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膊
汉语词语
披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ī bó,意思是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也叫做掩膊
解释
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甲,惟 大理国 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龟壳,坚厚与铁等。又联缀小皮片为披膊护项之属,制如中国铁甲,叶皆朱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器用·蛮甲胄》:“ 大理国 之制,前后掩心以大片象皮如龟壳,其披膊以中片皮相次为之,其护项以全片皮卷圈成之。”
历史发展
肩部作为身体部分较为重要的一块,在很早时期,古代先民就做到了肩部的防护。
秦代军吏凯——铠甲由甲片编缀而成,无衬材,身甲较长,两肩有掩膊,掩膊也是用甲片编缀成的。
另外一种袖状掩膊,这是一款较奇特的甲式,防护面强大,乃是冲锋陷阵最需防护的战车驭手用甲。
汉朝时期,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提升,大量出现铁质铠甲。铠甲由一片一片的甲片编缀而成,而掩膊同为身甲的一部分也是由甲片编缀而成。
根据徐州狮子山楚王陵出土铁铠甲的复原研究成功复制的扎甲。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达四百年的战乱纷争,对武器和军事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时普及的铠甲筒袖铠,作为肩部防护的筒袖与身甲联为一体,防护周密。
隋唐时期,由于与外国之间的联系增强,铠甲加上了装饰,使得铠甲更加精致,并且在肩膀三头肌部位加上了肩吞,使得肩部多了一层防护又更加威武霸气,形成了最初后世熟悉的宋代经典传统样式。
头戴胡风帽型兜鍪、肩头装上狼头的隋朝士兵。
晚唐时期,异域色彩淡化,逐渐演化为稳健、威武、实用的风格,为本土文化乐于接受;直至北宋初期,中国传统甲胄类型已经基本成型。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甲胄也由浮华转向军事本旨,突出军事功用。这时的铠甲已初步具备后世中华传统大铠的基本特色,如摒弃初唐繁琐的甲胄组件和相应的“包粽子式”的裹甲方式,改为结构紧凑的二件套披挂式,掩膊(披膊)、身甲、裙甲有机结合为一体,显得大气持重。
北宋,铠甲的发展到了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掩膊时中国最具有特色的时期。
黑金柳叶扎甲掩膊
步人甲‘铁浮屠’掩膊
黄金锁子甲掩膊背面。
参考资料
中国兵器甲胄图典.中国兵器甲胄图典.2017-06-30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30 09:43
目录
概述
解释
历史发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