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膊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pī bó,意思是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也叫做
掩膊
古时作战所穿的甲胄,用以保护肩膊的部分称“披膊”。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器》:“蛮甲,惟 大理国 最工。甲胄皆用象皮。胸背各一大片如龟壳,坚厚与铁等。又联缀小皮片为披膊护项之属,制如中国铁甲,叶皆朱之。”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器用·蛮甲胄》:“ 大理国 之制,前后掩心以大片象皮如龟壳,其披膊以中片皮相次为之,其护项以全片皮卷圈成之。”
隋唐时期,由于与外国之间的联系增强,铠甲加上了装饰,使得铠甲更加精致,并且在肩膀三头肌部位加上了
肩吞,使得肩部多了一层防护又更加威武霸气,形成了最初后世熟悉的宋代经典传统样式。
晚唐时期,异域色彩淡化,逐渐演化为稳健、威武、实用的风格,为
本土文化乐于接受;直至北宋初期,中国传统甲胄类型已经基本成型。
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甲胄也由浮华转向军事本旨,突出军事功用。这时的铠甲已初步具备后世中华传统大铠的基本特色,如摒弃初唐繁琐的甲胄组件和相应的“包粽子式”的裹甲方式,改为结构紧凑的二件套披挂式,
掩膊(披膊)、身甲、裙甲有机结合为一体,显得大气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