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上画赞
陶渊明韵文作品
《扇上画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为扇面上人物画像所题写的赞辞。赞文用四言韵语写成,除前后各八句是全文的开头与结尾外,中间部分每四句赞美一至二人,共九人。这九人分别是:荷蓧丈人、长沮桀溺於陵仲子、张长公、邴曼容、郑次都、薛孟尝、周阳珪(《艺文类聚》作周妙珪)。这些人物都是古代的隐士,作者借此抒发对古代隐士生活的羡慕与景仰,并表现自己的隐居之志。全文言简意长,超然淡远,具备了诗歌所特有的精巧体式与强烈的抒情性。
作品原文
扇上画赞
三五道邈①,淳风日尽;九流参差②,互相推陨③。
形逐物迁④,心无常准⑤;是以达人⑥,有时而隐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超超丈人,日夕在耘⑧。
辽辽沮溺,耦耕自欣;入鸟不骇,杂兽斯群⑨。
至矣於陵,养气浩然;蔑彼结驷,甘此灌园⑩。
张生一仕,曾以事还;顾我不能,高谢人间⑪。
岧岧丙公,望崖辄归;匪骄匪吝,前路威夷⑫。
郑叟不合,垂钓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⑬。
孟尝游学,天网时疏;眷言哲友,振褐偕徂⑭。
美哉周子,称疾闲居;寄心清尚、悠然自娱⑮。
翳翳衡门⑯,洋洋泌流⑰;曰琴曰书,顾盼有俦⑱。
饮河既足⑲,自外皆休⑳;缅怀千载㉑,托契孤游㉒。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三五:指三皇五帝。道:治世之道。邈:遥远。
②九流:先秦至汉初的学术流派,即法、名、墨、儒、道、阴阳、纵横、杂、农九家。参差:长短、高低不齐。这里指见解各不相同。
③互相推陨(yǔn):互为消长,此起彼伏。互,一作“牙”。推,推进。陨,陨落。
④形逐物迁:外在的'形象随着事物本身的变化而变化。《周易·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⑤常准:一定的标准。常,永久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
⑥是以:所以,因此。达人:通达事理、达观之人。贾谊鵩鸟赋》:“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
⑦有时:指国无道之时。
⑧“四体”四句:咏赞荷蓧(diào)丈人。事出《论语·微子》。四体:四肢。勤:劳,出力。超超:超凡脱俗的样子。耘:除草。
⑨“辽辽”四句:咏赞长沮、桀溺。事出《论语·微子》。又《论语·微子》载桀溺对子路说:“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子路将此语告诉孔子,孔子说:“乌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辽辽:遥远的样子。《楚辞·九叹·忧苦》:“山修远其辽辽兮,涂(途)漫漫其无时。”人鸟不骇,杂兽斯群:是说长沮、桀溺过着与乌兽同群的隐居生活。斯:语助词,无意义。
⑩“至矣”四句:咏赞於(wū)陵仲子。皇甫谧高士传》:楚王听说於陵(在今山东长山县西南)有位陈仲子有贤才,遣使者聘他为相,仲子入告其妻,其妻曰:“夫子左琴右书,乐在其中矣。结驷连骑。所安不过容膝;食方丈干前,所甘不过一肉,今以容膝之安、一肉之味而怀楚国之忧,乱世多害,恐先生不保命也。”于是他们夫妻一起逃走。为人灌园。至矣:多么高尚啊。养气浩然:有坦荡的正直之气。《孟子·公孙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结驷:车马众多,指做高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
