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术激光武器,是指以产生
激光的激光器为核心,加上瞄准跟踪系统和光束控制与发送系统组成的战术武器系统,它具有破坏目标软件(例如导弹导引头等)和直接摧毁目标硬件(飞机或导弹外壳等)的能力。根据其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类。
基本介绍
这种武器的主要代表有
激光枪和激光炮,它们能够发出很强的激光束来打击敌人。1978年3月,世界上的第一支激光枪在
美国诞生。
激光枪的样式与普通步枪没有太大区别,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激光器、激励器、击发器和枪托。国外已有一种红宝石袖珍式激光枪,外形和大小与美国的派克钢笔相当。但它能在距人几米之外烧毁衣服、烧穿皮肉,且无声响,在不知不觉中致人死命,并可在一定的距离内,使火药爆炸,使夜视仪、红外或激光测距仪等光电设备失效。还有7种稍大重量与机枪相仿的小巧激光枪,能击穿铜盔,在1500米的距离上烧伤皮肉、致瞎眼睛等。
激光武器作用
激光致盲武器,曾使阿根廷的多架飞机失控、坠毁或误入英军的射击火网。
设计上,先进战术激光器能够完全摧毁地面目标,适于安装在
C-130运输机等飞机上。在1万英尺高和5英里远的地区,这种重达4万磅的兆瓦级化学激光能够将一辆坦克击穿。先进战术激光能够快速而连续地攻击最多100个目标。 7月19日,美国海军在加利福尼亚海岸进行测试,用防空激光束射下了四架无人驾驶的飞机,并把这一武器配置在军舰上.
应用
“终结者”时代战争机器终于要来了——杀人于无形的战术
激光武器战术激光武器技术是国外正在快速发展的一项前沿技术,受到美国等军事强国的极大关注。战术激光武器通过定向发射的高能激光束代替传统化学能和机械能作为“弹药”杀伤或摧毁目标,战术激光武器可用于执行各种战术攻防任务,可用于对飞机、无人机等战术目标实施软/硬杀伤。其作用距离通常只有几十千米甚至不到几千米,对
激光器的平均输出功率一般在1兆瓦以下。
从事战术激光武器研究的机构既有军方下属的实验室也有大学或防务公司。美国从事战术激光武器开发的防务公司包括波音公司、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雷声公司、通用原子公司等,这些公司在研究工作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同时,斯坦福大学以奥普托尼克斯公司等一些民营公司也在积极参与某些具体技术的研究。
战术激光武器技术属于激光武器技术的一个分支,按照能量和功率水平战术激光武器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低能战术激光武器技术和战术高能激光武器技术。从系统结构组成上,高能战术激光武器技术主要涉及高能/高功率激光器技术、目标精确跟踪瞄准技术和高精度光束控制技术,其中高能/高功率激光器技术是其最核心的部分。
战术激光武器技术发展的重点集中在高能战术激光武器技术领域。为了推动激光武器的发展,美国先后启动了2项高能激光器研究计划。
2002年,美国高能激光联合技术办公室与三军联合启动了联合高功率
固体激光器(JHPSSL)计划。该计划的目的是推动固体激光器技术发展,将功率输出只有千瓦级的实验室器件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好光束质量的输出功率超过100千瓦级的实验室器件。
2010年,为了满足军事上对高功率、高效、紧凑的、电驱动激光器的需求,高能激光联合技术办公室会同陆军、空军联合启动了耐用电激光器(RELI)计划,计划2016年前研制出能够集成到军用平台的25千瓦并可扩展至100千瓦、电光转换效率超过30%、光束质量为1.1~2的高能激光器。随着固体(含光纤)高能激光器技术的发展,军方和防务公司也前后启动了多项战术激光武器研究计划。
2012年,美国陆军启动了高能
激光机动演示样机(HEL-MD)计划,旨在搭建一个60千瓦级光纤激光演示样机,验证对火箭弹、炮弹、迫击炮和无人机的拦截能力,已经进入第二阶段;美国海军则启动了激光武器系统(LaWS)、固体激光武器技术成熟(SSL-TM)等项目,期望最终研制出能够在2016年部署到“阿利˙伯克”级驱逐舰等战斗舰上的改进型舰载光纤激光武器,应对典型海上及空中目标;美国空军启动大型飞机电激光武器(ELLA)计划,将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开发的“高能液体激光区域防御系统”(HELLADS)集成到B-1B战略轰炸机,压制典型地面/空中目标。
2013年,德国莱茵金属启动了60千瓦级光纤激光武器演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