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
汉语词汇
成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chéng jiàn。
词语简介
基本解释
[成见] 定见,指对人或事物所抱的固定不变的看法。
成见是固定的认识(fixed understanding),固定性并不表明对错,只是特征。
成见是中性词科学知识都是成见,物质不灭、能量守恒律是固定不变的真理,而在批评型语境则是贬义词,在变化的环境里是思想僵化,常被批评,这种情况下 指不好的僵化认识。
褒义的说法:胸无成见,必然随波逐流。
贬义的说法:
(在新形势下对某个事物)消除成见。
(面对变化的事物和形势)不要抱成见。
引证解释
1. 对事物所形成的自己的见解。
镜花缘》第十八回:“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大抵每出了一个缺,看应该是那一个轮到,这个轮到的人,才具如何,品行如何,藩台都有个成见的。”
2. (在有的语境里指) 预定的意见。
《天雨花》第十六回:“天子道:原来刺贼之谋,非起於仓卒,竟是卿之成见了。”
3. 固执不变的看法,(在新形势里)变成 偏见。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草本》:“而世之贵兰者必贱蕙,皆执成见,泥成心也。”沙汀《闯关》六:“ 左嘉 认为余明对待知识分子显然怀有成见。”
异于偏见
消灭一切偏见并非要求消灭一切成见。地球围绕太阳转,这个近代科学时代以来的成见是个真理。
(面对新情况)不要抱成见:不是说对方有偏见,而是说不要(在新形势里)无知。无知异于偏见!
例如,“你别对我抱成见”:并非说对方是偏见,有两种可能的意思,一种是,我以前不完全是那个样子,你的认识不全面,部分正确又部分不对(不完全是偏见)。另一种是,你以前(对我)的(不佳)看法可能正确,(我以前是或大体是那个样子),但是我(很大程度上)变化了,你的认识应该跟上新情况,不要僵化(固定不变),例如我以前没出息,现在是成功人士了,我以前吊儿郎当,现在是认真办事的,我以前是穷光蛋,现在是大老板了,你的认识要跟上新情况嘛——并非说你有偏见,而是认识要与时俱进,不要僵化成为新式无知。
两大类型
成见可能正确
成见即定见,是固定的认识(fixed understanding)、现成的见识(ready-made view)、成型的看法(Stereotyped view)、习惯看法(habitual view),成见有固定性。
其特征是成型或定型(有固定性),成见可能正确(如现阶段符合客观事实的科学知识)、可能错误,错误的成见可能是误解、或偏见(biased view)、或僵化成为新的无知。
它可能是预定的看法(prejudice),也可能是经过大量了解而来的看法。
成见的固定性,并不表明对错,只是特征,因此总体上它是中性词,在褒义上人们说“胸无成见 必然随波逐流”,在批评型贬义语境则说“(面对变化的事物和形势)不要抱成见”。
成见可能错误
成见的来源:可能是自己的全面了解,或片面了解,或来自他人。
错误的成见可能是误解、或偏见(biased view)。
误解:对事物不了解或不大了解,根源于客观情况的复杂性,例如西方古人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地心学。
偏见:根源于认识者的主观片面性。
偏见是指根据一定表象或虚假的信息相互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现象。这一定义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篇》。
有很多理论用来解释偏见的形成。如:最常见的社会学习理论,它认为偏见的习得途径与其他态度和价值观的习得相同。人们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了偏见。动机理论用来解释偏见是如何满足个体需要的,如有一种动机理论认为,偏见起源于群体间的竞争,是“群体资源或权力必然的结果”,另一种则认为偏见是一种人格障碍认知理论则认为,基于社会知觉的特点,即使没有经历引发偏见的社会化过程,没有群体间资源竞争或人格障碍的情况下,看似无害的认知偏差会导致偏见的产生。
说“偏见”,偏见是人们认识世界万事万物所萌动的臆断情由,它携带着主观意识情感看问题,论人就事。常常是因人而异,浮于现象,总立足于自以为是的角度,或深或浅,依凭自我见解和见识的情感,发表“以偏概全”的论说和观点。偏见的圈子既狭小又自私,人也多爱在此打转。只要是生活中的人,谁都逃脱不了曾经有或现在有或未来有——偏见。
