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云海于1995年毕业于
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2006年毕业于
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获
博士学位,从事煤矿安全技术研究,尤其是从事冲击地压的理论研究、 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研究与应用。自2006年以来,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2位)等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主持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山东省创新项目专项资金项目2项,主持横向项目6项,其中三项项目经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评价为国际先进;申请并获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5项,专利权人和发明人均为第1位,申请发明专利2项,已办理证书登记,授权;发表文章十余篇。
负责纵向项目: (1)“微震传播特征及噪声压制与灾害预测(2007-04)”,
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开放基金项目资助,2007.3—2009.3,项目负责人; (2)“深井无煤柱-矸石充填采空区的冲击地压防治机理与应用体系(200703020)”,山东省创新项目专项资金,2007.5—2009.5,已结题,项目负责人; (3)“基于岩层运动及应力控制的无煤柱巷道支护技术”,2008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研究指导性计划,2008-2010,正在进行,项目负责人。
参加
国家基金资助项目:(1) “基于微
地震监测的岩体破裂场定量描述研究(4067401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2007—2009年,主要负责实验室实验、理论优化计算; (2)“煤矿覆岩破裂灾变的机理、监测与控制研究(5032010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与国际重大合作项目,2002-2004,主要负责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3)“采动覆岩空间结构及其与应力场动态关系研究(50074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资助项目,2004-2006,主要负责微震监测冲击地压的理论分析与减灾设计。 负责和参加的
横向科研项目:(1)“鲁西煤矿两带破裂的微震监测及开采上限技术研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鉴定,2005;负责现场试验及岩层破裂场分析; (2)冲击地压前兆信息及空间应力场微震监测研究,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鉴定,负责微震监测预测预报冲击地压技术研究,2005;负责现场试验及岩层破裂场分析;(3)“三软较厚不稳定煤层开采技术研究”,
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公司项目,2007-2008,项目负责人; (4)“复杂生产条件矿井高效开采―长效安全机制”,2008,山东省华泰矿业公司项目,项目负责人;(5)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于2007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评价结果为国际先进,项目负责人;(6)不规则边角工作面无煤柱无排放开采关键技术。(7)巷旁不等强承载留巷支护机理与327采区前进式开采优化综合技术研究巷旁不等强承载留巷支护机理与应用,2008,于2008年12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评价结果为国际先进,项目负责人;(8)Rooffall and water incidences and advanced preven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Chinese coal mines, 2009, research service to Csiro,
项目负责人。
(1)
煤矿井下深孔微震监测装置(授权专利号ZL 2006 2008 7979.1),
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第1位; (2)煤矿井下浅孔微震监测装置(授权专利号ZL 2006 2008 7978.7),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第1位; (3)一种采煤机挡板(授权专利号ZL 2006 2008 7976.8),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第1位; (4)联轴器护圈(授权专利号ZL 2006 2008 7977.2),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第1位;(5)全预应力金属锚杆(授权专利号专利号:ZL 2003 2010 7096.9),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均为第1位。
(1)巨厚红层大构造区域地下硐室群围岩变形机理与控制,2008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5; (2)煤矿覆岩破裂灾变的机理、监测与控制研究,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5/11; (3)极复杂煤层大倾角仰斜开采技术研究,2006年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学校第2位; (4)沿空巷旁支护不等强承载留巷机理与应用,2008年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本项目申请者为项目负责人,2/13; (5)深井动压巷道支护形式与参数研究,2008年安徽省省级科技成果,6/8。
(1)CHENG Yun-hai, JIANG Fu-xing.Study on Microseismic Waveform Characteristic and How to Reject Interference Wave by monitoring in Mines 2008(8),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odern Mining and Safety Technology,ISTP收录;(2) CHENG Yun-hai,LI Haiyan.De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ontrol Technique of Underground Chambers in Extremely Thick Red Beds in Large Structural Areas, 2008(10),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3)CHENG Yun-hai, JIANG Fu-xing.Research on Application of Rockmass Breaking and inversion Stress Distribution by MS Monitoring in Longwall Face,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Engineering [China],2007(4),EI收录; (4)成云海,姜福兴,张兴民.微震监测揭示的“C”型采场空间结构及应力场,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1),EI收录; (5)成云海,姜福兴,张兴民.关键层运动诱发矿震的微震探测初步研究,煤炭学报,2006(5),EI收录; (6)成云海,梁运培,张淑同.基于电磁辐射监测防止钻孔诱发冲击的研究与实践,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4); (7)成云海,马其华,付志亮.老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采技术,中国矿业,2006(2); (8)成云海,马其华.深井软岩大断面硐室的设计与应用,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4(3);(9)姜福兴,杨淑华,成云海.煤矿冲击地压的微震监测研究,地球物理学报,2006(9),SCI收录。