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
南京市纪念馆
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John Rabe and International Safety Zone Memorial Hall),又称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地址在南京市约翰·拉贝先生的故居(现南京大学校内)。旨在纪念和宣传约翰·拉贝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人类之爱。
历史沿革
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广州路小粉桥1 号,是1932至1938年间德国西门子公司驻南京代表处代表约翰·拉贝先生的住宅。南京沦陷后,这里成为南京安全区25个难民收容所之一,25万难民拥进安全区避难,这个小院就保护了600多位难民免遭日军杀害。拉贝先生亲眼目睹日军暴行,在这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前,拉贝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及其领导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出于正义感和仁爱之心,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尽其全力照顾、保护、拯救处于日军暴行恐怖下的中国军民,揭露战争罪行,呼吁世界和平。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人类之爱,他们的崇高品质及所发挥的作用,应受到人们永远的纪念和大力宣传。
保护与修缮
自1997年起,在南京市人民政府支持下,南京大学开始对拉贝故居进行保护,并着手规划将故居修建成纪念馆。
2003年9月,时任德国总统的约翰内斯·劳先生访问南京大学时,对拉贝故居表示关注。继总统先生访问南京之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西门子江苏省总经理艾伟先生和江苏博西家用电器销售有限公司总裁盖尔克先生自2004年夏开始与南京大学就拉贝故居修缮项目进行全面的沟通工作。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拉贝故居修缮工程于2005年末成功启动。
2005年12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上海总领事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江苏博西家用电器销售有限公司三方与南京大学共同签署了共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协议,建设资金由德方捐赠,南京大学负责故居的修缮、纪念馆建设和管理工作。拉贝故居的保留和纪念馆建设,还得到江苏省及南京市政府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
2006年10月31日上午,修缮一新的拉贝故居作为“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江苏省、南京市有关负责人以及德国驻上海总领馆总领事出席了纪念馆揭幕仪式。
南京大学副校长张荣教授在典礼上说,建立该纪念馆,旨在“弘扬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深入发掘拉贝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加强国际文化交流”。 德国驻沪总领馆总领事芮悟峰博士在典礼上致辞时,称赞拉贝“在正确的时间做了正确的事情”,“他的行为代表了人道主义、诚实和正直。” 主要资助方西门子公司执委会成员吴贺乐博士说,拉贝的人道主义精神是西门子早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范例。
江苏省及南京市有关方面负责人,南大党委书记洪银兴教授等,也先后致辞,约400多位中外来宾参加了揭幕典礼。 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教授在揭幕典礼上发表了演讲。他说:“任何时候,为了和平,我们都将不畏艰辛!”他指出,我们衷心希望“纪念馆”、“研究交流中心”能够为1937年南京的历史事件的和解作出贡献,同时也能推动人们思考,如何才能及时避免冲突、保持世界和平。托马斯是《拉贝日记》保管人、海德堡大学医学教授。他和夫人艾莉向江苏省和南京市政府的代表、南大校领导、西门子驻南京代表、在典礼上演讲的人士等,赠送了1997年以《一个南京的德国好人》为书名出版的德文版拉贝日记。他说,出版发行它是纪念1937年约翰·拉贝和国际委员会在南京度过的“那些艰难的日子”,该书也推动了这个纪念馆及交流研究中心的建立。
意义
建立“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和“拉贝国际和平与冲突化解研究交流中心”,一是纪念、缅怀拉贝先生及国际委员会成员,铭记他们伟大的人类之爱;二是让世人永记这段惨痛的历史和血的教训,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三是倡导世界和平,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同时,该馆的建立对于激发人们的仁爱之心和奉献精神,呼唤人类和平,制止战争犯罪,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8:5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