错误的判断,盲目的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是造成偏见的因素。在现实中,人的第一印象和交往,常是影响人们相互间微妙关系和产生偏见的前提,或用一些间接的途径得知或根据某种资料了解或道听途说,似乎掌握和抓住了确凿的证据,从而发表个人的意见,万然没有考虑自己所存的偏见,也无法在偏激的情感中审视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根本就是在偏见性地看问题,偏见性地办事和处理对待事物。
偏见,人皆有之,世界观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爱憎情感和褒贬态度。人们都在不同程度的范围内为自己缩小和减少偏见。正如人们所希望和应该努力做到的,以防范偏见带来的危害。在如今“三个文明”的开展,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这其中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素质,改善人们的面貌。评价、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一个环境和一个问题,虽受着第一印象的左右和各种身心状况的影响,但生活中的人们心态、境遇、认知和情绪等都将随事物的发展而日趋美好。狭隘、偏见、自私好似“三代同堂”,也是一付沉重的生活担子,一头挑着狭隘,一头挑起自私,不是轻松的人生旅程。偏见常使人误入歧途,回报给人们的是痛苦和烦恼。
正因如此,我们尽可能少些偏见,减些苦恼。由于情感的因素,偏见在当今社会里,尤其是爱情与金钱造成的见解,更是激烈加剧。一些强加于人的偏见,附庸于权势和利益之中,自己生存的某种品质和行为,而且要求他人也具备或类似这种品质和行为,以此形成一种心理倾向,使乡土观念、情趣相投、生人熟面,团体情感和上下关系等都是滋生偏见的心理土壤。它们各具哲理,是偏见生长的基因。
无论人们怎样贬斥偏见,偏见也总不被人们舍弃,不过,偏见成为高见的“道理”,也大有人在。
悖于变势
成见与变势冲突
成见反映过去的一种认识,未必完整,而且,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些认识跟不上新形势,成为僵化思想,对新形势无知(无知异于偏见!),例如,有的少年人不懂事而使得周围人们对他形成不佳感,他后来改进了,希望人们对他不要抱成见。
成见僵化成无知
缺点:面对变化了的情况,成见不能适应,就会僵化成为一种无知。
例如,“老同学,你别对我抱成见”:我以前是或大体是你当时知道的那个样子,但是我(很大程度上)变化了,我少年时期不好好读书,现在是个专家了,以前吊儿郎当,现在是认真办事的,你的认识应该跟上新情况,不要僵化(固定不变)嘛。
其它相关
形成基础
成见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每个人都有成见,比如遇到什么问题我们每个人的反应,和对问题的设想都是我们潜意识中的成见。包括我们的道德说到底也是一种成见。还有我们所谓的陋规等等这些也是我们做事情时候的成见。如果办事要送礼,有没有想过,这何尝不是一种成见呢?一般的情况下,人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行改变,只要认识和看法是不断推进的,那么错误之后也会得到修正。但是如果僵化思维,错误的认为事物只是这样,那么这样的成见就会又问题了。因为事物都是在发展的,错误的以偏概全就犯了形而上学的弊病了。
突破成见
心怀成见者,面对新情况时,看待人与事就仿佛戴着一副有色眼镜,或变形眼镜,所看到的人与事也就失去了本来的颜色或面目。被成见的有色或变形眼镜遮住双眼,与人相处时,不是无端怀有戒心,便是随意冤枉无辜,同时由于受成见所囿,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并且很难融入他所怀有成见的群体。一个人的品行、能力一旦在别人的心中形成某种成见也很不妙,很容易在社会上造成不利的影响。
卢梭有言:“人类的真正感情,最不应该让成见给束缚了。”胡适在与友人谈治学时曾说,要“心平气和,虚心体察,平心考查一切不合己的事实与证据,抛开成见,跟着证据走,服从证据,舍己从人。”这一方法如果用于为人处事,倒是可以帮助我们抛开有色眼镜,铲除心中成见的荆棘。
参考资料
成见的解释.汉典.2018-06-26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2 18:34
目录
概述
词语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