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尘是由于地面上的尘土在风力、人为带动及其他带动飞扬而进入大气的
开放性污染源,是环境空气中
总悬浮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义
粉粒体在输送及加工过程中受到诱导空气流、室内通风造成的流动空气及设备运动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都会将粉粒体中的微细粉尘首先由粉粒体中分离而飞扬,然后由于室内空气流动而引起粉尘的扩散,从而完成了从粉尘产生到扩散的过程。
污染分类
一次扬尘
在处理
散状物料时,由于
诱导空气的流动,将粉尘从处理物料中带出,污染局部地带。
二次扬尘
由于室内空气流、室内通风造成的流动空气及设备运动部件转动生成的气流,气流带动浮尘运动,把沉落在设备、地坪、及建筑构筑上的粉尘再次扬起,称为
二次扬尘。
扬尘污染,是指泥地裸露,以及在
房屋建设施工、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物料运输、物料堆放、道路保洁、植物栽种和养护等人为活动中产生粉尘
颗粒物,对大气造成的污染。
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是指煤炭、道路浮土、耕地土壤、城市裸露地面、绿化超高土、
砂石、灰土、
灰浆、灰膏、
建筑垃圾、工程渣土等易产生粉尘颗粒物的物料。
污染危害
使空气污浊,影响环境。对人体也有危害,如
支气管炎、
肺癌。
治理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技术,生物纳膜是层间距达到纳米级的双
电离层膜,能最大限度增加
水分子的
延展性,并具有强电荷
吸附性;将生物纳膜喷附在物料表面, 能吸引和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聚合成大
颗粒状尘粒,自重增加而沉降;该技术的除尘率最高可达99%以上,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
超声波雾化,可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
干雾;超细干雾颗粒细密,充分增加与粉尘颗粒的
接触面积,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碰撞并凝聚,形成团聚物,团聚物不断变大变重,直至最后自然沉降,达到消除粉尘的目的;所产生的干雾颗粒,30%~40%粒径在2.5μm以下,对大气细微
颗粒污染的
防治效果明显。
湿式收尘技术通过压降来吸收附着粉尘的空气,在
离心力以及水与粉尘气体混合的
双重作用下除尘;独特的叶轮等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
除尘效率。
适用于散料生产、加工、运输、装卸等环节,如矿山、建筑、采石场、堆场、港口、火电厂、钢铁厂、垃圾
回收处理等场所。
防治方法
1. 在
建筑工地多洒水,道路两旁多植树,都对防止扬尘危害有一定成效。
2.治理各类超高土:花坛、绿地、
树池中接近边缘的的土壤如果高度超过路面、
路肩、
条石,就会形成绿化超高土,不易蓄水和生长植被,泥土雨天就会被冲上路面,到处是泥泞,天晴干燥后又形成扬尘,全国很多城镇乡村都有这种情况,是本地扬尘的主要来源。园林施工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只有《
城市容貌标准》规定绿地土壤要低于边沿10厘米,另外
黑龙江省曾经专门治理过绿化超高土,效果非常好,美化了城市,净化了道路和空气。
如果绿化土壤低于路面、路肩,下雨的时候雨水只会把路上的尘土冲到绿地里,越下雨道路会越干净,天晴也不会扬尘;如果相反,越下雨道路就会越脏,天晴后必然形成扬尘。同时,治理好绿化超高土对解决
城市内涝也很有作用,大部分城市建设中绿地都高于道路,雨水只有流过道路之后排入
下水道一种途径排出城市,许多城市被淹必然是逃脱不了的。改变城市内涝、美化环境要有大量低于路面的绿地、湿地,雨水应当由绿地湿地存满后再排入
排水管道,而不是存于道路后进入排水道。
理想状态是道路、甬路直接衔接低洼绿地、花坛、湿地。
降雨后利用雨水资源立即清扫洗刷道路积存的泥水,是避免道路泥土风干后反复形成扬尘最有效手段,同时能够避免晴天时清扫形成扬尘,也能极大地节约清洁用水,是中国广大城镇应当立即采取的措施。
在硬化道路的设计和施工时,注意严格采用合理的路面横向坡度和道路边缘
排水设计,利用自然降水径流冲刷清洁路面尘土,对于降低扬尘污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治理扬尘污染的重要长效措施。