⑪“张生”四句:咏赞张长公。西汉张挚,字长公,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与此四句意同。顾:念。谢:辞。人间:指官场。
⑫“岧岧”四句:咏赞邴曼容。丙公:指邴丹,字曼容,西汉未琅邪(今山东诸城)人。丙是“邴”的借字。《汉书·两龚传》:“汉兄子曼容亦养志自修,为官不肯过六百石,辄自免去,其名过于汉。”“汉”即那汉,以清行征用至京兆尹,后为太中大夫。王莽秉政,乞骸骨归乡里。岧(tiáo)岧:山高高的样子。张衡西京赋》:“状亭亭以岧岧。”崖:山崖,指高官。辄:就,总是。匪:同“非”。吝:贪鄙。威夷:险阻。《尔雅·释地》:“西陵威夷。”郝懿行义疏:“《文选·西征赋》云:‘登崤坂之威夷。’李善注引《韩诗》曰:‘周道威夷。’薛君曰:‘威夷,险也。’“
⑬“郑叟”四句:咏赞郑次都。郑叟:指郑敬,字次都,东汉汝南人。清志高世,新蔡都尉逼他做了功曹之职。厅事前树时有清汁,以为甘露,郑敬兑:“明府政未能致甘露,此青木汁耳。”遂称病辞去,隐大阳山中,渔钓自娱。同郡好友邓敬作了督邮,前去看他,他正在大泽钓鱼。遂在泽旁折荷为坐,饮酒畅谈终日。(事见《后汉书·郅恽传》及注)湄(méi):水边。微:精妙的道理。
⑭“孟尝”四句:咏赞薛孟尝。薛包,字孟尝,东汉汝南人。好学笃行,以孝梯闻名当世。建光中征拜侍中,称病不起。年八十余卒。(事见《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天网:指朝廷法令严密。时疏:时有疏漏,指薛孟尝可以拒绝为官,不听号令。眷:眷恋,顾念。言:语助词,无意义。哲友:贤智之友。振褐:犹振衣。拂拭、抖搂衣服。《楚辞·渔父》:“新沐者心弹冠,新浴者必振衣。”陶诗此处言抖掉世俗灰尘去隐居。褐:粗布衣服。偕徂(cú):同往。指隐居。
⑮“美哉”四句:咏赞周阳硅。周阳硅事迹未详,据诗意知其称病辞官闲居,性恬淡有清操。
⑯翳翳:这里指树荫遮蔽、光线不明的样子。衡门:柴门,陋室。衡同“横”,横木为门。
⑰洋洋泌(bì)流:涌出的泉水激荡流淌。洋洋,形容盛大、众多。泌,涌出的泉水。《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⑱俦:类,同伴。
⑲饮河既足:《庄子·逍遥游》:“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这里指生活所需不用太多,稍有即可满足。河,指河水。
⑳自外皆休:此外都不需要。
㉑缅:遥远的样子。怀:想,思念。
㉒托:寄托,托身。契: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白话译文
三皇五帝盛世遥远,淳朴风尚日渐消尽;九流学派见解不一,相互之间有增有损。
外形随着物体改变,心中没有一定标准;所以那些明智之人,审时不容逃去归隐。
贤达不能参加劳动,五谷庄稼不能区分;荷蓧丈人隐居世外,日暮仍在田中耕耘。
长沮桀溺距今遥远,并肩耕作自得欢欣;鸟儿飞近并不惊心,隐居偏远与兽为群。
道德高尚陈仲子君,涵养深厚正气浩然;蔑视那些高官厚禄,甘心隐去为人灌园。
张挚曾经一度出仕,后因有事把家来还;自念与世不能相容,高蹈远去不再为官。
邴曼容君德操高尚,被封高官便把家还;既不骄纵也不贪鄙,仕途多有险阻艰难。
郑敬与世不能相合,隐居垂钓大泽之边;故友来访水滨共饮,畅谈终日大义微言。
薛包笃行潜心游学,仕途罗网也能逃避;顾念往日贤智之友,一同振衣携手逃离。
周阳拄君值得赞美,托疾辞官在家闲居;寄心尘外清操高尚,悠然适意自得欢娱。
树荫之下柴门陋舍,泉水涌出激荡长流;有琴可弹有书可读,左顾右盼琴书为友。
生活所需稍有即足,其他一切皆无所求;遥遥怀念千载之上,寄心知音独自邀游。
创作背景
