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建立在“弥萝庄”废墟上的村子,隶属于米甸镇
克昌村委会
行政村;它的前身是
米甸镇境内赫赫有名的“苗氏部落”,有“金山岗、银山岗,有人识得此山岗、买断荞禾米三川”的动人歌谣,有《人力挑断山》的壮丽传说。“苗氏部落”在与土司官府发生的战争中消亡后,居无定所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迁移到此、聚集成现在的村庄,一次“
农业学大寨”运动改变了翠柳成荫、山清水秀的美丽景致。渌萝河水从村前流过,
沥青路面与它隔河相望;是农民作家
张继前的故乡,是长篇小说《散金碎银》里“凤凰巢”的原型;张继前曾为它写下这样的诗句:“人群昼夜在沸动,故土随时在变迁。焉然回首,家乡难寻昔日的旧貌,只见永恒的尘烟。”
地理位置
位于米甸镇西边,距离克昌村委会3.70公里,距离米甸镇6.40公里,祥云县城46、40公里,火车站48.40公里;国土面积0.61平方公里,海拔2,042.00米,年平均气温14.90℃,年降水量850.00毫米。
历史沿革
招乍尾村,史称“弥萝庄”,也有“密萝庄”之说;《德昌史考》中以“苗氏部落”代称。
约公元前70~100年或公元70~100年,几个自称姓苗的人来到渌萝河畔(招乍尾村址)赶走原有的人家(之前有无人音,无从考证)”鹊巢鸠占“的定居下来,取其地名为”弥萝庄“(或是之前的地名,无从考证)。
据残缺漠糊的苗氏墓碑的文字综述:这些姓苗的人是楚国名人贲皇的后代,属芈姓中的一个分支,在其祖先经历了”
楚国若敖之乱“的数百年之后,由
河南济源苗亭流亡到此,因此处”草长莺飞光景好,田肥禾茂人财兴“的状况与河南济源的地理环境相似,并选定为栖身之所。随后,深受中原文化熏陶的苗姓楚人凭借走南闯北的胆识和吃苦耐劳的进取精神在娶妻生子的同时于渌萝河两岸上到龙王庙、下至骐麟村(今凤来村)的斜坡上垦坡造田;商学并举,短短百余年就发展成为四十余户、三百多人的村庄,从实力上达到了称霸渌萝河两岸的地位。从痕迹斑驳的苗氏墓园范围、断石残碑的质量、大小,出土的《祖祠序》《文昌宫序》,永胜县期纳街撰写于1925年的《苗氏族谱》分析:苗氏部落确实有过一段各业发达的时期。
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朝庭授权于弥陀庄(今大村)人李罗赛为米甸十二长官司土官:于唐武得四年(621年)设置过西濮州,明崇祯八年(1635年)设置过德昌县的渌萝河谷由此改名为长官司箐。苗氏家族与弥陀庄的李氏家族本来就为水源、土地及山产林权的归属问题争端了八百余年,见李家封了官,矛盾升级到了战争边缘;无奈于李家政权在握,只好将家财万贯、人丁兴旺的优势发挥在购置马帮以求八面经商和读书做官方面。
据《李国正墓序》、《洪发昌墓序》及作为苗氏部落主要田户之一的《李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苗氏部落作为农产品加工作坊之一的大型榨油房在石头地(今克昌村下村)建成并投入运营,标志着米甸境内第一个小型工业的形成。
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5年),苗家砖瓦厂在凤窝坡(今凤来村)建成并烧制出第一窑砖瓦(之前米甸境内及其周边有无砖瓦厂无法考正)。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苗家铁匠铺在神龙地(今五大箐门口,即岔沟神龙寺村)建成运营;同年,前往“吉雪沃塘”(即西藏拉萨)贩运食盐的马帮商队首度凯旋。
明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苗氏部落”首爿商铺(济源商号)在永胜期纳挂牌营业。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5年),“苗氏部落”文昌宫落成。次年(公元1406年)苗家学舍(即私塾)开办。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苗氏部落”与弥陀庄(今大村、德昌县府原址)李姓土司之间的矛盾升级、以破坏对方龙脉风水的斗争形式,动用劳力72人、历时3年,将连贯弥陀庄的36座山峰的主峰(今五大箐头)挑断(即挑断山)。
清
咸丰十年(1860年),”苗氏部落“在与土司官府因为水源纠纷的决斗中元气大伤,将钱才藏匿西山(三锅羌)后败逃他乡,离乡之夜纵火焚庄;在’‘弥萝起大火,三昼烟不灭“之后,一座房屋半坡的村庄不复存在。
清同治七年(1868年),石沉江村一个叫自开达的单身彝族汉子来到弥萝庄借助未倒的土墙盖起茅房住了下来;改地名为”招乍尾“,”招乍“彝话是”箐“,意思就是位居箐的尾部。
同年,牛皮厂(今里仁上村)两个姓张的兄弟以”自己祖先是与苗家先祖同从河南济源来到云南,患兄难弟的遗产岂能落与他人“为由,收姓自的彝族汉子为仆人,虽然没能要回其它村寨占去的大部份山产田地,但也启房盖屋住了下来。
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一户姓杨的人家打着自己是苗氏后人的旗号从观音箐村迁到
招乍尾村,从张氏兄弟手中分去所剩田地的三分之二;此后,苗张两家为了加强各自实力,收留了外来人员作为佃户或长工,人口重先开始递增;到公元1949年,有苗、张、李、夏、陶、曾6姓人家成为永久定居的农户。
公元1958年,米甸人民公社成立;克昌成立生产大队,弥萝庄始称招乍尾生产队,俗称”招尾队“。
公元2001年,克昌成立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设招乍尾为自然村,统称招乍尾村。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79.38亩(其中:田0.00亩,地79.38亩),人均耕地0.63亩,主要种植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55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3亩,主要种植核桃、梨、苹果、桃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00亩,草地49.00亩;其他面积231.84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电视、通电话三通。全村有35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35户通电,有2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57.14%和57.1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户(分别占总数的8.57%和8.57%)。
