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性质
战争的政治属性
战争性质,战争的政治属性。分为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是指符合人民根本利益推动社会进步的战争。凡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为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抵御外来侵略促进社会进步的战争,如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自卫战争等都是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是指违背人民根本利益阻碍社会进步的战争。凡由反动阶级、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和反对人民、对外扩张侵略的战争,如反革命战争、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殖民战争等,都是非正义战争。
战争的性质是由政治决定的,主要取决于战争是由哪些阶级进行的,具有什么样的政治目的,是哪一种政治的继续。依照战争双方的阶级性质和政治目的,可以将战争区分为两类:一类是正义战争,一类是非正义战争。凡是被压迫阶级、被压迫民族,为了反抗反动统治阶级的压迫,谋求阶级解放和民族解放,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战争。如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民族解放战争阶级解放战争自卫战争、反对霸权主义的战争等。凡是由反动阶级、反动势力所进行的,镇压和反对人民为了谋求阶级或民族解放的斗争,对外进行扩张侵略,破坏别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干涉别国内政,阻碍人类社会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战争。如反革命战争、侵略战争、帝国主义战争、殖民战争、军阀战争、推行霸权主义的战争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作为战争两种不同性质的战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相互依存,存在于一个矛盾统一体中。没有正义战争就无所谓非正义战争,同样,没有非正义战争也就无所谓正义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当战争双方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发生变化,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可以相互转化。正义战争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是进步的。它具有教育人民、改造社会、拯救人类的历史作用,必然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非正义战争代表着腐朽没落阶级的意志,压制和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迟滞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阻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因而是反动的,必然遭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坚决反对。正确区分战争的性质,通常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战争双方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政治决定战争的性质,任何战争中战争双方都有其政治目的,区分战争的性质必须弄清战争双方进行战争的政治目的,这是区分战争性质的最基本的条件。二是战争双方的阶级本质。阶级社会中战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一定阶级的政治的继续,区分战争的性质必须弄清战争双方的阶级性质。三是战争的历史作用。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砸碎旧的上层建筑、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战争是正义战争,反之,是非正义战争。一般来讲,战争的政治目的与历史作用是一致的。但由于历史发展具有复杂性,战争情况具有多变性,有时也会出现战争的政治目的与其历史作用不一致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对国家统一有进步意义的战争,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正确区分战争的性质,有助于深化对战争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者决定自己对待战争态度的必要前提。无产阶级对待战争的态度,从根本上讲,是彻底消灭一切战争,实现人类社会永久和平。具体讲,无产阶级又不笼统地反对或拥护一切战争,而是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用正义战争消灭非正义战争,最终实现消灭战争的根本目的。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05 19:36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