郭维森、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认为,这篇赞文约作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当与四言诗《答庞参军》作于同时。当时陶渊明六十岁,隐居在浔阳郡上京里。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文是陶渊明为扇面上人物画像所题写的赞辞。这些人物都是古代的隐士,陶渊明借此抒发对古代隐士生活的羡慕与景仰,并表现自己的隐居之志。
文章开头说,世道变了,人心坏了,三皇五帝的道路那么邈远,无法再回去了。“是以达人,有时而隐。”当归隐农耕成为一种时尚的潮流,众多的达人们开始前仆后继,只为赢得历史的喝彩。荷蓧丈人来自《论语》。他那句有名的话,说的是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是个热爱劳动的老人。长沮和桀溺也来自《论语》,他们是两个高大魁梧的汉子,喜欢耕种,拿孔子的话说,他们不和人打交道,只和鸟兽打交道是不对的。不过陶渊明更欣赏这两个人,而不是孔子。他的后半生,开始对孔子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他是在否定自己积极入世的前半生。於陵子仲来自《高士传》,於陵是地名,他应该叫陈仲子。当年楚王听说了他的才干,想聘他为相。他就问他妻子的意见。他的妻子是个明白人,知道仕途凶险,就劝他不要当这个官。然后两人逃走,为人灌园。“蔑彼结驷”,意思是他们蔑视那出入有高头大马驾车的富贵生活。张挚,字长公,来自《史记》。他曾官至大夫,后来因事被免。他觉得那个世界和他的意见相悖,从此终身不仕。从此他登上了人生的高处。丙曼容,来自《汉书》。他当官有个原则,坚决不肯过六百石。他认为,往前一步就是悬崖。不是要掩饰什么,也不是吝惜自己的才华,而是仕途之路确实不好走。他要走一条光明坦荡的人间大路。郑叟,郑次都,来自《后汉书》。话说他与时势不合,逃避朝廷的征用,整日在河边埋头垂钓。朋友邓敬去看他,他就折断荷叶,两人席地而坐,饮酒清谈,一起探求精妙的道理。薛孟尝,一个喜好游学的人,来自《后汉书》。他还是个有名的孝子。起初,拜为郎中。后来钻朝廷管理不严的漏洞,开始装病,并且得到了批准,就抖了抖粗布衣服上的尘土,隐去了。最后一个是周阳珪,事迹不祥。他也是个为了不做官而装病的人。他喜欢的也是清淡、自然的生活。这些人,他们宁愿住着简陋阴暗的房屋,忙时耕耘,闲时爬山看水,弹琴读书。山水琴书是他们的灵魂伴侣。他们觉得,这就是最完美的生活。不求奢侈的物质,够用就行。陶渊明缅怀他们,他们的身上,寄托着他的前途,他的志向。他们就是他精神上的导师。陶渊明把三位隐耕者置于前列,体现了他自食其力的主张。陶渊明通过缅怀赞誉扇上绘制的这九位隐耕不仕的千年历史人物,寄托了作者的志思志识。这成了作者心中的“群英会”。
《扇上画赞》对画赞传统模式的突破继续向深层次拓展,画赞在陶渊明手中呈现出了诗化特征。受陶渊明思想、气质的支配,《扇上画赞》诗化倾向的突出表现是主观色彩的强化,与传统画赞相比,显得个性化十足。
首先,以往画赞人物多置于宫殿、祖庙等壁上,位置固定,对于画赞作者而言选择性较小,故画赞人物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兴趣喜好难以完全一致。陶渊明跳出了这一传统藩篱,将目光投向生活中常见之物——扇子之上,这就使画赞消除了以往的严肃性,而富有生活气息。扇子本身是极富个性化之物,陶渊明所赞人物置于扇面上,则使画赞人物在题材内容的选取上更具主观性。陶渊明思想有着浓厚的玄学色彩,其行为准的带有明显的道家色彩,崇尚自然,企羡隐逸,与陶渊明的个性喜好相一致,其扇上之画便是一幅道家隐士的群像图。与此相应,陶渊明的画赞分别赞美了九位古代隐士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这九位古贤不仅是陶渊明企慕的对象,也是他引为知己的良朋。