2015年,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沥青路面;进村道路为混泥土硬化路面,各家各户饮用自来水,全村建有小水窖20口;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42.00亩,有效灌溉率为52.91%,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42.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3亩。
该村到2016年初,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6年
农村经济总收入22.4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4.00万元,占总收入的62.5%;畜牧业收入4.50万元,占总收入的20.0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1头,肉牛5头,肉羊7头);林业收入1.30万元,占总收入的5.8%;第二、三产业收入2.60万元,占总收入的11.61%;
工资性收入1.03万元,占总收入的4.6%。农民人均纯收入940.00元,农民收入以烤烟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0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人(占劳动力的5.3%),在省内务工4人。
特色产业
据现存碑序文献记载:该村在更早时期主要以马帮营运、铸犁、榨油,以水为动力的碓、磨、碾房为主要经济来源。
公元1959年起,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烤烟等,主要销售往本县县内。2006年烤烟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20万元,占
农村经济总收入41.07%。
人口卫生
更早时期无记载。
清末民国时期,患者靠民间游医诊治,以中草药为主。
公元1949~1979年,一般疾病由赤脚医生诊疗,重病患者送米甸人民卫生所或
祥云县人民医院救治。
该村2006年有农户35户,共乡村人口126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55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人,劳动力75人。该村以汉族为主(是彝族、汉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72人,参合率57.14%;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室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室3.6公里,距离镇卫生院5.2公里。
教书育人
《李国正墓序》记载:明永乐三年(公元1406年),苗家学舍(即私塾)开办;因此,该村虽然是历史上兴办教育最早的乡村之一,但由于人世苍桑、兴衰无常等原因长期颓废,以至中断。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米甸镇创办米甸小学时,该村只有家境稍好的张姓子弟一至二人入学就读。
公元1969年,立丕小学成立,该村小孩有了充分的入学条件。
从公元1406年苗家学舍(即私塾)开办到公元1969年的563年间,该村教育数度兴衰、时断时续,虽学子不多,但人才辈出;铸造了《人力挑断山》的千秋壮举,留下了《三锅羌》的优美词章,酿就了“苗氏部落的丰厚文化和《散金碎银》厚重底蕴。”苗氏时代有探花举人、商界精英;民国时期该村的书法和绘画颇有名气。
2015年止,该村共有高中生5人,大学生1人,作家1人。
文学艺术
纪实传说:《挑断山》 张正康 整理
本土歌谣:《金山岗》
长篇小说:《散金碎银》,张继前著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31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67.08亩,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尚未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方式公开。
基层组织
该村党员总数1人,党员中男党员1人。该村团员3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完成危房改造项目
(2)建成农民科技图书室
(3)建成农村远程教育室
(4)建成村广播室
(5)建成一个比较规范的村卫生室
(6)建设村计划生育活动室
(7)组织开展好村民实用技术培训,转移富余劳动力
(8)组织村民业余文艺、体育队伍,开展好文娱活动,弘杨民族文化
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产业:结合克昌山林资源优势,发展核桃250亩,引进优良畜种,发展种植、养殖业。重点是改造低植林,新建优植林木。开发集体经济林木,扩大招商引资,争取企业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