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山石群(Danshanshi Gr.)的时代属古元古代。主要分布于山西中条山东麓边缘的西峰山至架桑一带。为浅变质岩系,主要为变质砾岩、石英岩,上部为条带状石英岩夹白云质大理岩,厚563米。变质程度属低绿片岩相。原岩为一套碎屑岩,与上覆西阳河群呈不整合接触。
20世纪50年代中期之前,一般将这一套浅变质岩称为上石英岩,作为元古代地层或
中条群上部层位对待。1955年,孙大中命名为担山石石英岩。1957年,王植将担山石石英岩与下伏地层之间不整合厘定为吕梁运动,而与上覆安山岩(即现在的西阳河群)之间的不整合厘定为
中条运动。1978年,《中条山铜矿地质》编写组正式建立担山石群,自下而上划分为周家沟组、西峰山组和沙金河组,划归中元古代。孙大中等(1993)又将其归属古元古界顶部。
1. 周家沟组 为变质砾岩,砾石成分一般为石英岩、白云石大理岩,少量板岩、变火山岩等,具一定的磨圆度。胶结物主要为砂质、次为泥质、有时含磷、铁和白云质。
2. 西峰山组 为具暗色条带的中—细粒石英岩,磨圆度好,分选中等。条带平直,为磁铁矿和少量镜铁矿粒组成。偶见大型斜交层理。
3. 沙金河组 上、下部均为变砾岩,砾石为石英岩、条带石英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砾石呈椭圆状,胶结物为砂质。中部为变粉砂岩。
该群变质程度为低绿片岩相。呈NNE向线型分布,岩层倾角一般大于45°,与中条群基本一致,某些地区则已卷入中条群余家山组的平卧倒转褶皱之中。其原岩为一套粗碎屑岩,是在前担山石群上升遭受剥蚀回返后的山间拗陷型沉积,为介于中条运动第一幕和第二幕之间的磨拉石建造。该组古地磁极坐标,纬度=25.6°,经度=267.9°,古纬度=7.1°(孙大中等,1993)。根据侵入岩和古地磁等资料,推断担山石群与下伏中条群之间不整合年龄为1900Ma,为中条运动第一幕,而担石山群与上覆中元古界西阳河群不整合年龄为1850Ma,为中条运动第二幕。因此,该群属古元古代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