其次,陶渊明《扇上画赞》在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传统画赞一般篇幅不长,四言八句的居多,多数不超过十句。在这样短的篇幅中,除了赞颂画中之人外,留给作者的空间极为有限,要在画赞中增加作者的主观情感十分困难,因此以往很多画赞如果所赞为同一人的话,几乎不能区分作者。要使画赞具有个性特色,就必须加长文章的篇幅,这一点在夏侯湛《东方朔画赞》中表现得很突出。陶渊明《扇上画赞》共四十八句,远远超过传统画赞的篇幅。值得一提的是,此赞的章法结构前所未有,因而具有独创性。一方面,在整体布局上,传统画赞的内容仅局限于对画中人物的赞美,而此赞前八句总括全文,点明咏赞隐士的主题,结尾八句抒发自己的情怀,这是以往画赞所不具备的,结构的变化为画赞向抒怀性转变开创了新的空间。《扇上画赞》在新的结构中议论、叙事、抒情三者结合,大大增强了画赞的文学性。需要指出一点,夏侯湛的画赞开篇也有序,但序文与赞文在内容上存在重复,在形式上分别为散体与韵文,序文与赞文的关系不像《扇上画赞》一样结构紧凑。另一方面,传统画赞皆为一人一咏,而陶渊明《扇上画赞》在一篇赞文中对一类有共同志趣爱好的群体进行集体赞颂的方式也属首例。在一篇文章之中对多个历史人物进行咏叹,借以抒怀,这种情况在魏晋时期很多咏史诗中都有体现。不同的文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交互融合,从中不难看出《扇上画赞》的创作受到咏史诗的启发与影响。
语言方面,《扇上画赞》秉承了陶渊明诗文一贯朴实简净的特点。这首先表现在赞文对材料的精心剪裁上。夏侯湛《东方朔画赞》虽富艳精工,但内容多有重复,使整篇文章有拖沓冗长之感。陶渊明的赞文看似很长,但事实上文章赞颂的是八位古代隐士,涉及每位隐士的赞语只有四句,陶渊明择取八位隐士的典型事迹与特征,高度概括,将与主旨无关的内容精简或弱化,使八位隐士虽放在一起,但各具面貌。另外,陶渊明赞文的语言朴实自然,一反传统画赞古朴典雅的特征。陶渊明在文中多处使用不事雕琢的文句,如赞美荷蓧丈人,直接引用《论语》原句,语言明白如话,平易近人。钟嵘在《诗品》中认为陶渊明的诗歌具有“文体省净,殆无长语”勺特点,这句话同样适合于形容《扇上画赞》的语言特点。
总之,陶渊明《扇上画赞》在内容、形式、语言方面主观色彩全面强化,使这篇赞文具备了陶渊明诗歌所特有的言简意长、超然淡远的艺术境界。陶渊明对画赞的深度革新,使传统画赞所具有的功利性全面淡化,而具备了诗歌所特有的精巧体式与强烈的抒情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扇上画赞》已不属于赞文,而更接近于诗了。
名家点评
清人方宗诚《陶诗真诠》:“《扇上画赞》,盖渊明心所向往之。”
近人龚望陶渊明集评议》:“起一段,总论。”“记自己况概以为结,甚妙。”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治今江西九江)人。《晋书》《宋书》均谓其为系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田园风光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往往隐寓着对污浊官场的厌恶和不愿同流合污的精神,以及对太平社会的向往;也每写及对人生短暂的焦虑和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人生观念,有较多哲理成分。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有《陶渊明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11:27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