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
骗术五:故意与其他教育形式及非学历教育混淆行骗。一是不法分子把普通高等学校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混淆,比如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国际教育,声称只要花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可以上名牌院校。二是不法分子打着学历教育的幌子,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实际招收非学历教育学员。
骗术六:伪造录取通知书行骗。对于所谓“招生中介机构”或“招生代理人”给的录取通知书,或是莫名收到某学校寄来的录取通知书,首先要上网查询,核对真伪,如网上一时查不到,应到当地招生主管部门当面咨询或电话查询,以防上当受骗。考生接收录取通知书时无须向任何人或单位缴纳任何费用。
骗术七:“低分高录”“跳挡”录取行骗。招生期间,不法分子声称有办法让不够一本线的考生录取到一本院校,让专科分数线段的考生录取到本科院校,向考生家长骗取钱财。
受骗原因
一、不了解招生资格院校
学生频频受骗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了解招生资格的院校,截止2016年,我国具有招生资格的院校有2879所(包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独立院校,成人高等学校),其余的院校机构都没有招生的资格,而违规招生的单位,其所招学生的学籍、发放的毕业证书国家均不予承认。如果学生对招生院校有所疑问,除了通过网络平台查询之外,还可以向招生办电话咨询。如果已被录取,并且已经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以通过所在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渠道核实录取信息。
二、不了解招生程序
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省级招办和高校也严格公布招生计划,所有录取均按程序进行,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教育部表明,高校录取实行电脑远程录取,各个升级的招办的电脑会自动检索到考生所填报的志愿,如果考生的成绩不够投档线,系统不会检索到考生的志愿,更不会被录取。国家对于降分违规招生的院校会进行处理,而交钱就补录的行为更是无稽之谈,任何组织或个人都无法通过交钱占有“扩招”或“补录”名额。
三、不了解特殊招生
很多学生指示听说有自主招生,军校招生,国防招生,专项计划招生,贫困地区招生等特殊招生,但是不了解招生政策和程序,被一些骗子说的天花乱坠反而认为是非常有道理,比如有的骗子说自主招生就是拿几万元就可以录取,说自己掌握国防生和军校的名额等,口才一流,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真正了解了特殊招生,这些留言就不攻自破了。
四、病急乱投医
这里主要是成人教育、网络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而部分高校同时部分学校同时具有普通高考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招生资格,这就更让家长和学生摸不清头脑,在“手里一堆通知书”的背景下家长急病乱投医,结果上当受骗。
案件实例
花钱顺利入读名校是骗局
王某的父亲通过关系找到自称是中国政法大学的老师刘某,协商以30万元价格办理统招生入读。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刘某告知王某先以插班生的身份入学,给其一张课表让其上课,并以校内宿舍紧张为由安排校外宿舍。刘某为王某办理了学生证,被学校保安以有问题为由没收;期末时王某无法参加考试,刘某告知其成绩可以人为操作;王某发现在学校内网上没有其信息,刘某说学校查得严毕业的时候会办好。
王某毕业时刘某给其毕业证、学位证、三方协议、报到证,但其参加工作后单位无法在教育部网上查找到毕业证书编号。王某知道被骗后报警。刘某等人通过类似手段共实施诈骗9起,犯罪金额220万元,后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
海淀法院法官表示,虚假入学是近年来开始成形的作案手法,罪犯通过伪造录取通知书、安排学校附近入住、旁听学校课程、山寨军训、虚假学生证、就餐卡等造成录取假象。
该种手法格外严重处在于,为取信或捆绑被害人,罪犯会授意被害人不参加高考、放弃填报志愿或背离分数报考、虚假就读,在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会对考生求学造成不可逆障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22:58
目录
概述
主要形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