3. 注意增加墙面的粗糙性: 新建的立体路段的墙面都以光滑的水泥面为主,其实立交桥墙面最好是粗糙的,才会帮助减少扬尘。这是因为,光滑的水泥墙面会产生很强的热反射,而且光滑的墙面无法吸附住尘粒,因此这样的道路上
热岛效应重,尘粒飞扬,
空气质量差。相反,在墙面粗糙的立交桥地带,墙面能够滞留尘粒、利于植物的攀延,地面的热气流明显减弱,对降低扬尘很有帮助,而且还有减少噪音的作用。用
立体绿化来改造光滑的水泥墙面不失一个好措施,但最重要的应当是立交桥墙面的设计者要了解墙面构造与城市空气质量的关系。
4. 注意减少城市屋顶的扬尘: 城市楼房的
平屋顶多有积尘甚至废物堆积的问题。清理干净屋顶并在屋顶上铺一层碎石会有很好的吸尘作用。铺了碎石的屋顶还有明显的降温效果,夏季可使顶楼降温十多度,这能使顶楼住户少开空调,因而能
节约能源,减少热空气的排放。环境中的热气流少了,有利于空气中
悬浮颗粒物的沉降。屋顶上铺碎石层是欧洲、
北美和日本等国城市减少屋顶扬尘的常用方法。
5. 注意对马路边树坑露土的遮盖: 城市马路边的树坑多是露土状态,由于车来人往,路边树坑成了马路尘土的来源之一。许多
发达国家城市高度重视对路边树坑的遮盖问题,使用最普遍的简单方法是:把为城市树木修枝时剪下的枝条切碎成为指头大小的块,然后将这些树枝屑放到马路边的树坑中,露土就被树枝屑覆盖住了。由于由树枝屑组成的
覆盖层孔隙多,它还能对周边马路上来往车辆释放的部分颗粒物起
吸附作用,因此能够帮助减少扬尘。此外由于树枝屑是
有机质,覆盖树坑后有助于土壤中的
微生物和
昆虫的生存,促进
土壤形成团粒结构,增加树坑土壤的
透气性和
透水性,使路边的树木能健康生长。多而茂盛的树木对城市的空气质量大有益处。有人担心,用树枝屑覆盖可能不利于防火。其实由于树枝屑覆盖层的保湿能力好,失火的可能性很小。与其仅仅因为担心而不采用这样的好方法,还不如在北京的开展一些试点街来观察方法的可行性。毕竟,火是可防的,而空气质量影响的却是整个城市的健康。
6. 工地地面要避免硬化而应当使用碎石进行软覆盖:治理工地扬尘的最好方法不是硬化地面,而是将碎石铺在工地的露土地面上。碎石形成的多孔隙地面吸尘好,能
透水,消噪音,易回收,而且在碎石地面上卸货时不起尘土。相反,如果工地地面被
水泥硬化,工地的热岛效应会很高,而且由于硬化地面不吸尘而需要不断撒水,太浪费水资源,加上硬化地面
不透水,工地撒的水或降下的雨水就会带着工地上的泥土流向周边环境,泥浆干后成为扬尘源。另外在地面硬化的工地上,由于卸货时建筑材料与地面硬碰硬,会产生扬尘和严重的
噪音扰民问题。
7. 注意城市植绿不要筛土:近年来城市的绿化方式出现了大面积筛土的现象,原因是铺植
人工草皮需要细筛后的土壤。然而从保护
城市环境和城市
土壤生态的角度来看,筛土的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筛土后,自然存在于土壤中的石块和有机质被大量清除掉了,留下的只有
细颗粒的土壤,这样再造出的绿地会很快出现
土壤板结问题。板结的土地不吸水、团粒结构差,下雨时涝、无雨时干。板结土壤的透气性不好,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昆虫
生存条件差,这样的土质表现出明显的沙化现象,种植其上的草、灌难以健康生长,树木的根部因透不了气而坏死,引起树木倒伏。所以筛土后建成的绿地经常返工,使绿化地区也成为城市中的扬尘源之一。其实如果顺应
自然规律去为城市建绿地,会方法简单、花钱少、效果好、可持续,主要方法是:利用城市本来存在的
土地资源,在石头多的土地上栽种树木和灌木,在石头较少的土地上撒上本土、自然、混生的
草种,以建成城市中的拟自然植被区。这些地方绿化后的管理简单,可供人们休闲,而且形成的自然草地耐旱、耐踏、不需养护、色彩随季节发生自然变化,其美感和给人的
亲切感都将大大胜过人工铺植的外国草皮,而且建造过程简单,不会产生任何增加城市扬尘的问题。
8. 注意利用社区居民自助绿化力量来为城市减尘:
城市社区中仍普遍存在大面积无植被地带问题,露土区
随出可见。这些区域是社区的扬尘
源并增加着社区的热岛效应。在社区中实行居民自助绿化是一个能让社区中的裸露土地变成长满植物的绿地的好办法。近两年自助绿化在北京的几个社区试行后,得到了居民的积极参与,居民自建的绿地对
社区环境的降尘、降温效果明显。居民们还反映:有了自助绿化,业余生活的文明内容提升了,而且乐趣也大大增加了,还懂得了改善自己社区
小环境才能改善北京大环境的道理,实在是一举多得。这些试点的结果说明:在北京的居民社区中推广自助绿化是一条花钱少、见效快、可持续并能得到群众广泛参与的好事情,可以在城市的各个社区中推广开来。当千百个城市社区都变成绿色满园的时候,城市的空气质量一定会有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