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拼音是è wàn,汉语
词语,解释是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
心理活动。出自《
史记·刺客列传》。
释义
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虑、愤怒、激动等心理活动。亦作“ 扼捥 ”。
出处
1、《史记·刺客列传》:
樊於期(fán wū jī)偏袒扼腕而进曰。
2、明·
张溥《
五人墓碑记》: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3、《
战国策·燕策三》:“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
腐心,乃今得闻教!’”
4、《
韩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
金城之内,而无扼捥聚脣
嗟唶之祸。”
5、晋·王隐《晋书·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
扼腕长叹者也。”
7、宋
陆游《序》:“每言虏,言畔臣,必愤然扼腕裂眥,有不与俱生之意。”
8、清
薛福成 《后乐园记》:“抚时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贯。”/
9、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八》:“
慷慨激昂的人说:‘世道浇漓,
人心不古,
国粹将亡,此吾所为仰天
扼腕切齿三叹息者也!’”
10、
柯灵《香雪海·文苑絮语》:“凄凉的诗篇,像田间可爱的野花遭到风雨摧残一样令人扼腕,叹息。”
典故
“扼腕”一词就是从这段史实中留下来的。“扼”音è,动词,是用手掐住的意思;“腕”就是手腕。“扼腕”就是用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表示振奋或激愤的情绪。现在一般表示惋惜的情绪,是书面语言。如:扼腕叹息,扼腕长叹等。见于《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时期,
秦国将领樊於期得罪了
秦王,他的父母及家族不少人都惨遭杀害,他只身一人逃亡到
燕国。秦王不罢休,用千金和
万户侯的官位来悬赏捉拿樊於期。
樊於期到燕国后,被
燕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早就痛恨秦王,所以对樊於期非常同情,并且待他很好。
秦国自然对燕国很不满,不断向燕国施加压力,扬言要进攻燕国。太子丹广泛招揽人才,想派勇士去刺杀秦王。
经过别人的介绍,太子丹找到有名的侠士
荆轲,荆轲也接受了刺杀秦王的艰巨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荆轲认真地琢磨了一番,他认为必须带上秦王极需要的礼物,才可能受到接见。于是决定带上燕国的详细地图和他悬赏捉拿的要犯樊於期的头颅,以作为晋见的礼物。
荆轲把自己的想法报告了太子丹,可是太子丹一再犹豫,他实在不忍心杀害为避难而投奔他的樊於期。
在这种情况下,荆轲只好亲自去见樊於期。寒暄之后,他对樊於期说:“秦王对将军够残酷的了,灭了您的家族,现在仍不放过您,您打算怎么办呢?”
樊於期仰天长叹了一声,极为悲愤地说:“我一想起这些,就痛入骨髓,可惜没有报仇的好办法啊!”
荆轲稍停了一会儿,小声地对樊於期说了太子丹的打算和自己的想法,结尾时极为诚恳地说:“愿得将军之头以献秦王,借此机会替将军报仇,不知将军能应允否?”
樊於期一听,顿时眼里放出了光芒,他用力一下子撕开右边的衣袖,袒露着右胳膊,然后用左手握住右手的手腕,向前一步,十分振奋地说:“这是我日夜咬牙切齿痛心疾首所盼望的啊,今日才有幸得到您的指教(原文是‘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乃得闻教’)!”说完,他毫不犹豫地抽出佩剑刺向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